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基础技法教程:墨竹画法
清 石涛 墨竹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墨竹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基本功。自文同、苏轼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大兴,成为单独的画科,从内蕴上与哲学意理融为一体,而从外形式上与书法表里生发。竹子伟岸高拔、清尚坚韧、虚心自持,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墨竹成了书、画、道(哲学)的综合体,成了人格、人品的直接写照,寓意兴寄愈益丰厚,成为中国画史千载不衰的画种。
那么怎样画墨竹?国画艺术小编在网上找到一个详细的教程,有兴趣的朋友跟着学起来吧!
1、画竹先画竿。竹竿一般用淡墨,中锋用笔,自下而上,由粗到细,一节一节画出。竹根较短、粗,中间竹竿较长,顶稍较短、细,因此每节竹竿不能画得一样粗细和长短。↓↓↓
2、竹竿画好后要在每节处点竹节。一般竹节有三种节状:乙字上抱、八字下抱、细小的竹子可以两点相对。采用隶书的笔法,注意书写性。竹节不能画出S形和直线形(图中打叉处)。竹节承上启下,在画面里起到墨色变化的作用。竹节中间用笔较细,体现光的效果。↓↓↓
3、竹竿行笔要平稳、不能突粗突细、忽枯忽浓;竹节处钝笔不宜太大,不要形成骨头状。一支竹竿用一种节状笔法。↓↓↓
4、竹竿要似直非直、不直而直、直而不直。画一棵竹竿不能和纸边平行、两颗竹竿不能相互平行、不能节节相对,竹节相互之间要参差错落不齐。画竹竿不赞成侧峰用笔或者用板刷来画较粗的竹子,这样画的效果不如用毛笔中锋行笔所展现出来的竹子的坚挺质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