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浓香风雅(第10期)∣弋舟:泸州高粱红了

弋舟,曾获第三、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首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2012 年《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十六、十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四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以及《青年文学》《西部》《飞天》等刊物奖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提名。短篇小说《出警》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现任《延河》杂志社副主编。

             匕

泸州高粱红了

弋  舟

 阝               勹

王承伟作品
同机落地的葛水平说得有点儿犹豫:高粱应该还没红吧。
她有经验,她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判断的,在我眼里,此刻她就是权威,就是教科书。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我几近无知。我唯一的高粱知识来自于文学,没错,就是莫言那著名的《红高粱家族》。而且,“我爷爷”“我奶奶”的形象也根植于心,于是高粱在我的知识谱系里,除了穗从风动、红接霞光,还差不多有着姜文与巩俐的人形。这就是一个不事农耕的现代人贫瘠的知识结构,却偶有摇曳的想象,依赖着自己有限的信息,生出许多儿童般的眼光,将严苛的耕作变成了清逸的幻觉。
高粱不是只产在山东吗?说完,我便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因为我立即想起,还有“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这样的名曲。你看,同样是来自于文艺的熏陶。有时候,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这样被建构的。
葛水平以时间为据做出的判断,大致还是靠谱的,而我以地理为据发出的质疑,却实在荒唐。我以为的高粱只能种在高密,与自觉纠偏的原来高粱也能种在松花江上一样,都是绝对的、用文艺的名义已然无从开脱的无知。
身边的石一枫哼哼着不表态,也不知道他是像我一样的无知,还是多少有些正确的常识暗藏于胸。
我们讨论,只因为此行的名义是——泸州高粱红了。
显然,泸州老窖把我们叫来,必定十拿九稳:高粱在七月份也会红, 高粱不止种植在高密与松花江上。
此刻我们已经踩在了泸州的土地上,于是高粱问题必须正视。对我,这也是文化采风的价值与意义,我由此一次次走出书房,走向广袤的大地,去正视山川、人民、高粱与常识。我的那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文艺所建构起的世界观,才得以一次次地被矫正,获得真凭实据的基石。
高粱的确是红了。
但红得并不文艺,至少和我心中文艺的高粱红得不同。在我眼里, 它似乎更接近褐色。这是物理世界与心灵世界严格的分野。我甚至想, 也许眼前的这片红高粱,已经是世界上最红的高粱了吧,我心目中被电影镜头与文学语言所灌输的那种高粱之红,其实都是被夸大其词了的,而真实的高粱被真实地种在真实的大地上,最红,也只能红到褐色。这想法被季亚娅坐实。
我比照着手里的宣传册提问:“怎么没图片这么红啊?”她有些轻蔑地教导我:“还是艺术家呢,不知道P 图呀?”
“噢噢噢,是 P 出来的。”一瞬间,我是真的有些羞愧。季亚娅不蔑视我,我也有点蔑视自己。原来,作为一个艺术家,就应当善于 P 红高粱、P 美容、P 大世界。世界被我们虚构,高粱被我们从褐色虚构成红色。
可世界依然从来有着它未被虚构过的样子,就像是有意降低一个色强,容忍你们恣意将褐色 P 成红色,乃至鼓励你们虚构,在物理的基石上,展开你们的精神生活。这是世界的宽容,宛如仁慈的父母,永远提供给你基本的事实,但也允许你在事实之上发展自己的想象。它从来就不呈现出没有余地的强度与饱满,给人留下可能和发挥的空间。
但高粱的确是红了。
“泸州高粱红了”——主题词显豁地印在巨大的展板上。我们挥镰学习收割,将割下的穗子在仓斗上摔打,看着米粒洒落成丰收的模样。于是物理的褐色理直气壮地演变为心理的红色,炽热、鲜亮。
这是被天地所允许了的人类的虚构,这属人的欢愉,连接着丰收与劳作天经地义的“红”色属性。
于是,泸州的高粱红了。
它红出了一个专有的名字——泸州糯红高粱。
北方高粱多为白、黄高粱,属粳高粱,而泸州高粱属糯高粱,因此泸州百姓和酿酒师傅习惯称其为糯红高粱。——这是不折不扣的知识。“粳”与“糯”之间的差别,却是汉语微妙的美好与玄机。至少,在我的意识里,“糯”是要比“粳”高级一点的,这里面几乎就是中国人天然被语言塑造出的口感与情绪,在粳高粱与糯高粱之间,你选哪个?
好酒选了糯高粱。
因为:差异性高粱籽粒中淀粉含量高,特别是支链淀粉含量高,则出酒率高。蛋白质含量适中有利于酒的品质。老实说,这来自宣传册上的科普我并没有完全读明白,但至少我明白了,泸州糯红高粱用于酿酒,出酒率高,有利于酒的品质。
泸州老窖酿酒人种下的糯红高粱是天地所给出的酿造出美酒的前提。而这前提堪称严苛,它在地理经度、土壤地貌、水文情况上都有着专门的要求,天造地设,是天地的一次设计与想象,是天地专门 P 出来的蓝图,只为长出这最佳的作物去用来酿酒。
泸州高粱红了,它便用去酿酒了。
窖池
就这样酿造了数千年。以至于,那酿酒的酒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糯红高粱被酿造的过程,在我眼里堪称锻造。水是锻造后才变成酒的吧?那过程,不啻于铁与火的相遇。不如此,粮食的魂魄不足以凝聚,糯红高粱的精神不足以萃取。在这种锻造一般的酿造中,每一道工序都严苛成了铁律。
大家在座谈中发言,多有言及酒神之精神。在美酒天成的赞美中, 我却看到了事在人为。天是泸州的那片天,地是泸州的这片地,而这天地之间的泸州人,同样不可或缺。是泸州老窖人忠诚地承接了天地的美意,是人,让自然的高粱升华为了酒。这里面,是天地的美意与忠诚的人力的相遇,这相遇,化作了被称之为“国窖1573”的人间甘露。
1573,明朝万历元年。泸州的高粱从那时候起,已经红了448 次。人间的事,大起大落,于今早已桑海沧田,换了人间。但 448 年来,泸州的老窖却持续酿造,绝无停歇。这样一根人间事业的经线,恒定地将破碎的历史从精神上赓续为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内在地赋予了历史之中的人所能够焕发出的尊严。
这条尊严的时间长河中,流淌着酒。
为了那一滴浓香,世界为你做了什么? 宣传册上印着这样的发问。
此刻我却想回答的是,为了那自由奔放的酒神精神,人做了什么?
——人在精心地栽种,人在精心地收割,人在精心地制曲,人在精心地发酵。这每一道的精心,都与自由无关,都与奔放无关,那甚至是自由奔放的反面,是囚禁一般的规规矩矩,是服刑一般的慎之又慎。
辩证就是这样达成的:人唯有经历了自由与奔放的反面,才能抵达了自由与奔放。若说有一个酒神精神,这或许才是我所能理解的要义。而这样的领悟,全拜此行所赐,全拜广袤的大地,山川、人民、高粱与常识所赐。
大地是地处北纬 28°的川南地区。山川是多为浅丘、中低山地貌的泸州。人民是酿造白酒的泸州老窖人。高粱是最终化为国窖 1573 的泸州糯红高粱。这些都是铁打的常识,是构成我书斋生活中的文艺世界观唯一可资信赖的基石。
泸州高粱红了,受教了。

