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小寒
2019年01月05日23:38:52小寒节气交变时间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二九第六天,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每年公立1月5-7日之间,太阳黄经达28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同时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此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雀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受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气血运行由原来的腰椎第5节运行至腰椎第4节,第4腰椎主要控制前列腺,腰部疾患,坐骨神经区域,有坐骨神经痛、腰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尿痛、腰背痛、大腿外侧不适、便秘等问题,身体上述部位不适的人群,可以借助小寒节气期间的能量运行方向,进行家居养生自我调理,让身体的健康更上一层楼。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祖国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小寒气候寒冷,疾病预防重点预防心脑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更高。因为冬季严寒,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记忆中每到元旦和春节期间,心梗患者和心电监护的患者骤增。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小寒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而呼吸道疾病是冬季季节性疾病,容易感冒的人,有哮喘、肺气肿、气管炎、慢支病史的人要注意防范病情复发。特别是对于身体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倘若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因此,更加要注重老年人在寒冬里的疾病预防,发现病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为春节作准备,涮羊肉火锅、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饮食时尚。小寒之后,大家的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来应季。
小寒节气适宜的食材及功效如下。羊肉属热型,有补肾助阳的功效,还可以缓解腰膝酸软。鹌鹑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还可以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适合老热病人在小寒时节食用。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祛毒的功效,适合肾虚阳痿,早泄遗精,四肢无力的人群食用。鱼肉可温补阳气,补益筋骨,尤其是鲈鱼,味甘平,入肝脾肾经,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适合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水肿及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群。牛肉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适合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食用。萝卜味甘、辛,性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对于现代三高症,钙离子缺乏症人群均有补益。板栗补肾益气,对脑血管有益,是老少咸宜的食品。山楂开胃,消食,活血,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老少咸宜。
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对气虚体质宜补气。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胃下垂、妇人子宫脱垂等体质,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对血虚体质应补血。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阴虚体质要滋阴。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4.阳虚体质得补阳。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早年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切记根据不同的身体状态进行不同的饮食调理,身体才会棒棒哒。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推荐食谱
1.羊肾红参粥
操作:羊肾1只,红参5-8克,均切成碎末,放入粳米100克,同熬粥。
功效:益气壮阳、填精补髓。
2.精杞卧鸽蛋
操作:枸杞、黄精各10克,鸽蛋4个,冰糖适量。将枸杞、黄精洗净切碎,待用。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以上食材,煮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锅內,同时将冰糖入锅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滋阴润肺。
3.山药炒鱼片
操作:草鱼250克,洗净,切片,用淀粉拌匀。鲜山药l50克,洗净切片。起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功效:益肺宁心,调中和胃。
4.韭菜粥
操作:先把粥煮熟,再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功效: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韭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温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5.丝瓜西红柿粥
操作:丝瓜500克,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3个,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100克,淘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稍炖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痤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寒冬已经来临,气温逐渐变冷,冬日锻炼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最为重要的还是以健康为主导。
空气好时多进行户外活动,空气质量差就进行室内活动。户外锻炼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暴风骤雨、天气严寒、大雾阴霾等恶劣天气就不宜进行户外锻炼,只有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天气,才适宜户外锻炼。特别是在阳光好时出来锻炼为佳,运动方式如早晨的慢跑、跳绳、踢毽、滚铁环、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小寒后,室外气温过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的粘滞性增加,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柔韧性降低,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溜冰、滑雪,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在室内可以做一些瑜伽,压腿,背飞,或者肌肉韧带的拉伸训练等,舒筋活络。亦可每周参加2~3次的健身运动,如游泳、打网球、打保龄球等。
小寒可能会出现寒潮,寒潮在气象学上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寒潮标准是不一样的。我国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小寒适逢二九三九,寒潮袭来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室外温度低,外出注意保体暖,防风寒,披围巾,头顶帽,多走动,少停驻。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关节炎者,尽量避免长时间在低温、湿冷的环境中,如有身体不适感,应立即找温暖的环境取暖,不适不能缓解者立即到医院就诊。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午时(11点~13点)“合阳”时间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头为诸阳之会,这个节气外出,头部特别容易受寒,寒为百病之源,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注意头部保暖不仅是要戴帽子那么简单,三九天里,出门前、睡前别洗头等生活细节也很重要。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况,而且有些人年复一年地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寒冷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对待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阳光可以让人很快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中摆脱出来,心情得到舒展。更有养生人士认为冬季的阳光可以作为“养生”的重要部分——称为“光养生”,早晨10:00到下午14:00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30分钟。
小寒春节临近,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在张罗春节的日子里,精神上宜畅达乐观,不为琐事焦虑,尽量做到心态平和,保持乐趣。这是最重要的情志养生。
闲暇时双手十指交叉,虎口相接,左右来回转动,让指根充分接触、摩擦。这样的自我按摩方法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预防冻伤,预防感冒。
老祖宗早就说过:“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肾的阳气一伤,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萎遣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随之而生。可见,数九严冬若欲御寒,首当养肾。冬令注意对肾脏的保养十分重要。那么,到底要怎样保养呢?
每天晨起刷牙后叩齿。叩齿即晨起刷牙后,张口,轻轻咬下,再张口,轻轻咬下。用轻微的力量,叩动牙根周围的组织,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坚持叩齿,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叩齿作为古老的养生方法流出至今,常用来益肾、固肾。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仍是每天重要的养生内容。
得益于祖国医学思想
通过饮食 运动 起居 情志四法合用
做一个有爱有方法的人
为提高生命质量而努力
声 明
本文由【百姓良方】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