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集市

国庆假期回老家的时候,老妈说要去赶集。我一听,来了兴致,决定开车带妈妈去赶集。

童年里那条很长的赶集路,没想到开车只花了10 分钟。到了集市一看,才明白老妈为什么劝我别开车:现在的生活好了,村里的车也很多,像我一样开车赶集的人可不在少数。拢共一个足球场大的市集,里里外外围了3 圈车。我们来得不算早,已经挤不进去了,只好把车远远地停在路边。

这个集市位于徐庄村村口,因此也叫徐庄集。从入村的主路下去,集市就铺展在眼前。遮阳伞、三轮车、小马扎、大箩筐,这几样是每一个摊位的标配。遮阳伞下,翠绿的黄瓜水灵灵,整齐的小葱带着泥,都是一大早刚从地里收回来的。再仔细一看,坐在马扎上叫卖的不就有自己村里的三奶奶、二婶婶和大伯伯吗?

许久没有逛集市的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熟悉和亲切。上世纪90 年代,大型综合超市还没有在县城兴起,集市才是最受城乡居民欢迎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在这里,把富裕的农副产品拿出来交易,曾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集市也是农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合、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邻村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时下村里流行什么,集市上转一圈,聊一聊,就都掌握了。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跟着父母来赶集。因为想吃一口集市上的豆腐脑和糖油饼,一大早起来,早饭也顾不上吃。还有集市上散卖的家庭自制火烧,包装简陋的小饼干和糖果,到了赶集的时候,孩子吵着要买,大人们往往不会拒绝。

赶集的另外一个乐趣,就是“看热闹”。明谢肇淛在《五杂俎·地部一》中说:“岭南之市谓之虚……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谓之'赶集’。”几句话,描绘出了集市的热闹。

记忆里徐庄集最鼎盛的时候,四邻八村的人都要来赶集。果菜肉蛋、衣帽鞋袜、锅碗瓢盆等买卖不稀奇,在这里,能看到理发师傅现场给人剃头,赤脚医生当街诊断看病,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看上杂耍表演呢。

如今的徐庄集,还存活在记忆里的老地方,耳目所及的还是那片充满人情味儿的乡村烟火。

然而,变化的蛛丝马迹随处可寻。产品来源更丰富了,集市上卖的不光有当地的农产品,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外来户”,如宁夏的硒砂瓜,新疆的哈密果,广西的芒果,海南的菠萝,甚至泰国的榴莲。

农村生活更便利了,服务类的 “买卖”早已规范化、日常化了,不再出现在集市上;农业生产更高效了,做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良种加技术,大棚里的蔬菜从春天卖到了冬天……在我看来,家乡的集就是一扇窗,打开看到的,是父老乡亲们生产生活的精气神儿。

文/吕珂昕《农村青年》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