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民族》濊貊人—夫余人

(一)、濊貊

濊貊是东北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古老的地区部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白民”,“亳人”或“发人”。濊貊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

濊貊族在夏商之际广泛分布于南起朝鲜半岛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广大地区,濊貊主体在关东,周灭商后逐渐迁至其他东部地区,另有一部分濊貊人迁至朝鲜半岛。

濊貊族早在西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属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战国时期,濊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此时的濊貊族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过著定居生活。后来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的夫余和高句丽,就是在融合濊貊等东北区域民族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西汉时期建立扶余国,渐与中原东汉文化交流。改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改过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东北古代王国的王都。

据《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记载:“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濊城,即为濊人所建的城。吉林市龙潭山下的古“濊城”,是秽人的活动中心。周成王在洛阳召开的成周大会,东北地区到会的“肃慎、秽、良夷、高夷、孤竹、不屠何”等东北夷,其中“秽”的代表,就应该是居住在“濊城”的濊王,其“濊王之印”,亦为中原王朝所赐。

夫余是汉朝在东北的地方政权,汉时受玄菟郡管辖,汉末三国初改属辽东公孙氏,晋朝时由东夷校尉管理。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以辽宁省昌图县以北,吉林省洮南县以东,至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是夫余人文明的发祥地。肇源县望海屯遗址、杜尔伯特自治县官地遗址、富裕县小登科遗址。都属于夫余族文化遗址。同属于濊貊语族的还有高句丽、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农安,到魏晋南北朝时,夫余族经过几次变迁,大部分同东胡、肃慎的后裔以及高句丽和汉族人融合了。

(二)、夫余

夫余族也可以看作是秽貊族‎的分支, 是历史上东北腹部地区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夫余国的建立才为中原人所知的。被统治阶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战国及以前先后移居今第二松花江中下游以西地区的部落,传说橐离王子东明南逃至此,以此地秽人为基础建国称王;二是夫余国强盛后,东明所从出的橐离部落的广大部民,也成了被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关于夫余国的兴起有这样的传说:橐离国王的侍女因受从天而降的“气”有孕而生东明,国王很讨厌,先后弃之于猪圈、马栏,猪马皆以“口气嘘之”,所以东明没有死掉,国王疑为天生之子,于是令他的母亲收而育之。东明长大后,英勇善射,国王恐其夺己之权,又欲杀之。东明知后惧而南逃,渡施掩水,至貊故地建夫余国,自为国王。自此,夫余日渐兴盛,成为汉魏之世东北地区盛极一时的大族和强国。

兴盛后的夫余,共有8万户,大体分布于东近今张广才岭与挹娄接壤,西至今吉林省双辽县至白城市一线与鲜卑相邻,北达小兴安岭以南的松嫩平原,南抵辽宁开原县北,中心地区则位于今吉林农安县境。

史书中还记载有卒本夫余、南夫余、北夫余、东夫余等。卒本夫余为高句丽国始祖朱蒙从夫余国南奔至卒本川后所用的称号,高句丽兴盛后遂不用其名。南夫余为百济国的别称,因其始祖温祚王为朱蒙至卒本川后娶妻所生之子,当朱蒙在夫余之妻所生子类利来高句丽立为太子后,温祚与兄沸流恐为类利不容,南逃至今朝鲜半岛汉江以南的西部地区创建百济国,以扶余为姓,示不忘本,故百济曾有南夫余之称。至于北夫余、东夫余皆为夫余的别称。北夫余是相对卒本夫余和南夫余而言。

扶余国的起源地(位于今吉林、辽宁北部)、黑龙江中部,大体以扶余王城(吉林市)为中心,包括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农安县、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辽宁省昌图县、黑龙江省桦南县,皆其国土。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两千多里(今约900公里的范围)。扶余传国世袭为:东明——解夫娄——金蛙王——带素王——曷思王——都头王——慰仇太王——简位居王——麻余王——依虑王——依罗王——玄王——余蔚王。

1、夫余国社会

两汉时期,夫余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很发达。

政治方面,氏族制度已被政权组织所代替。上有君王,为嫡长子世袭制,不过君王的权力直到公元3世纪时(三国时),还受到氏族制度残余的制约,如遇有水旱不调,五谷不丰时,君王下职官,主要以六畜名命官名,如马加、牛加、猪加、狗加;还有称大使、大使者、使者的。诸加均辅佐君王,参议国政;王城以外的道,皆属于诸加。道大者数千家,小者数百家。道下有“邑落”,各由“豪民”管理。邑落内的“下户”,皆属豪民。氏族社会全民皆兵的情况仍然存在,建立一支2万人以上的军队,兵种分为骑兵、步兵,都以弓矢刀矛为兵器。并且各户都有兵器,当敌人来犯时候,诸加率众各自为战。氏族社会还设立了牢狱,对犯罪者惩罚苛严,他们规定:杀人者处死刑,家人也被沦为奴婢;盗窃者,以十二倍盗窃物罚之。人民地位的高低、贵贱差别悬殊,国王、诸加、诸使、豪民属统治阶级,下户、奴婢为被统治阶级。下户为类似隶农的平民,奴婢则是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奴隶,奴隶主可以任意处置。

