近代太极拳理论出现的一个笑话,太极是阴阳之间的“S”线

“太极阴阳鱼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是用来表达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哲理的“象、数、理”中之“象”。

以“理”言,则阴阳均平相济而为太极。

以“数”言,则五阴并五阳、阴阳平衡中和一气而为太极。

以“象”言,则是一圆均分两半而为太极阴阳鱼图象。

太极拳以“太极阴阳图”的哲理思想为指导,也是经过古人实践验证过的,是“拳、人、理”互相融会贯通、熔入一体的哲理拳、神拳、自然拳。

“太极”是整体“阴阳鱼图”的中和状态,是“形而上学”的大道、规律,是无形而实有的真理。

说太极是阴阳鱼图中的“S”曲线是大错、是闹了个笑话,根源是认识上的肤浅与错误。

一些媒体经常宣传的,太极阴阳就是一个西瓜切两半,你一半我一半。

此是俗世庸人的愚蠢见识,自已还不自知深浅,尚以此在媒体上卖弄。

“阴阳鱼图”之阴阳各半、均等,是表示“量”上的平等,五阴并五阳,可以互相制衡,呈现中和、不偏不倚的总体状态,即是太极。

客观真实的“阴阳共存”状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和一体、不分彼此的存在状态,如酒精与水互溶而为“酒”。

如以切西瓜来比喻阴阳太极,真是三岁小儿见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走心不过脑,是没有抽象的理性思辩能力。

正是基于“切西瓜”、阴阳泾渭分明的认识基础上,才会产生太极是阴阳之间的“S”线见解。

如果说太极是那条“S”线好像也不算错,也说的过去。但是坐井观天的“一线之天”与真实浩瀚无涯的真实之“天”,怎么相提并论?这不就是个笑话吗?

太极大道流通天下,浩浩荡荡,是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天然大道规律”,出入万物而无滞无碍,堂堂皇皇,尊贵无比,到了今人的眼中,竟然成了在阴阳的夹缝中存身,好不憋屈也!

本来是“太极者,阴阳之母也”。若果太极是条“S”线的话,我看倒成了“太极者,阴阳之孙子也”,嘿嘿嘿。

“太极”是形而上的大道规律,是无形而真实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法。

阴阳是物质,无极是“唯人而具有的智慧心”一一唯心。

太极就是以心体道、运道,以道驾驭阴阳。就象是将帅运用“兵法之道”指挥兵丁作战,就是无极生太极生阴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所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就是人心悟道生出“太极辩证法之道”,用辩证之道支配阴阳的运动、运用,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具体运用到太极拳上,就是以心意收敛内劲聚于腰间,悟内劲懂劲,成为“浑圆一气”的太极,以腰间内劲为轴心运使左右两半身如两车轮为阴阳,左重则左虚,而以右轮撞击。右重则右杳,而以左轮碾压。“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四两拨千斤也。”

把太极阴阳看作切西瓜、把太极当成阴阳之间的“S”线、与太极是“动静之机”,此三者是“异曲同工”、气味相投、基于同一个见识的近代太极拳理论上的笑话。

太极是阴阳相济的结果,阴阳是同时存在的。

同样,动静、开合、虚实也都是一样。

动静、阴阳是混元一体、溶合在一起的,怎可以象切西瓜一样截然分开?哪里有泾渭分明的“S”线?又哪里存在“动静转换之机”?

归根结底是对“太极阴阳图”的肤浅见解。要看透“图象”背后的深刻哲理,而不是表象。

从《易经》之“既济”卦象,可以理解阴阳相济的深层含义。见下图。

“太极阴阳图”中的“阴阳均平”应作上图“既济”卦象理解,阴与阳均匀杂合分布,这才是真实的阴阳“哲理”,而不是那种肤浅的简单化理解,一个西瓜切两半,就把阴阳分开了。

真实的阴阳哲理是,一个西瓜切两半后,每一半又内含阴阳。再分切下去,两半可分四半、八半以至无穷,而阴阳也总是分不开的。

《太极拳论》说,“先识阴阳,然后阴阳相济方谓懂劲”,也就是入了“太极”之门了。

“太极阴阳图”的整体全貌所呈现的“中和一气”就是“太极”,阴阳同动同静,不相分离。

比如《太极拳论》说,“左重则左虚,而右己去”,就是阴阳同时向左旋转。“右重则右杳,而左己去”,就是阴阳同时向右旋转。

“太极阴阳图”在华夏传统文化中普及流传上千年,只在近代才有人提出太极就是阴阳之间的“S”线,并自以为找到了打开“太极大门”的钥匙 。这真是通天的大路看不见,却自找一条羊肠鸟道,这是个笑不出来的笑话。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1/07/12 星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