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人之遇见有难易乎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五月初八,周五
坐6:50的班车去关刀开会。约半个小时后到了关刀街老刘馆里。他安排人给我上了老两样——小笼包和汤。汤有些变化,从原来的干香菇煮精肉骨头,添了一个红枣。
坐着慢慢吃。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到我桌前,略带迟疑地轻轻问我,“你是潘老师吧?现在哪里教书啊?”我觉得面熟,犹豫着说不出她的名字来。她说她是廖志高的姐姐。“哦,你是廖志敏!”我惊讶地说。她点点头,去端了一碗汤面在我的侧面坐下来。廖志高曾经是我的学生,我在他家走访时遇到过他的姐姐。时过20多年了,她竟然还记得我!而一直在通城上班的我们,竟然2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原来遇见并非天涯之远才难,咫尺之近同样不易啊!
廖志敏吃完后,和丈夫一起走了。我吃完后,见离开会时间还有20分钟,就拿出手机,看朗读者,董卿诠释主题词“勇气”。朗读者是演员江一燕,她讲自己支教生活中和孩子们的关系,讲自己的舞蹈老师章燕对她的好。江一燕朗读的文章是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节选),叙述了教务主任因“我”休学而流下了泪。江一燕把它送给她最最亲爱的章燕老师,朗读完时眼中含泪。
8点前,到关刀教育总支办公室。几分钟后开会。会议分三段。第一段是总支龙书记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布置“学生资助规范管理”、“一补”、“精准扶贫整改”等几项工作。龙会计讲信息核准、法人年检注销等。杜辅导讲“二免”、期末复习和检查、国培、调考信息采集、“小天”和读书活动读本等。廖会计强调安全和财务工作。谭辅导说计生、幼儿资助信息核准等工作。
第二段是镇卫生院丁副院长分发一个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告知书,要求学校做好宣传。总支龙书记强调“知情、同意、自费、自愿”八字原则。
第三段是局后勤服务中心胡从文主任来核实各校食堂改善所需要添置的设备。胡主任考虑到时间紧而云溪又地处偏远,很体贴地为云溪学校现场办公。胡主任对照学校邓主任以前报送的清单,一项项和我核实。在龙书记的说明下,胡主任同意给云溪学校添置水池、消毒柜、冰柜,还指点我写了一个添置餐桌的报告,盖了章,说需要局分管领导批准。
10点许,一个人在关刀街路边等车去女诗人丁红燕家。幼师傅开着车经过,停下车来捎我。到了看守所附近,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包裹在关刀申通忘了取,而那个包裹正是我要代荆州一位朋友送给丁红燕的。立即下车,上了一辆班车回到关刀,取了快递再重新搭车去县里。
打的去丁红燕家。她的家在通泰建材市场附近,她给我发了一个共享位置,我问了几家店铺,店主人很热情,但都说不准确。
问路过程中,遇到了1999年云溪初中毕业的学生潘昭滨。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见过了,他一眼认出了我,我也几乎同时说出了他的名字,说出了他老家在老东山顶上。他还是胖胖的脸,笑眯眯的眼,举手投足显得稳重干练。交谈中,得知他在做铝合金生意,有两个小孩,大的5岁了。
11点多了,天气越来越热。我给丁红燕电话,说自己到了哪里哪里。她请她的丈夫小袁出来接我。小袁很热情,尚能回答我的一些提问。到了后,我把两个包裹给丁红燕,这是一位在长沙工作的荆州朋友寄给丁红燕的,一个包裹是书,一个包裹是小孩的衣服。丁红燕拆开装书的盒子,一本是《秘密》,一本是《让生存更容易》。
丁红燕的父亲正好也在。丁爹祖籍是云溪炉上,随娘下堂到关刀新建,他对我的伯父姑爷都比较了解,还知道我父亲是武钢工人。我们坐在一起交谈。
丁红燕的婆婆在厨房里忙着。我本来不想在她家里吃饭的,但却不过她一家人的盛情在,只好留下来吃“一顿便饭”。一张圆桌子,我坐在丁红燕的父亲和公公中间,和丁红燕的舅舅相对,丁红燕和小袁相对。丁红燕的婆婆在厨房里忙完后,最后一个上了桌。我被主人劝着喝点儿药酒,听丁爹小心翼翼地和我说感谢话,听袁爹口若悬河地和我说客气话。
饭后,帮何主席和一些朋友买一些诗集。丁红燕给我装好。告辞。袁爹坚持要开车送我们走。
回家里午休。
坐末班车回云溪。车上遇到了一个初中男孩。大坝上,我和男孩一起走。他告诉我他叫吴金波,现在读初二,六年级是徐维婷老师的班主任。
在云水村部汇合了坐校车回来的妻子和可可。上囤谷园。中途歇息一下,在溪水里洗三个桃子,一人一个吃了再走。在可可的呼唤下,小白和可乐跑了很远来迎接我们。
和妻子一起做晚饭。因为麦子要去上班,我们18点半前就吃了晚饭。
上午会议后,黄龙山旅游公司暨云溪漂流的许总在微信上联系到我。许总称赞云溪学校的六一汇演节目质量高,说想把整个节目搬到6月24日晚上的云溪漂流文化节上演出。我考虑到其时正是期末,学校工作非常紧张和辛苦,就没有答应,但表示可以出两个节目助助兴。
午饭前,应公司董事办潘娜的要求,我给潘董办公室打电话。潘董就今日徐校送到公司的一张发票和一个报告征求我的意见。发票是六一节目录播费,13500元;报告是申请公司拨付本期助学款的,除了正常的费用外,还有徐校的市省两个荣誉的奖励。
潘董对细节的考虑非常周详,让我十分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