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写诗,也爱读诗。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在杨雨看来: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今天请一起跟杨雨老师品读古诗词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说到这几句词,你可能会想起前一阵很火的同名电视剧,如果你懂得这首词,单听剧名,肯定也能猜出,这是一部以女性成长为线索的电视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词坛女神李清照经典的名句,出自她的《如梦令》。字面上的意思是感叹暮春时节,落花凋零;红指的是花儿,绿指的是绿叶,实际上啊,是在写女性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伤感。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千古名作《如梦令》,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这首词。首先,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奇绝之处,第二,讲对于宋朝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误读,第三呢,我想讲一讲李清照的人生态度。先看词牌名“如梦令”,这个词牌名的由来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词调本来是五代时候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自度曲。作为帝王,李存勖是一个悲剧,但他却是一个文艺全才。还在做公子的时候,他就“雅好音律”,能自己谱曲填词,甚至行军打仗的时候,他都要命令前后的队伍一起唱他写的歌,美其名曰“御制”。哪怕是冲锋陷阵的时候,无论胜败,马头一转,众人的歌声立刻齐声响起。据说,这种方法能让将士们忘记生死,勇往直前。真可以说是皇帝中的“奇葩”了。“如梦令”词调据说就是李存勖创制的,李存勖本来给它取的名字是“忆仙姿”,原词是这样写的:“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你看,这首词的格律形式和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完全一样的吧?这首词讲的是一段艳遇以及艳遇后分别的伤感,“忆仙姿”中的这个“仙”应该是暗指艳遇中的那位歌女。后来苏轼读到这首词,觉得调名实在太香艳了,不够高雅,就取李存勖词中的“如梦、如梦”,改名为“如梦令”了。所以用“如梦令”作为词牌名,最开始是见于苏轼的《东坡乐府》。当然了,词史上最有名的《如梦令》,应该还是非李清照的这首词莫属吧。这首词很短,也非常好理解。李清照真是个视觉大师,只用了33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整个场景非常完整,时间、地点、人物、对白和情节、甚至隐含的心理活动样样俱全。我们一句一句来看一下。“昨夜雨疏风骤”,交代了时间。什么时候呢?昨夜对应的是今天的早晨,而且这还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因为后面提到“海棠依旧”,海棠的花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农历的三月,这已经是暮春时节了。紧接着,“浓睡不消残酒”,下着小雨,沉沉的睡了一夜,这酒还没能醒来,这得喝了多少酒呀。我们如今能读到的清照的词包括存疑之作共约60首,提到酒和喝酒的居然就有29首。爱喝酒还老是动不动就喝醉的女性,即便放在当代也是比较“另类”的吧?可李清照就是这样的女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句交代了地点和人物,怎么看的出来呢?从两个词来判断,一个词是“浓睡”,一个词是“卷帘人”,这说明词人当时所处的地方应该是卧室,卷起来的也应该是卧室的门帘或者窗帘。在李清照的词中,这个“卷帘人”到底是谁?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是她的贴身侍女。侍女一边慢慢卷起珠帘,一边探看院子里的海棠花,一边回答女主人的提问,你看,短短的一句“试问卷帘人”,蕴含的内容多么丰富!这个雨后看海棠的场景,是不是一定李清照经历的真实场景呢?其实也未必。“试问卷帘人”也很有可能只是词人虚拟出来的场景,她想借用这样的描写来表达自己隐秘的情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晚唐诗人韩偓写过一首《懒起》诗,其中有这么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不用解释,你也能感觉到这首《懒起》诗和李清照《如梦令》的相似之处了吧!但是,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卷帘看海棠的意境,韩偓的诗“默默无闻”,李清照的《如梦令》却能够流传千古呢?这首词究竟好在哪里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才是整首词中的灵魂金句。韩偓的原诗:“卷帘”看“海棠”,花是花,“我”是“我”,意境虽然美,情意却很贫乏。可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应”字就点出词人着重的不是实景,而是她的心情,她并没有亲眼看到海棠花,却将心比心地想象:那样柔弱的花儿,怎能敌得过强劲的风雨呢?再来看,这点睛的词眼,“肥”和“痩”。绿肥是说绿叶浓密,红瘦指的是落花凋零,用两个拟人化的词来形容绿叶红花,让本来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植物突然就变得灵动起来,充满了人情味、就好像海棠是词人的闺蜜一样;那个“卷帘人”不懂女主人惜春的情绪,也不懂海棠花的命运,所以她说“海棠依旧”,根本没有注意到风雨之后海棠花命运的微妙变化;反而是那个根本没有亲眼看到海棠花的女主人,隔着一层帘子,都能和海棠花的心意相通,同病相怜。“应是绿肥红瘦”,一个“应”字,女主人和海棠花之间,那种闺蜜一般心心相印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同样的意境,显然李清照要比韩偓高明了很多。
我们常说诗言志词言情,词特别擅长表达幽深含蓄的情感,如果我们再往深处品读,其实绿肥红瘦这一句,在我看来还含隐藏着李清照的一种生活态度。对当下的你我而言,李清照依然是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翻看李清照的人生,你会发现,这位旷世才女,其实经历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和最深的痛苦。她出生名门,年少时遇到相爱的人,和赵明诚惺惺相惜,恩爱半生;后半生遭遇渣男张汝舟,面对众人非议,李清照毅然决然起诉离婚。她没有孩子,晚年没有儿孙承欢膝下,遭遇靖康之变,颠沛流离。但是,她内心丰盈,底气十足,从容不迫,大胆坚定,我想借用电视剧里的一句话来说,“她活得像个太阳”。我认为,她的内心非常丰富,她的人格也非常独立,她在精神上从不依附于别人,更不需要从别人的世界里找价值,在她眼里,一朵花,一场雨,一声鸟鸣,都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因为她拥有的就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于表现美的心灵。“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正是是李清照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敏锐感悟。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在我看来,李清照既有春天的绿意,夏天的热烈,秋日的清冷,甚至经历了冬天的凝重,但我们每每提到春天,还总是会想起她。因为她笔下的春天清透、美好,笔触敏感,却又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很少还能有时间和心情,停下奔忙的脚步,去静静欣赏身边的一朵花开,一场春雨,一片落叶呢。那么,从现在起,你能否也像李清照一样,在生活的奔忙中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和时间,听听自然的声音,听听历史的声音,也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们不是李清照,但我们同样可以拥有丰盈而从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