社会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夫余的农业生产虽不能说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同,但相差不会太大。史载以六畜名命官,说明畜牧业在夫余社会经济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夫余的地域内有广大的丘陵和沼泽地,为畜牧业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牲畜有马、牛、猪等,尤产“名马”。此外,居住丘陵地区的夫余人,还从事狩猎业,捕打貂、狄、狐狸等;居住江河沿岸的,兼事捕捞业,捞取的“美珠”,大者如酸枣。渔猎品中的珍品,除部分被夫余贵族们留作自用外,主要用于向汉代中原纳贡和交换。

夫余族人喜欢白色,平时穿白布袍、裤;出境时穿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绣、锦、罽(用毛做成的织物),夫余中贵族还加披狐狸、狖(一种像狸的野兽)白、黑貂之裘,以金银器作为帽饰,兽皮为鞋。使用殷历(起于周末而传于汉初的六种古历之一;亦指殷商时所用历法)。以殷历正月(汉腊月)祭天,称“迎鼓”,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连日“饮食歌舞”,并于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也祭天,是为了了解征战的凶吉。夫余族人均好唱歌,从小就唱歌,并且外出途中边走边唱,“通日声不绝”。无固定文字,使用汉文不普遍,有事派人“传译”,跪地以“手据地窃语”相告对方。会同、拜爵、揖让升降之礼,和中原相同。为了防御外敌侵略和野兽伤人,聚居的村落中多有护城栅,呈圆形。早期居半地穴式的木结构房屋,公元1世纪后(东汉时期)已有宫室建筑。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有“兄死妻嫂”的习俗。人死之后,一般停葬五月,以久为荣;如果是在夏天,就以冰冰之。流行厚葬,随葬物为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钱币等,奴隶主和贵族以奴隶殉葬,多者达百人。

2、与汉族交往

夫余族与汉族的交往最早。他们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中原,与汉族关系紧密,并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公元前2世纪初,汉武帝在东北一带设立玄菟等四郡后,夫余归玄菟郡管辖。连夫余王用的印章,也由汉廷发给。

西汉末王莽篡位后,为胁迫周边各族顺从,所派五威将帅到各地更换印绶,引起少数民族反抗,从此夫余中断了与王莽政权的联系。

刘秀重建东汉后,东北各族纷纷臣服,夫余又恢复了与汉王朝的关系,并于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遣使朝贡。此后双方来往不绝,一般通过玄菟郡,如汉廷送给每世夫余王死后随葬所用的玉匣,均事先存放在玄菟郡,其王死后来玄菟郡“迎取以葬”。

238年(景初二年)曹魏司马懿讨平公孙渊,在玄菟郡府库里就发现了一具玉匣。122—123年,高句丽太祖大王先后率兵万余人两次袭击玄菟郡,夫余王遣子尉仇台率兵两万与汉州郡兵协同抗敌。但是,东汉和夫余的统治者也经常出现摩擦,不免兵戎相见,但持续时间不长。如111年(永初五年)夫余王“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乐浪”郡,旋“复归附”;120年(永宁元年)夫余王派子尉仇台“诣阙贡献”;122年尉仇台率兵助汉反击侵玄菟郡的高句丽军,夫余王子136年(永和元年)还亲到“京师”朝贡。又如167年(永康元年)夫余王夫台率2万人“寇玄菟”郡,大败后,174年(熹平三年)又遣使纳贡。

汉末,中原动乱,公孙度割据辽东,他为控制日趋强盛的高句丽、鲜卑,把女儿嫁给尉仇台,从此夫余断绝了与早已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的关系,臣属于公孙度,由辽东郡管辖。三国时,改臣曹魏,仍由玄菟郡节制。240一249年(正始年间),魏幽州刺史奉命出征高句骊,派玄菟郡太守王颀与夫余联络,当时简位居为夫余王,为魏军提供粮草。

西晋建立后,夫余频频遣使向晋武帝朝贡。274年(泰始十年),晋分幽州五郡置平州.夫余由平州护东夷校尉管辖。285年(太康六年)后,鲜卑慕容氏连续袭击夫余,在西晋王朝的保护下,使夫余国破而复立。

