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案的定制之以看懂率为例

学生通过智能检测的方式,纪录并检测学生心态、身体、学习、思维等各方面的具体数据,每名学生的思维路径、心态变化、学习起伏、身体状况等学习因素都能通过大数据反映出来,从而发掘出学生在考试成绩上无法体现的漏洞。

以数学为例:

对于数学,超过70%以上的“会做率”,就可以专攻其他课程了。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专攻数学。这时,你需要转移思考的角度,例如从“准确率”的角度考虑,因为超过70%以上的“会做率”,一般的,说明你的“会做率”没啥问题了,你可以不再理睬“会做率”了,改为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准确率”。

如果你的“准确率”也很高,比如也超过70%,你就可以不再考虑“会做率”和“准确率”了,你可以从“速度”的角度考虑了。

有同学问了,那什么不能同时提高“会做率”、“准确率”、“速度”,我告诉你,因为如果你的“会做率”已经很高了,你再去提高它,“效率”就低了,因为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很难提高了。很多老师不懂这一点,总是妄图让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迅速的提高,其结果就是总是不能提高。

如果你的数学“会做率”小于70%但大于50%呢?虽然你也可以转为从其他角度考虑,不再考虑了“会做率”了。但往往这样不够“精准”。

为什么?因为“会做率”这个因素不够好,即使你转为考虑其他因素,但你也往往必须同时考虑“会做率”。

这话就是说,如果你还要从“会做率”角度考虑,那么,再从“学习因素的数量”的角度考虑,你需要同时考虑至少一个其他因素了,比如“看懂率”。

例如,对于“会做率”小于70%但大于50%的学生,如果“看懂率”大于70%,则不必考虑“看懂率”对“会做率”的影响,如果“看懂率”小于70%但大于50%,则必须考虑“看懂率”对“会做率”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会做率”相当程度上是由你的“看懂听懂率”所决定或者“影响”的:因为你看不懂,所以你不会做。

但如果你的“看懂率”低于50%,这时,虽然你的“会做率”还是很大程度的受的影响,但由于“看懂听懂率”更“本质”、或更低级、或更“优先”,所以,你就先不必考虑“会做率”了,你先解决“看懂听懂率”就可以了。如果你的“看懂听懂率”低于30%呢?这种情况,就是很特殊了。因为一般的,某个人的“看懂率”总是要高于“会做率”的。

如果你的数学“会做率”小于50%但大于30%呢?你可以先从从其他角度考虑。一般的,你先考虑更“低级”(或更“本质”、更“优先”)的因素,例如先考虑“看懂率”,这时你考虑更“高级”的因素,例如“准确率”和“速度”,意义不大了。

因为如果你连题目都不会做,你还管准确率和速度,有啥意义?如果你的“看懂率”非常低,例如也小于50%,那么,你就可以不用考虑“会做率”了,先考虑“看懂率”了。或者你可以“以看懂率为主”来考虑。如果你的“看懂率”比较高,例如,大于50%,那么,你就只能以“以会做率为主”来考虑了。

从“会做率”角度考虑,那么,再从“学习因素的数量”的角度考虑,你需要“同时”考虑至少一个其他因素了,比如“看懂率”。例如,你题目不会做的原因,到底是因为看不懂呢?还是看懂了不会做?换个角度说,只有你的数学“会做率”比较小时,你必须考虑你不会做的原因来源于“看不懂”才有意义。如果你多数题目都会做(或者某道题目很会做),你考虑“看懂率”有啥意义?所以,有的老师,如果问某个学习非常好的同学,“你到底看懂还是看不懂这道题目?”是很愚蠢的。

如果你的数学“会做率”小于30%呢?你可以从其他角度考虑了,例如从“看懂率”考虑,如果看懂率更差,你可以先考虑“看懂率”。否则,你还是得从“会做率”的角度考虑,那么,从“学习因素的数量”的角度考虑,你需要考虑至少两个以上的其他因素了,比如同时考虑“看懂率”和“思维钩子”了。这是因为,“看懂率”是“学习基础”这个大类中,比“会做率”更“优先”(或更“低级”、或更“本质”)的学习因素。

而“思维”这个大类是比“学习基础”这个大类更“优先”(或更“低级”、或更“本质”)的东西。所以,当“学习基础”这个大类中的“会做率”不是很差时,只需考虑“看懂率”等本大类中的因素就可以了。但当“会做率”很差时,就得要考虑其他大类的某些学习因素了。这个,就是“多因素法”。就是通过同时考虑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会做率”小于30%时,如果“看懂率”大于30%,那么,你可以使用“提高会做率”的方法,也就是从“会做率”的自身提高之。如果“看懂率”小于30%,那么,你首先得从“真实年级”下手,你的真实水平,真的是属于这个年级么?或者从“思维”下手了。这些,就是“多方面转化法”。就是转化到其他几个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