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生
一袭长衫,满腹诗文,一个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这是我们对于古代一介书生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从宋朝开始,一介书生们创作的大量词作流入歌坊,也就是现代的夜总会、小演艺场所,凄恻缠绵地演绎着书生与女人们的风流,而到了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作品里,更是写尽了书生们的风流。
在古代,书生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大多都是很多人眼中的所谓酸臭文人,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女人去爱呢?其实在古代能当上书生的大多都是官二代或富二代,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差,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独立,从此形成飞扬的身材,再加上古代的才子们大多长衫飘飘,丰神俊朗,当然容易发生爱情故事。
其实,这些女人之所以爱上这些书生,大约还在于书生们大多都是古代石大夫的备胎。这些书生大量的奔走古代考公务员的路上,也难怪很多姑娘们要格外垂青了,都想早早下手挖个潜力股,而那些烟花风尘女子,更是将这些书生们当做了爱情的最佳场所,伤痕累累的身体,能得到书生们灵魂的爱慕,这些风尘女子的生命才有了更多活下去的微光。
古代的书生们,儒家文化的血液从小就根植于他们的血液中,孔孟之道,家国情怀,这些书生们的精神格局总体上比现代当代的大学生们要高出很多。他们一开篇就背诵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对自我言行的反省,对个人修养的苛求,可以说贯穿于各个时期,波及于每个行业。诚心正意修身齐家爱国平天下,自内而外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汇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士大夫阶层,上达国家统治,下达民间民俗,形成古代巨大的中产阶层,从而也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巨大包容性,外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西方的普世宗教,经过士大夫阶层的融入与解读,迅速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合在一起,在融合中发展,就连印度现在的宗教,竟然都是经过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在传回到印度而得以发展。蒙古、满清,这些其他民族即便占领了华夏民族,也迅速融入到这种自下而上家国合一的文化体系中,这种文化体系对于统治阶级就是现成的,哪来就能用,在民间形成世俗的行为规范,在家族在社会,形成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涵盖于礼仪、社会交往等各个环节。在国家层面,更是有着明确的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丰富的政教体系,这种规范既不同于西方的自由、博爱、民主,也与现在的四个意识有着巨大的区别。这些家国文化的传统,与一代有一代的书生们前赴后继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的书生们,也许从五四运动脱下长衫,剪掉鞭子的时候就慢慢消失了。头发短了衣服短了书生们的见识也都短了,在物质文明的篱笆里,整个社会都变得蝇营狗苟,无论精神文明的号召多么响亮,人们还是无法从房子车子孩子还有病房里抬起头来,这恐怕不仅仅是国人素质的问题,难道现代的文盲比古代人多么?我想着可能与现当代书生阶层的灭绝有很大关系。
古代的四书五经在书上社会上舆论上是言行一致的,虽然仁义道德的长衫下面也掩藏着男盗女娼,但那毕竟还是掩藏着的,不像现在的社会对于强权与贪腐的跪拜简直渗透到了民间的每一个毛孔。在外水格外受到人的尊崇的社会你还指望公平正义这不是做梦么。士大夫基层的缺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整体失德,失去了理想的道德,上面的天与下面的地中间缺乏了大气层的对流,民俗之间的无所适从与国家道德的无能为力,在社会上形成固化的圈层,圈层与圈层之间又形成各自的内循环以及自说自话,这不知道是不是和谐与百花齐放。
醉里挑灯看见,梦回吹角连营,古代的书生心系国家,情怀苍生。既有明月几时有的形而上,也有锄禾日当午的形而下,上林赋的春花满园,也有卖炭翁的炭墨菜色。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庙堂烦忧,更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这种道德情怀,单纯从书本上是读不出来的,也很难从号召倡导大声疾呼中生出来,需要世世代代的养育与呵护中出来,如果但靠呐喊就可以,一个民族的进步多出几个鲁迅不就可以了么?
五四时期的书生历经革命上山下乡以及九十年代的学潮而与时代渐行渐远,华夏文明的底蕴随着树士大夫阶层的消失而留存在乡土文化的民俗土壤中。再过多少个世代,必将孕育出新的文明文化体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肯定不同于外国的皇室贵族古典精英等,肯定是纯种中国的有着家国情怀的有着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那个时候,中国的书生也许会再度成为爱情的宠儿成为具有家国理想的意气风发的新书生。
一介书生,一曲爱情的绝唱,一个阶层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