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灵之所以无法提升,关键在于良知被现实假象所遮蔽
心即理。海纳百川,万物一体,皆从心而得。
——王阳明
阳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圣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实际上,王阳明的一生就是竭尽所能追求成圣的一生。
王阳明一生都在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在其十二岁时与塾师有一番对话,他问什么是第一等事,塾师回答读书登第,王阳明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其十八岁时,便开始仰慕圣学,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不仅如此,王阳明在教导学生时也特别强调圣人概念,他三十四岁在京师首次招收学生时,对学生提的第一点要求就是“使人先立必为圣人之志”。因此,圣人的理想人格是王阳明一直以来的追求,他年轻时以朱子学所言的圣人人格为标准,在自己的心学思想体系建构起来后,便追求着“万物一体”的理想人格。
1
良知:王阳明理想人格的价值诉求
翻阅《王阳明全集》,阳明多次谈到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其对良知的最高含义的概括。可以看出,良知是心之本体的唯一内核,良知所代表的就是天道,王阳明给予了良知至高无上性,清除障蔽,明晰良知,便能领悟生存本质,道通为一,达到圣人之境,如何致良知便成了其价值诉求。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皆可成圣,但芸芸众生皆未成圣,其症结在于良知被遮蔽。良知之所以会被遮蔽,是因为人“皆是牵于毁誉得丧”。毁灭、荣誉、利益得失和沦丧均是追逐外物而起,由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一说,其目的就在于教导每一个个体生命要内心澄明,用良知来观察事物,分辨出毁誉得丧,善恶之别,从而扫除涤荡“意之动”。至于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主要有两个层面:
其一,良知的自我建立何以可能?王阳明认为并非良知不自知,而是因为良知被遮蔽。气质不好是因为障蔽厚。并且“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由此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和“心”、“理”相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良知的路径首先便是内求于心,即所谓的反思。个人经由反思,内心得以澄明,良知得以回归本位,以其自身真实的样子显现,这样良知才能澄明不被遮蔽。
其二,致良知更在于外向开展。在万事万物上致良知,而后“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在王阳明所构建的意义世界里面,在人和事物的交往过程中,人的澄明良知作用于事物,人的主体性得以展现,人的存在性得以自我表达,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产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致良知才能使得事物皆得其理。
这样看来,良知对于本体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良知在关系境域中的表达与作用,使得主体和事物同时得以显现和富有天理。不仅如此,王阳明更是阐明了致良知的两条进路,内心反思和致之于事物,前者使得良知澄明,使其能够以未遮蔽的真实的状态存在,后者使得境域中的事物能够通過良知的表达,从而获得事物之理,得以展现真实的状态。良知不仅仅是心之本体在道德实践层面的发言人,更是天道之本原、道德之本体,或者说良知就是理,是意义世界的价值诉求。“致良知”所展开的,既是一个真善美圆融统一的真实人生,也是一个秩序与和谐并在的人道价值世界。
2
格物:王阳明理想人格的实践方式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参透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本源。
关于“格物”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是《大学》只在此处提及“格物”二字,后文并未做出解释。按照普遍理解,从格物到致知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首先要格物,然后才能致知,……朱子学正是遵循此思路来理解格物的,朱熹认为,事物之理皆在事物之中,不会轻易向人显现,只有“格”尽万物,才能获得事物之理。朱熹告诉我们,所有的“道”都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想要知“道”,就需要去“格物”,“格物致知”就是观察、研究和分析事物,然后从中获得知识和道理。
当然人是不可能穷尽所有事物的,所以朱熹也提出了“分殊之理”一说,即相同事物之理有相似之处,格了一物便可以推理出一类事物的理。
而在王阳明那里,格物致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修方法或生活方法,格物致知是你人生的核武器,是你成佛成圣的关键。你来到自在人生就是来成佛成圣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让你成为圣人。格物致知要让你达到的境界就是不住色生心,如如不动,此心光明,只有这样才能让你自在人生,成佛成圣。
格物致知的前提是“心即理”,心外无物。格物就是格心,就是活在意识主导论中。遇到任何让你不开心的事,那是你心中的,不是心外的,要格掉让自己心生杂念的事,就是要格心,因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这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核心点。
对于格物,王阳明尊奉“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他的“格物”之旅第一站就是去自家的院子里对着一棵竹子观察,没日没夜、也不吃不喝,想通过如此“格物”达到最终的悟道,经过连续一周的观察和冥思,他的诚心不但没有打动竹子,却在“格物”的第一站就让他病倒了。
他在病倒的时候开始认真思考有关“格物致知”,至此开始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在心内。”是因为有了我们人的主观意志,才有“物”这一说,主宰万物的是心,心即是意志,由此产生了“心本体论”。
阳明心学认为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具体的格物方法有两种:
一是静坐,也就是独处时做自我管理。人类历史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不停奔走,向众人传播学说,如孔子或苏格拉底;另一种是不喜欢走远路,喜欢安静坐着,从自己心上去悟道,如王阳明。王阳明认为,当我们的心灵浮躁的时候,不妨静坐思考,悟道。
二是事上练,事上练就是练心,是事上磨。事上磨练就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从工作和做事中悟出人生真理,在复杂的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若能做到动静皆定,遇事沉着冷静,最后进入“不动心”境界,基本也就悟道了。
通过格物,王阳明悟得一种人生真谛:一个人活着,不能只接受顺境而拒绝低谷,只有能够接受生活的全部,包括最后的死亡,人生才不至于一无所获。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也能从容处之,这才是该有的人生态度。
因此,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