《十月·浓香风雅》栏目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支持

悦-读

十月杂志

《十月》·浓香风雅(第一期)∣阿来:一穗红高粱,一杯泸香酒

十月·浓香风雅(第2期)∣朱秀海:泸州高粱红了

《十月》·浓香风雅(第3期)∣王祥夫:泸州的高粱

《十月》·浓香风雅(第4期)∣刘庆邦:为酒而生

《十月》·浓香风雅(第4期)∣刘庆邦:为酒而生

《十月》·浓香风雅(第5期)∣叶兆言:酒是高粱写的诗

《十月》·浓香风雅(第6期)∣宗仁发:猜想高粱

《十月》·浓香风雅(第7期)∣陈应松:大地的火把节

《十月》·浓香风雅(第8期)∣葛水平:高粱酿酒最浓香

《十月》·浓香风雅(第9期)∣周晓枫:一醉红粱

2021-1《十月》

非 虚 构

梁庄十年/ 005  梁鸿

中篇小说

自画像/084  陈武

望云而行/113  邱华栋

有一种植物叫荚蒾/182  阿袁

短篇小说

沈先生字复观/155  马拉

窗外灯/167  阮夕清

婚 飞/176  周洁茹

散 文

三天走一县/205  苏宁

话梦录/214  张鲜明

思想者说

山山记水程/132  李舫

诗 歌

马蹄铁/223  赵晓梦

空山与磷火/227  汤养宗

墙的变体/230  赵丽宏

奔 月/233  西 渡

童年与墙/236   瑠 歌

山中避雨/239  颜梅玖

艺 术

封  面 城之梦之三[布面油彩]  杨海峰

封  二 蒙山儿女[布面油彩]  王沂东

封  三 远方的太阳[布面油彩]  王沂东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欧阳江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