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狗不哭
上回我们聊到了催婚,有同志表示,“不是我们不想找,我们也想找到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啊”,看来大家也是有恋爱需求的,今天笔者多年单身的经验(辛酸)来聊聊这个切近的话题:恋爱,以此带动沉思录走向情感类公号的不归之路。
上篇文章《为什么每逢佳节被催婚?》中我们说到,传统社会其实是排斥和抑制“感情激动”,在这样的社会里,夫妻间、男女间的“感情淡漠”才是主流,这是稳定的乡土社会共同体的一种表现。
而我们普通人现在说的“恋爱”,严格意义上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到了一个阶段后才普遍出现的事物,是由工业化时代的分工细化和两代核心家庭的特点一同造就的,而在资本主义的城市里,人际关系疏远、贫瘠乏味,人们通过和他人保持距离来获得安全感,以城市为共同体的人们无力以城市为全部依赖,但同时工作和娱乐也都是他人所提供的,这种既定的循环往复的困境激发了个人孤独感。
科技的进步让恋爱与生育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一种浪漫的、饱含情感激动的私人爱情观念借由各种流行歌曲、电视剧和电影等大众媒介布道着,爱情事实上成为人类过渡到个人主义时代,除却宗教以外最能填补意识形态空洞的东西,同时它也如宗教一般,有着对死亡的天然抗拒。
在一个恰当的时节,两个孤独的人在城市的灯火阑珊处相遇、相互抚慰,于是就发生了恋爱。关于恋爱的起源,你可以说出于性冲动,出于繁衍,婚姻需要,但是从城市共同体产生恋爱这个角度说,它也包含着对自身困境的思考。
然而当“恋爱”在罗曼蒂克支配的叙事中,被视作一种如痴如醉的情感时,“爱情”的悖论就在其中浮现:一方面“恋爱”很重要,人人趋之若鹜,一方面则非常不重要。
人们渴求能够发生结合,以克服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和压抑感;广告商迅速将“爱情”视作营销手段,将恋爱收编为消费主义的婢女,利用塑造的标准模型的“恋爱”再一次提高人们对孤独的敏感度,督促人们恋爱;“恋爱”被人视为时尚,很多人开始一段恋爱是为不掉队,然而在极度渴求中又发觉我们并不需要“恋爱”,而是需要一个幻象空间支持我们去获得性吸引力,是自身魅力的证明,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圣。
或许恋爱它并不重要,它只是被我们视为一个年龄阶段“理所当然”要进行的事情,或许,它只是一种排遣手段,和香烟、电子游戏相比,并无不同。恋爱一场之后,其结局要么是分开,走向幻灭,要么是进入婚姻的一地鸡毛。爱情如何继续,这并不是喜闻乐见的影视题材。
表面上当代社会呈现出一派恋爱繁荣的景观,却反而是爱情在当代社会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亡的症兆。人们的初衷可能是克服自身困境,但琢磨的是彼此的交易价值,或不断增加被爱的砝码,或用来证明自身魅力。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恩怨纠葛的案例在告诉我们,恋爱不是肯定生之愉悦,不是对衰老和死亡的抗拒,只不过是资本丛林里生死疲劳的一部分。
资本贩卖恋爱,又给它加诸了多种条件,遮蔽了恋爱生活中的关键信息,其目的是对个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和精神力量的反复压榨,其结果是限制了人的发展,加重人们的孤独。
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诸君没恋爱的,想恋爱的,在进行恋爱,是否有想过,自己恋爱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是生之愉悦,死之抗拒,还是满足一时需求的手段?其实,恋爱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是要你在享乐中度过一辈子,而是爱或者恋爱关乎到人自身的完整,是我们自由发展的一个前提。即使是满足需求,如果恋爱不能激起我们自身生存困境的思考,如果不能通过完善自己,使得自己能够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爱人,那么我们在恋爱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是恋爱的认识维度。
诚然,璀璨的、如痴如醉的爱情,极强的多巴胺刺激,这些都值得青年们去体验,但这种自产毒品的副作用是掩盖了两人的异质性,而这些时间一长是很难掩盖的。一味追求璀璨的恋爱,是不现实的,其结果是幻灭;同样的,极度生物性地去理解恋爱,一味追求动物性的满足,也不现实,其结果是器官老化,意义匮乏,以上两者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没有在运动中去把握恋爱的规律,那么这方面该如何呢?
