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都有什么乐器?

今天咱们继续古典音乐“小白”的入门之旅,跟大家聊聊交响乐团里的常见乐器。

首先,有很多朋友问小编:“交响乐团”和“管弦乐团”有什么区别么?

其实在今天的常规使用习惯中,这两个概念已经基本可以混用,但是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还是有区别的:

“交响乐团”的英文是“Symphony Orchestra”,而“管弦乐团”通常就是“Orchestra”这单个词汇的对应。因此如果你是一个细心且追求完美的小伙伴,应该将“Philadelphia Orchestra”和“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的译法加以区分,前者是费城管弦乐团、后者是波士顿交响乐团。

无论是“交响”还是“管弦”,将这些概念转译汉语的前辈们都以其卓越的智慧将乐团的诸多特点凝练在短短的词语之中,所谓“交响”,也就是各种声响的交织、交融;而“管弦”,更是对各种乐器按照发声方式进行了概括。

现代交响乐团的定型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十五、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贵族雇佣乐师组成乐队、“文艺复兴”时期的歌剧也出现了小规模的伴奏乐团起,经历了巴赫至海顿时代大约在30人上下的乐团规模,再到贝多芬中期的一系列交响曲扩充管弦乐的编制、十九世纪以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为代表的作曲家进行着管弦乐色彩的各项实验,到了距今一百年多前的二十世纪初,交响乐团的形制基本固定、不再发生大的变化。

我们把交响乐团大致分为四个声部:弦乐声部、木管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打击乐声部。

下面我们依次为大家介绍这些声部所涵盖的典型乐器。

弦乐声部

代表乐器: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弦乐声部通常是交响乐团中人数占比最多的声部,自然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由于弦乐器的音量相较于管乐和打击乐偏小,为避免声音被其他声部遮盖,现代管弦乐团将弦乐声部放在最靠近观众的位置——也就是舞台的前段。

值得一提的是声部中整体音域最高的小提琴,会被分成两个声部:第一提琴和第二提琴,前者通常演奏旋律,而后者则更多演奏和声。

低音提琴通常又被称作“低音贝斯”或者“倍大提琴”,由于乐器本身已经比普通人的身高还要高,因此演奏者需要坐在高凳上、以接近站姿的方式奏出浑厚低沉的旋律。

关于“存在感较低”的中提琴,网上流传着很多“恶意满满”的段子,不建议大家观看——尤其是学中提琴的朋友。

木管声部

代表乐器: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 巴松

木管乐器,顾名思义就是以木头为基本材质的乐器,它们拥有相较于铜管乐器而言更为轻盈、柔和、温润的音质,而且富于变化,能够驾驭更为密集灵动的音符,颇受作曲家的青睐。在乐团摆位上,木管声部通常置于整个交响乐团的正中,在弦乐声部与铜管乐、打击乐声部间架起一座桥梁。

很多朋友会纳闷,看上去“布灵布灵”闪闪发光的长笛,明明是金属材质的,怎么就算“木”管了?这其实是工业革命推动了合金冶炼之后才发生的变化,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长笛都是以木质作为基本材料,后来逐渐发展出金属连动按键、通体金属材质、甚至是纯金、白金和玻璃等材质。同样看上去金光闪闪的萨克斯,也属于木管哦!

单簧管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管”,它和双簧管总能让很多朋友“傻傻分不清楚”,其实我们在演奏家吹奏时,很容易进行视觉上的直观区分:演奏家的嘴直接接触管体的,是单簧管;嘴含着一段哨片、哨片连接到管体(就像中国的唢呐一样)的是双簧管。

双簧管的音高很难进行调节和改变,因此它被选为交响乐团的“定音”乐器,在演出开始前,如果舞台上没有比它更难调音的钢琴,那么就由双簧管吹出基准音A,全乐团各声部“向它靠拢”。

铜管声部

代表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铜管家族的乐器简单来说就是“各种号”,它们确实拥有金属般坚实、嘹亮、震撼人心的特质,是音乐作品中当之无愧的“气氛组”。

圆号是铜管声部历史最久远的乐器,它脱胎自用动物犄角制成的古老号角。至今,它的声音被普遍认为介于木管与铜管之间,因此我们在“木管五重奏”也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聆听过现场演出的朋友都喜欢关注“圆号有没有冒泡”……这会给演奏家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阴影。其实“易于冒泡”在某种程度上真的乐器属性所决定的,大家还是多一些理解与关爱吧。

小号在铜管声部中音域最高,也最受瞩目。别看一把小号的体积不大,但是如果把它缠绕的管体“拉直”的话,足足有两米长,可见吹奏铜管乐器对于演奏者的气息和唇部技巧都是巨大的考验。

长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靠滑动伸缩杆来调节音高的,因此能够演奏的独特的“滑音”,在诸如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和肖斯特克维奇《第二圆舞曲》等作品中我们都能听到这个绝活儿。

打击乐声部

代表乐器:定音鼓 军鼓 大鼓 木琴 钟琴 三角铁

打击乐声部在交响乐团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为音乐行进确立的节奏好比“脉搏”,能够决定音乐的基本风貌。同样,在表现“大场面”时,打击乐声部也会用壮硕的音量和丰沛的音效,让整个乐团迸发出惊涛骇浪般的威力。

我们通常把种类繁多的打击乐器分成“旋律打击乐”和“非旋律打击乐”,前者能够营造出音高的变化,后者则只有固定的音高。

定音鼓是打击乐声部的第一主力,通常会以3至4面鼓形成一组乐器,每面鼓的音高有所不同,因此属于“旋律打击乐”。经验丰富的演奏家能够选择不同的鼓槌、不同的力度、不同的敲击位置和调节鼓面的松紧度来改变乐器的音色和音高,配合不同作品和指挥家的要求。

木琴也是“旋律打击乐”的代表,金属琴键的颤音琴、木质琴键的马林巴都是它的细分。它由一组平铺的琴键块组成,演奏家使用琴槌敲击,经常会同时持多个琴槌进行炫目帅气、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非常彰显功力。

打击乐所包含的种类实在太多,木鱼、西班牙响板、沙锤、还有各种各样的拟音器,只要作曲家够大胆,一切皆有可能。马勒在他著名的《第六交响曲》末乐章中就使用了“大木槌”,每次都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如果您正在闭目赏乐,很容易被吓一大跳……

以钢琴为代表的键盘乐器和以竖琴为代表的拨弦乐器也经常出现在交响乐团中,它们与打击乐声部并列,在不少作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听到所有乐器的出场,但还是有一些作品对于初听音乐的朋友了解交响乐团各个声部有巨大的帮助,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波莱罗》和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就是此间的代表,除此之外,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都是开掘交响乐团表现力的杰作,不妨去听一听!

撰稿 / 高建

排版 / 智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