3、统治挹娄

夫余统治挹娄,从西汉到三国初,共达400年左右。由于夫余贵族的横征暴敛,迫使挹娄在曹魏黄初(220一226)中起而反抗,夫余统治者虽多次派兵征讨,但终未能再使挹娄屈服。

4、与高句丽

夫余与高句丽的关系,由于高句丽国的始祖出自夫余,故两族交往很密切。不过在交往中的主从地位,前后有变化。朱蒙建国后,迫于夫余的威力,公元前24年(东明王十四年)遣使向夫余纳贡。公元前5年(瑠璃王十四年),夫余王带素因高句丽不交“质子”,发兵5万进攻高句丽,因大雪人多冻死,被迫撤军。公元9年(瑠璃王二十八年),带素又派人逼高句丽相待“以小事大”之礼,高句丽被迫屈服。当无恤(大武神王)为王以后,高句丽已经日渐强盛,并于公元21年(大武神王四年)发兵进攻夫余,夫余王带素被杀,带素从弟闻讯率万余人投奔高句丽。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后,公元77年(大祖大王二十五年)夫余向高句丽贡三角鹿、长尾兔,从此夫余转而臣服于高句丽。后来,由于夫余在高句骊与中原王朝的冲突中,一直站在中原王朝一边,当谈德(一名安,即好太王)为高句丽王以后。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归其所有,当时中原地区群雄并起,无暇东顾,高句丽以夫余“中叛不贡”做为理由,于410年(好太王二十年)再次发兵进攻夫余,占领64城、1400余村。从此,夫余完全被高句丽控制。

5、解体

夫余族的解体,开始于285年(太康六年)。当时鲜卑首领慕容廆率部向辽西扩展,遭到晋军打击后转而东向,进攻夫余。由于晋平州护东夷校尉鲜于婴未发兵相救。夫余王城破自杀。慕容廆在返军时途中,掠走夫余万余人。晋武帝念夫余“世守忠孝”,罢免鲜于婴。夫余受此打击后,元气大伤。

此后,慕容廆还经常掠夫余人出卖,晋廷下令司、冀二州,禁止买卖夫余人口,延缓了夫余共同体的解体。

东晋初年慕容皝称燕王后,不断向外扩张,346年(永和二年),他派长子儁与子恪率骑17000余大规模进攻夫余,俘其王玄及部众5万余人。后来命玄为镇军将军,并娶其女儿,此刻的夫余被纳入前燕的统治下。

370年前燕灭亡后,夫余先后改属前秦和后燕。这时高句丽已进入鼎盛时期,前述高句丽好太王于410年进攻夫余,用武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时挹娄后裔勿吉也在倔起,公元5世纪末,向西发展,夫余为勿吉所逐、夫余王于494年(高句丽文咨明王三年)降于高句丽。夫余国从此灭亡,夫余共同体也在南奔北逃中解体。

6、流向

夫余存在历时600余年。自公元285年后其成员去向,主要有:

(1)被鲜卑幕容氏掠走。两次已被劫走有7万多人,占夫余8万户约40万人的1/6,这还不包括慕容廆每次掠夺后卖于司、冀二州的。

(2)另一个主要去向是被兼并或投奔于高句丽的。410年好大王进攻夫余,按其共兼并64城,1400个村庄计算,当在10万人以上,占夫余总人口的1/4以上。如果加上494年夫余王率领投奔的,则夫余人转入高句丽的人数,远比慕容氏掠走的多。

(3)勿吉在西逐夫余时,有一部分夫余人被俘掠,也有不少逃走山林未投奔高句丽。他们后来成了粟末靺鞨的一支,渤海国建立后,他们是扶余府的居民。

(4)在夫余国灭亡后,有一部分遗民北渡那河(今嫩江下游)建立豆莫娄国自保,723年(开元十一年),其首领朝唐后,为兴起的黑水靺鞨兼并。

(0)

相关推荐

  • “夫余”“扶余”有分说

    "夫余"与"扶余"读音相同,有人说"扶余"就是"夫余",也有的人说在古代"夫"与"扶&qu ...

  • 夫余系列神话小故事

    ​中原传说上古三皇五帝,朝鲜半岛曾出檀君圣人:商周时期箕子入朝鲜,朝鲜半岛檀君回避为山神:战国末期中原大秦一统,朝鲜半岛秦人兴于辰韩:汉魏夫余国边陲耀目,朝鲜半岛史载四扶余(北扶余.东扶余.卒本扶余. ...

  • 《玄菟郡》(小说)

    (一)玄菟太学 马能跑多快? 不知道,除非你骑上它. 大海有多大? 不知道,只有老天知道. 一缕阳光,照进玄菟太学,萧冲醒了,眯着眼,望向窗外,一杆黄色的大魏旗帜,依然飘在东城门的城楼之上. 想着昨天 ...