答曰:我们应该熟悉多巴胺细水缓流的规律供应,掌握这些规律,化为一种日常实践,让彼此情意绵长。
关于恋爱的种种技艺,包括性爱的技艺,唤起多巴胺的种种手段,是有必要去上下求索的,在这里笔者推荐米勒的《亲密关系》这本书,掌握恋爱的科学性,但这不是恋爱的关键,关键在于,关系出现问题时,能否全心全意地化解它,让事情改观,而非只是说着好听的话语,空洞的誓言。我们在实践中要了解自己的局限,并力求有所突破。
这是恋爱的实践维度。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你克服了资本主义的恋爱观念,愿意去思考恋爱的意义,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勇于实践,但首先,你总得有个对象吧。
没对象你说这事,那不就是耍流氓?
这里又涉及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的城市共同体中,就压根没有分配对象这种事了,过去由宗族和单位进行分配,其目的是为了把你送进婚育、家庭、私有制的规范里,以此稳定社会,现在你得在茫茫人海中自己去找寻,这个找寻,其实就是建立认同。
有些人为了降低找寻成本,通过“伪装”的方式,立各种人设,以及对着自己的立人设,输出很多择偶条件的条条框框,与其说是标准不如用来拒绝人的,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这其中,是预设了认为恋爱只有适合和不适合,其实有点绝对了,情况没有这么两极化,能做到两个根本点就好,一是彻底了解并且尊重自身的需要,二是找到认同它的人。
所谓的构建新型平等的亲密关系,其实没有那么难以琢磨,就是你作为主体试图融入他者境遇,最终与他者共同生存的过程,相互差异的两个个体,形成的一个“两”,不取代原先两个独立个体的“一”,两人既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有完整感,差异性是爱能够持续的一个根源,提醒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的努力,但又需要一个发自内心需求引领的共同目标,并引以为同志,我就瞎举个例子吧,譬如“一同建设社会主义”。
虽然我们知道,在城市里和陌生人建立联系和维系的成本相对很高,但不是没有办法去削减成本,办法总比问题要多,比如有人通过网恋,有人通过城市里的线下青年文化共同体去认识,去互动,实际上,没有人是干等着包分配的,很多人的恋爱始于网游手游二次元,同样也可以通过键政去认识,大家在万千人之中相逢相聚于沉思录,就是寻求认同,就是广义的恋爱,无形之中省下筛选的时间和成本了。
剩下的评论区,大家可以珍惜这个机会,聊聊如何一起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恋爱的,不妨多给其它读者分享经验。这算是迈出建设情感保障平台的一小步,宏大理论我们可以日日聊,月月讲,但不解决青年们生活具体问题,也是枉然。
说到底,马哲的根本就是实践,和真实的对象去沟通、去互动,去在开放世界中感知意外和刷新认识,而不是在虚拟盒子里刷机刷本,自我意识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把握自身的存在,这是广义上的恋爱,即共同体的维度。
当然,真的想认真交流,学习,前提是要尊重对方,尊重差异,不要想着做教师爷,想着教育异性该怎么怎么样,也不要把求偶欲都打到屏幕上,在接触的过程中多反思自己的交往模式,丰富自身恋爱的认识维度,恋爱的实践维度。
哲学家巴迪欧说过,爱是一个最小的共产主义单元,那么接下来就是扎心时刻——对于一些有志于改变世界的网络青年来说,连有多巴胺和催产素加成的恋爱你都谈不好,你害想建设一个新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