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之“健脾湿气”

们常常会说湿气很重,也常常听人说要祛湿,但是湿气究竟是怎么来的,却鲜少有人知道。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湿气有内、外之分。外湿常由于下雨、大雾等气候导致,尤其是多雨水,少阳光的春季;或者是居住的地方潮湿,例如住在低洼地区的人群。还有容易涉水冒雨的人或者长期在水中作业的人群,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外湿可内传脏腑导致疾病,易使人有头疼、身重、胸闷不饿、汗粘、四肢困倦、不清爽之感。而内湿多因脾胃功能失常导致,主要是由于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或饮食不洁、饥饱失常、劳倦太过,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体内水湿滞留而形成。清代医典《证治汇补·湿症》云“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脾虚湿气重的道理可以这样理解,咱们中医上的脾,有个功能就是运化水湿!打个比方!咱们这个脾,负责定期清扫身体的垃圾。湿可以理解为身体的“废水”,脾功能好的人,就能定期把身体的“废水”清理到体外去(通过大小便、排汗的方式),但是脾功能一弱,脾就开始犯懒,不能及时的把身体的“废水“排出体外,堆积到身体,反应在身体上就是“湿气重”。通常情况下,内湿的人常会有身重如裹、食欲不振、腹胀等湿邪阻滞的症状。另外,当有内湿的人,再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就极易引发身体各种不适。例如在洗好头后,还没吹干就开始睡觉了。此时,就会导致外界的湿气进入体内,导致其机体脾的运化能力下降,最终导致体内生湿的情况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简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症状来判断:经常头昏脑涨,像裹了条湿毛巾,蒙蒙的不清爽,不灵光,且头发易出油;满面油光、面色黯淡、浮肿、眼袋,黑眼圈;上下楼或走路四肢沉重,身体常沉重酸痛,关节炎;腿脚易浮肿;每到晚上都觉腿胀;手脚冒汗;脚气;皮肤瘙痒;湿疹;汗液大且易黏腻,体味偏重;舌苔黄腻或伴有齿;睡觉打呼、流口水,口臭;容易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肚子肥胖;便秘,排便不爽,大便黏腻粘马桶。如果有其中2-3点,或者不幸全部中招,那就说明,你体内有很严重的湿气了,需要及时调理了!

 根据传统五运六气理论,今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受其影响,不少人(尤其是素来脾虚的人)可能会出现中焦湿气偏盛的情况。中焦湿重,则容易出现腹胀、腹泻、便溏等症状。所以,健脾祛湿是今年,尤其是上半年(司天对上半年的影响犹大)的养生常态!脾属土,也就像大自然中的大地一样,如果湿气泛滥,那么脾阳也会被困住,这和发了洪水的大地一样,土到处都会是湿的,没有办法耕种。我观察到,最近就有不少人容易出现精力不足、困倦、疲乏、头昏欲睡等不适,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分析其原因,或源于湿,春天湿气重,若人的阳气不足就容易被湿邪侵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所以春困也称为“湿困”;或因为缺少运动,阳气升发不足,浊阴蒙闭清窍;或由于饮食过于寒凉,导致脾阳不振,清阳不升。当然,有健脾除湿的中药很多,比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液,人参健脾丸等,需要辨证选择内服。当然,也可以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调治!我今天给推荐一味常见中药:茯苓!茯苓色白入肺,味甘淡入脾,有健运脾肺、培土利水、渗湿祛浊之功,最有助于养生。据传慈禧太后常用的养生食疗中第一味即是茯苓。我们若吃太多油腻、粘滑食物,容易内生湿浊,吃点茯苓即可化去。淡味入土,可建中气。那些生冷寒凉、膏粱厚味之食品,这些感官的刺激往往只是瞬间的快感,而真正的养生,只在于平淡,淡中方有真滋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