  • 【朝鲜古代君王谱】高句丽(三):东明圣太王

    高句丽(三):东明圣太王 7.东明圣太王 东明圣太王(前59年-前19年),姓高(韩语:고),名朱蒙(韩语:주몽),亦作邹牟(韩语:추모).众解.中牟.仲牟.或都慕,是传说中高句丽的开国国君. 约前3 ...

  • 东北历史(9):扶余国为什么会灭亡?继承人没整明白

    公元前2世纪,扶余国建立.公元494年,扶余国正式灭亡,国祚绵延近700年.那么,扶余国为啥会灭亡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内斗,继承人没整明白! 扶余国 扶余国建立后,前几代君主,开始了开疆拓土. 根据资 ...

  • 夫余人建国神话浅谈

    扶余人说夫余系列 "扶余人说夫余",这里的扶余人指的是当今生活在松花江.拉林河环绕着的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们:这里的夫余,指的是约公元前200年-公元494年我国东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

  • 扶余人说夫余(一)

    [编者按:"扶余人说夫余",这里的扶余人指的是当今生活在松花江.拉林河环绕着的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们:"扶余人说夫余",这里的夫余,指的是约公元前200年-公元4 ...

  • 【杂谈】正儿八经说满族,先说前半段

    起步早速度慢的一个民族 满族的族源本来不难考,但是今天的中国对满族的理解深受前苏联和日本"专家"的影响,导致太多人不能正视这个民族.比如要问起满族的族源,前苏联专家说了,他们的祖先 ...

  • 外东北历史之三----夫余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 ...

  • 《世界古代民族》加喜特人

    加喜特人原居于札格罗斯山脉中部.公元前16世纪初占据巴比伦,建加喜特王朝(巴比伦第三王朝).此时约当阿古姆二世时期.布尔纳布里亚什二世至卡什提里亚什四世期间(约前14世纪中-前13世纪后半),为其繁荣 ...

  • 《世界古代民族》迦勒底人

    新巴比伦王国(Neo-BabylonianEmpire),存在时间为公元前626-539年,因由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首领那波帕拉萨于公元前 626年所建,所以又称迦勒底王国,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 ...

  • 《世界古代民族》吕底亚人

    吕底亚(Lydia),小亚细亚中西部一古国(公元前1300年或更早 - 公元前546年),濒临爱琴海,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其居民的语言为印欧语系-安那托利亚语,以其富庶及其宏伟的首都萨第斯(Sar ...

  • 《世界古代民族》萨尔马特人

    萨尔马特人,公元前3-公元4世纪时南俄草原及巴尔干东部地区的居民.属东伊朗人种,操北伊朗语.原来生活在咸海沿岸及其以东地区.公元前6世纪时,开始向西北移动,进入乌拉尔丘陵地带.公元前 5世纪时,已占据 ...

  • 《世界古代民族》帕提亚人

    帕提亚人发源于伊朗高原东北部,它以该地区为基础,在希腊化时代(塞琉西帝国)结束时迅速占领了从两河流域至青藏高原西部边境的地区,建立帕提亚帝国(也称安息帝国),成为接替阿契美尼帝国的西南亚霸主. 一.起 ...

  • 《世界古代民族》吐火罗人

    吐火罗人是最初在塔里木盆地讲吐火罗语的游牧民族,原始印欧人中地处最东的一支民族. 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 ...

  • 《世界古代民族》克尔特人

    克尔特人是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中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是一个由共同语言和文化传统凝合起来的松散族群,应属古代型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 ...

  • 《世界古代民族》苏维汇人

    苏维汇人,也称苏维比人,苏威皮人,古日耳曼人的一支,居住于莱茵河沿岸.骁勇善战,每年从每个村镇征召1000名战士出外作战,余者从事生产,下一年两部分人员轮换.因苏维汇人时常迁徙,无固定领域,按塔西佗记 ...

  • 《世界古代民族》勃艮第人

    勃艮第人属于东日耳曼民族的部落,可能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移居到丹麦的勃恩霍姆岛,勃恩霍姆岛在古丹麦语中称为勃艮第霍姆,就是勃艮第岛,然后又向欧洲大陆迁徙,古代关于维京人的诗歌说他们是从"勃艮 ...

  • 《世界古代民族》奥尔梅克人

    奥尔梅克人是墨西哥的圣洛伦索,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奥尔梅克人不仅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精湛的雕刻技艺,而且创造出了一定的文化成就.奥尔梅克人,是中美洲最早文明化的民族.他们是技艺精湛的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