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母亲失去儿子,是一种怎样的绝望?蔡文姬这首《悲愤诗》写绝了!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痴狂。”

◆ ◆ ◆

内容来源 | 蔡文姬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后因避司马昭讳称文姬。大多数人认识蔡文姬,恐怕都是通过某游戏,可爱的小萝莉形象,但历史上真实的蔡文姬,可不是什么小萝莉,也不玩辅助,她名列古代四大才女,但是命运很悲惨,先是因为战乱死了丈夫,后来老爹蔡邕因哭董卓,被王允所害,后匈奴入侵烧杀抢掠,她写下《悲愤诗》一首,说:“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她就是那个马后载的妇女,成了俘虏,被迫与匈奴王成婚,生下两个儿子。后来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中原,又被迫与儿子分别。回国后又结婚,结果丈夫又犯罪,死没死不知道, 反正蔡文姬小姐姐,这一生的遭遇是够够的。
《悲愤诗》
……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
这是一首老长老长的诗,说也说不完,只能节选这一段描写与儿子分别的内容,来感受一下蔡文姬的悲愤。你知道,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啊,蔡文姬虽然是以俘虏的身份,被迫与匈奴王成亲,但两个儿子毕竟是亲生骨肉,即将分别,这谁忍心啊。
所以她说“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邂逅就是偶然,徼是侥幸,我偶然得到了这么个机会,有人来接我回家了,曹操和蔡邕是朋友,所以愿意花重金将其女接回中原。但是“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我可以离开,却不能把儿子带走;“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母子血肉亲情,天性相通,然而这一分别,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母子团聚了。“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从今往后,无论生死,我们都天各一方,又如何忍心与他们告别?
这一段是蔡文姬内心的悲痛,虽然为自己能回国感到庆幸,但同时也为即将和儿子永远分别而感到不忍,接下来一段,转入儿子的视角: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小儿子上前搂着我的脖颈问:母亲您要去哪呀?“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别看儿子还小,却也明白这一走就是永别,所以说母亲您这一走,哪还有回来的时候呢?“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母亲啊,您平时对我温柔宠爱,现在怎么突然不仁慈了呢,我还是个孩子啊,你难道一点也不顾念我吗?
对蔡文姬而言,儿子这几句话,就好像一把寒刃,直戳心口,小孩子哪里懂得母亲的为难,他只知道母亲要抛弃离开自己,却不知道母亲一路走来所受到的屈辱,所以当听到儿子这样说,她只能“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读诗的时候,读到“断肠”二字,就觉得够痛苦了,而蔡文姬是五内都崩裂了,五脏六腑都破裂了,整个人也恍恍惚惚,真是一种快要发疯的痛苦。因为这一切只能自己承受,根本无处排遣,儿子年幼,不懂得,丈夫匈奴王,能放我走都称得上仁慈了,哪里还敢别有所求。
蔡文姬整首《悲愤诗》,从董卓之乱起,至最后感叹人生短暂而终,中间写了董卓叛乱给中原大地带来的灾祸,“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又有外敌入侵,自己和人民的惨痛遭遇,“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咱们节选这一段,蔡文姬是不幸的,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又有些幸运——至少她活下来了,并且还有机会回到中原,有多少被俘虏的百姓,会有怎样的下场,不敢想象。
回到中原后,所见之景更加触目惊心,因为董卓之乱,国家早已面目全非,尸横遍野,“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自己的亲友也都死亡殆尽,整个中原大地,她只能面对自己那孤单的影子,所以她最后只能感慨“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读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是血淋淋的现实啊,因为蔡文姬这首《悲愤诗》,让我们感受了那个战乱年代的可怖,有几分杜甫的味道,但是,又比老杜多了几分母亲特有的柔软,这一份情感,是任何男性诗人都写不出来的。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