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9条“为王之道”
文|趣易说历史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自秦汉之后的又一大强盛王朝,唐朝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唐睿宗、女皇武则天、少帝李重茂、唐明皇李隆基8代以来。
这一路走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经8帝,融合了大唐近4位帝王的心血,可谓来之不易。其中,除了为大唐开国的李渊,李世民当仁不让,实为大唐帝国的最终缔造者。
李世民此人,有做的对的事情,做的荒唐事情也不少,总体说来功大于过。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不在于手上沾满了众多兄弟的血,而在于李世民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和优秀品质,我把它们归结为9条“为王之道”。
第一条:审时度势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出现了割据乱象。隋朝重臣唐国公有意崛起,但心志不坚定,时常犹豫要不要起事,李世民审时度势,觉得隋朝气数已尽,于是说服李渊,坚定了李渊的谋取霸业的野心。
启示:正是由于李世民审时度势,能够思考未来的局势,准确判断局势发展,说服李渊起兵,坚定了李渊的信念。从而抓住了机会,唐朝才可能在后来建立了起来。
第二条:勤学奋进
李世民出生官僚家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母都很优秀,时常言传身教。但李世民的文功武学,都是他刻苦勤奋学习而来的。
在母亲的影响下,他酷爱读书,甚至一有空就偷偷躲在书房读书学习,什么文史、谋略他都爱看,而他的兄弟几个,就知道玩。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更是能文能武,他从小随父亲刻苦学习骑马射箭等武学。其文才武功,都比他的兄弟们要高得多。
启示:李世民能文能武,是他从小多年刻苦奋进的结果,这对提升他以后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条:年少英勇
李世民在年少追随李渊时,时常自荐领兵作战,在外立下了赫赫战功,经历过战场的洗礼,颇具实战经验。李世民的军功在众兄弟中是卓越的,他也得到了李渊的大力认可。
启示:李世民在外历练,能力自然进一步得到提升。书读得再多、箭射得在准,都比不过在外实战的磨练。理论应用实战,又让他赶超兄弟一大截。
第四条:虚心纳谏
唐太宗能够听取大臣意见,集思广益,虚心受教,避免了很多政策性的失误。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据说魏征劝谏唐太宗时,唾沫星子都飞到了太宗的脸上,唐太宗连擦都不擦,以表示对魏征的敬重。
启示:唐太宗早年善于听取良臣谏言,避免了很多错误的发生。有时候,我们多听听别人的看法,虚心接受别人的忠告,对自己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五条:提倡节俭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大力提倡节俭,为人表率。逐渐在朝廷兴起了一股崇尚节俭之风。
启示:节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连古代皇帝那么有钱的人都做得到。在适度消费的同时提倡节俭,或许以后你会积累了到一笔“意外之财”,也塑造了优秀的个人品质。
第六条:不分蛮夷
唐太宗做了皇帝后,重视团结周边民族,从来不把周边民族当做蛮夷,实现了民族平等的伟大壮举,这是汉武帝都不曾拥有的大略。为大唐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启示:对于多民族融合而来的国家来说,各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对社会、国家都有莫大好处。所以我们要与身边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融洽的社会环境。
第七条:知人善用
李世民能识别人才,收复人心,为己所用。其麾下秦叔宝、尉迟恭、徐茂公、程咬金等人,个个都是有能力的将军谋臣,他们一起和李世民打天下、治天下。贞观之治绝对不是李世民一个人能完成的。
第八条:以民为本
他曾经说过:君民如同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深知其道理,在位期间多次减税,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第九条:不杀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几乎没有大肆残杀功臣的想象,这或许比汉太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要好的太多。
以上就是所谓的9条为王之道,希望你能得到一点启发,学到一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