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的文化内涵

“轼”,本来是古代车箱前面用以扶手的横木。古人乘车,一般都是站着,这个横木就是用来帮助人站稳的。就这样一个跟工具有关的汉字,在古代汉语中不是一个常用字。但是,因为横木的特殊之处,经常被名人扶、摸、靠,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后,其内涵便会在使用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在古典文献中,“轼”有时候也写作“式”。

扶着轼站着,常用作凭轼、扶轼、轼(动词)等,一般是中性的含义,比如《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里就是登上车,扶轼而远望的意思。用在凭轼旁观中,就是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置身事外,作壁上观的意思了。在《左传》中有“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这里虽然也是“凭轼而观”,但是辞令色彩极强,说的人似乎轻松,听的人却也做不到壁上观。

在著名的“苛政猛于虎”里,“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这里的“式而听之”便是扶着车子,专注地听。因为扶车的时候,身体前倾,后来就用这个动作表示敬意。

在《吴越春秋》里,记载了越王勾践的一段故事,说越王勾践将伐吴,出,见怒蛙,勾践俯凭车前横木为敬。从者问其故,勾践说:“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軾。”军士听后,勇气大振,“莫不怀心乐死”。后来轼蛙,轼怒蛙等,就成了典故,用于“轼怒蛙以劝勇,避螳螂以励武”等作品中。如果说孔子式而听之,是对民生的关注,那么勾践向暴怒的青蛙致敬,便是权谋之士的阴诡之术了。

“轼”作为致敬的动作,还出现在《世说新语·德行》的第一篇中,陈蕃礼遇徐孺子的故事,其中有句“武王式商容之闾”,也是用了一个典故,即周武王礼敬前朝旧人的故事,以此来说明周天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在《吕氏春秋》里也有类似记载,“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这个后来也成为一个典故,即“轼闾”。

当然,最著名还是苏轼,苏轼的名字,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说的非常清楚,“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这段文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嘱咐与隐隐的担忧,“轼”并非车的重要部件,但是不能或缺。因为处的位置特殊,只要乘车便会扶轼,崭露头角的机会多,所以,要学会适当掩饰,不要锋芒太露,因此,叮嘱曰“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当然,苏轼最终还是因为不善于或者不屑于掩饰而罹祸。

“轼”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一根简单的车前横木,生发出来这么多的文化内涵,在阅读古书的时候,有必要关注一下这种文化现象或者语言现象。


上文的图片,全部来自百度图片。

今天的北京非常美,上几张图片养养眼。

早春二月的北京,即便是干枯,也有干枯的姿态与风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