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如打仗

代名医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说的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打仗在于将好,而不在于兵多”、“用药在精不在多”等俗语也能说明很多问题。病邪好比是敌人,药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首先我们要知道疾病的病位和病性,也就是辨证的过程,兵法上叫“知彼”;同时还要知道每味药的药性,就像将军了解自己的士兵一样,兵法上叫“知己”;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用药,就能获得良效,兵法上叫“百战不殆”。关于“治病如打仗”,“孙郎中”用三则短医话,以求阐释之!

医话一: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曰,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打仗的统帅,中药就是你的士兵,就是你的武器【现代有很多劣药、假药,武器不行,自然打胜仗很难。】你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要熟悉每一位下属的特点,分派他们在战斗中做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三国时,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打了很多胜仗,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了解每一位将军的性格习性,对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特点了如指掌。中医师在给病人开药时不能很好的掌握每味药物的功效,如同军师不能掌握每位将军的特点,想取得良效有点难度。学中医中药没有捷径,首先你得下功夫搞清每味药的药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医话二:临床常见有些人,他们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是很不正确的。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患病的原因、时间、地点、表现不同,方药都会不同。除非医生允许,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或他人处方。治病如打仗,正邪交战,敌邪不可能乖乖束手就擒,他们会和正阳气“斗智斗勇”,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调换治病思路,克敌制胜!通常,汤药功效强大似将军,冲锋陷阵在先前杀强敌,故治病先用汤药控制病情;丸药作用平和似士兵,跟在将后灭残敌,故善后巩固多用丸药。象棋术语“三步不出车是输棋”也提出先大将后士兵的原则。一般重病多用汤药,轻病可用丸药,体现了先将后兵的常识。一般危急重病多用汤药,轻病或后期巩固可用丸药!!

医话三:病邪侵袭,一定要通过杀灭来治病吗?自然环境一旦被破坏,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人类的生存必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中医强调扶正祛邪,是祛除,而不是杀灭。中医在中原大地上应用了两千多年,并没有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而不是破坏和杀戮。中医治病如打仗,于是,中医治病自然会有两个思路:或战,或和。战则要决出胜负,以消灭一方为目标,以战息战;和是双方罢兵讲和,实现共赢,以和息战。邪气旺盛时,非战不可,则当攻当逐,在所不辞;正邪交争,战则两败,和则两利时,不妨先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和,不是姑息,而是积极的进取。与瘤共存,即是这个思路的体现!另外,打仗靠后勤补给,粮草充足,战斗力旺盛;治病靠脾胃,脾胃健运,药物吸收充分,效果明显,故医者开方勿忘健脾护胃助消化药物,特别是用矿石药更应健脾护胃配伍神曲之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