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380]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380]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使臣说:“我受楚王之命,来接受商於之地600里,怎么是6里呢?”使臣回国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发兵攻秦,结果遭到秦齐联军的攻打,大败而回。自此,齐楚联盟彻底破裂。试想一下,如果秦国不是派张仪通过舌头破齐楚合纵,而是率军攻打齐楚,迫使齐楚终止联盟,那么结果损兵折将不说,还会使齐楚联盟更加紧密,而达不到分裂齐楚的目的。但张仪一出马,动动嘴皮子,就能分裂齐楚联盟,而且还使楚国军队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由此可见,舌头比武力更为有效。
很多时候,武力解决问题并非最好的选择,因为那样的代价太大,兵折将不说,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知道,武力带去的是伤害、是仇恨,是永远消除不掉的仇恨,所以,该用舌头的地方,用拳头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舌头可以巧妙解决的,又何必非得动用拳头呢?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最善于用舌头打仗的人,有很多关于他口才制胜的故事,他甚至还曾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曹军中的司徒王朗骂死于马上。故事是这样的:
诸葛亮率师北伐,在渭河边遇到了魏国大都督曹真的军队。王朗是曹军中一位以舌辩著称的司徒,他主动请命去劝降诸葛亮。在两军对峙的阵前,王朗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以为诸葛亮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没想到,诸葛亮不为所动,他说明了蜀军北伐的原因,分析了天下的形势,然后话锋一转,直接骂起王朗:“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王朗听了这番话,估计是心脏病发作了,顿时气满胸膛,大叫一声,吐血而亡。曹军大震,不战而屈。
对于这段典故,后人有诗赞誉诸葛亮:“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舌头的威力是无穷的,它可以让对手乖乖退兵,又如:春秋时,秦晋两军联合进攻弱小的郑国,在兵临城下时,郑大夫烛之武一人来到城下面见秦穆公,他以卓越的说话水平分析形势,陈说利害,最后使秦穆公甘心退兵。烛之武以一舌救一国,这再次证明舌头的威力。
意大利有一句谚语说:“舌头虽小,却可以拯救一座城市。”的确,刀枪剑棍等武力固然可以使人屈服,但真正能够使人发自内心认同和屈服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如果你有高明的智慧,有高超的口才,你就可以使对方心悦诚服。
我是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请参看赵站长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临与指教哦^0^!欢迎大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