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话技巧

有些人说话虽然在内容上不占优势,但他的说话方式却会给人一种非常迷人、令人舒服的感觉。毕竟说话者有其本性,每一次对话会因为说话技巧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回响、反应。那么,如何步入说话的绝佳境地呢?

1.风格明快生活中大多数人不喜欢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阳光才能生长。同样,给人阴沉感的谈话,会让人产生疑虑感、厌恶感及压迫感。反之,说话简洁明快,则容易让人接受。

2.声音独特有的人说话的声音给人一种享受,因为他(她)的嗓音实在是很动人。他们(她们)谈话时,非常注意说话的声音,而选择说话的声音,完全依靠他们(她们)的天赋、个性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变化。有条件的话,你可自我充当对象,把自己的话录下来再仔细地听,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自己说话竟有那么多毛病。这样经常检查,发音的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3.语气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很容易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受损。如此一来,你要在谈话中稍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他(她)会立即反射性地表现出拒绝的态度。所以要对方听你说话,首先得先倾听对方要表达些什么。所谓“说话语气肯定”并不是指肯定对方说话的内容,而是指留心对方容易受伤害的感受。

4.语调自然自然的声音总是悦耳的,在交谈中我们应该注意,交谈不是演话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语调,都应自然流畅,故意做作的声音只能事与愿违。当你交谈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时,应采用以下的技巧:当前一个人声音很大时,你开始说话时就可以压低声音,做到低、小、稳;当前一个人音量较小时,你的开始句就要略提高嗓门,清脆响亮,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5.习惯用法人类生存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拥有自己的运用标准,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其中包括语气与措辞。在人际关系中,确实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对方是谁而分别使用适当的语言。如果不分亲疏远近,一律以和同事谈话时的措辞来谈,那么对方将不会老老实实地听我们说话。

“太好了!”“好棒哟!”“真可怕!”这些都是一般女孩子说话时常会冒出来的感叹词。当然,这也是一种感情洋溢的表现。一句话若没有抑扬顿挫,则流于平淡,引不起对方的兴趣,若能添一些感叹词,则能增加彼此之间的谈话气氛,但要适可而止,过多的感叹词,亦会抹杀言词的重要性,使对方不能分辨你的意思。

6.思路清晰当之前的谈话争论不休,而且没有头绪时,你站出来讲话,就要力求语句简短,声音果断,有条理。在大众场合发言时,你要想清楚自己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再者比较好不要夹在中间,要么赶在前面,要么后再讲,这样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1、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

(1)观点对错不判断

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很难做出谁对谁错的判断,之所以要判断,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有一套自己的处理事情、甄别是非的价值观或方法论,它不能代表别人,更不能代表真理。如果边听边判断,就会对说话者在心里定格,也就难免会在谈话中带有情绪、言词上的不良表现。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细心的倾听完其表述,才会知道事情与观点的原委,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也许对方能给你带来一套全新的观念或创意。抱着将要发现新大陆的心态去倾听,他(她)会兴致勃勃。

(2)充分的尊重

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也是不同的,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与人交流,这是产生尊重的基础。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态;尊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可敬;尊重能让人向你展示到心灵最深层。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2、尽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会比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效果更好。因为使用否定词语会让人产生一种命令或批评的感觉,虽然明确地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更不易于接受。如:“我不同意你今天去北京”这句话,我们换一种说法;“我希望你重新考虑一下你去今天北京的想法”。交流中,很多的问题都是可以使用肯定的词语来表达的。

3、换一个角度表达更易接受

汉语是世界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这种复杂性,也说明了它的丰富多彩,同样的一种观点就会有多种表达的方法。如,我们要说的意思是一个女士很胖。一种说的方式:“你真的很胖,需要减肥”;另一种说的方式:“你从前一定是个很苗条的人”。表达的方式还会有很多种,如果你是那位女士,会喜欢哪种说法,当然是第二种。所以,我们在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妨深思三秒钟,也许会生成更精彩、让人喜欢的语言。

4、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包括身体各个部分为表达自己观点而配合的各种动作。文字、语调、肢体动作构成了人交流的一个表达系统,只有各个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交流时文字、语调、肢体动作等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占7%,语调占38%,肢体动作(语言)占55%。

如,我们仅看文字“这是一百万元”,你可能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加上语调和表情就会很易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我们在说“这是一百万元”时,加上吃惊的表情和语调,就会让人产生,来的很突然的感觉;如果加上很愤怒的表情和语调,就会产生惹了大祸的感觉,还会有很多的意思可以表达了。

5、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

命令式的语言能给人以歧视、不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削弱人的积极性,有时还会让人反感,产生这样的感觉,自然会对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你必须在五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变成这样的说法:“依你的能力,相信你会在五天内出色的实现我们的目标。”这种表达交流方式,在工作中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要养成这样布置任务或工作的习惯,不但不降低你的权威,反而会更大提升你的魅力。

6、一语概全最伤人

说话就事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时候人们说话时,就会把意思扩大化、深层化。如,孩子在倒水时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长有时就会说:“你天生就是一个败家子。”想一想,就打碎一个杯子,就把人定性为败家子,这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区别。换一种说法:“没关系,以后注意,你能自己倒水,说明你在成长,我们很高兴。”切记,从观念上不要给任何人下结论;从语言上不要给任何人下定论。事情是变化的,人也是在变化,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积极的因素,就事论事,决不概全。

7、情绪不稳少说话

人在情绪不稳或激动、愤怒时,智力是相当低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高度的情绪不稳定时,智力只有6岁。在情绪不稳定时,常常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本意,道理理不清,话也讲不明,更不能做决策,不要相信“急中生智”的谎言。生活、工作中,一句反目成仇,甚至闹出命案的例子举不胜举。

8、幽默的话语分时说

有人很幽默,给人添加了不少交流的欢乐,但幽默要分时分地使用,切不可不分时间、地点随意幽上一默。唐王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却因大臣的一个幽默错杀了一员大将。有一次,李世民接到密报,说边疆守将王和可能要谋反,逐约几名朝廷重臣商议,这时大臣李展内急,因事情紧急,李世民与几个重臣就先开始商议对策,正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时,李展如厕回来了,他回来看大家都很严肃,就想幽默一下活跃一下气氛,说到:“恶疾之存,伤身误国,斩之最佳!”他本意是说自己拉稀,又伤自体还误国事,没有了才最好呢。可李世民没有那么想,他以为李展是让他杀了王和,就说到:“依卿之意吧”,李展还说:“皇上圣明”。事后查明,王和根本没有反心。

9、爱是一股无穷的力量

说话时以爱为根基,从关爱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人产生力量。我们常常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孩子犯了错误码,家长一怒之下,把孩子暴打一顿,还会美其名曰:“我不是为你好吗!”,你能肯定你的孩子会把你的行为理解成为他好吗?部属有了问题,领导会猛批一顿,并会最后补上一句:“这是为了让你记住,也是为你好!”你的员工怎么理解,谁都说不准。

10、能让出成绩也是一种艺术

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抢功的人,人们往往更希望得到鼓励,让出成绩也是鼓励,这主要是指智慧上的成绩。如,我们在探讨某某难题的解决方案时,有时是在自己的提示下,别人想到了办法,这时就需要说:“你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可以一试。”而不是说:“我的想法启发了你”。说话能让人喜欢,不只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还而要我们养成学习、观察的好习惯,不断的约束与修炼自己,要常反思,悟出来的才真正成为自己的。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培养好自己的语言魅力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