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等三组文图(1978年)

67、村道

这县中背后是道高坡,当时尚且僻静,正可算是如今所谓的“城乡结合部”吧。自己偶尔也在那坡路上走走。印象最深的,路旁房舍,除民居外,多是一些砖瓦窑或别的小建材场地甚的。与巴蜀其他地方一样,这儿也多有黄桷树。一年四季,大多数时候,这树都是绿荫蔽天,兼之配以它那刚倔绵韧的粗壮枝干,因此看上去,即使整个处于极平凡的境地,也都会给风景增色不少。记得那时自己亦非常喜欢法国科罗的风景画,尤其是对他的《摩特芳丹的回忆》一画中那株大树(看上去简直就象是这黄桷树!)心仪不已,所以自觉不自觉地,有时就会在自己画中仿效之。客观地说,象这儿出示的这幅《村道》,不过只是一幅小小的现场写生油画,费时也并不多,但画中那老黄桷树的形色光感,特别是枝干细节,自我感觉还是表现得有些力度。不知读者诸君看了感觉怎样。当然画儿本身的事,也就这样了。那段时间,现实生活中,较之以前,情况却有了些变化。因本县教育设施扩建,有旧相识聚集于这县城内,由此亦结识新交,故尔此时总体来说,自身的孤寂之感,已较从前为轻。——还是回复到这“村道”景观上来说吧:想当时,友人亦不时途经此道,远远招呼,或相互含笑会意,确也是十分地令今日感觉回味无穷。只是今春重返旧地,不要说是还有这路,可是连这周遭的地形,都差点儿完全认不出来了……

68、蒲江晨渡

寻常时节,依旧独自一人,趁着休息日,悠然漫步于蒲江两岸。一次,很早便来到江边上,走了一段,还是发现只有远远地以那南门码头为题,有些意思。当时薄雾方散,对岸的山岭,迤迤逦逦,隐约可见。几艘新老船儿,隔水分别停泊在两岸的码头边。色泽尚觉深沉的朝阳,却平照在眼前的各种景物上,整个景致,显得浑茫而又厚实。记得这景象当时即令我十分兴奋,于是赶快支好画箱,在调色板上挤好油彩,便忘我地画了起来。其实象这种变幻很快的景色,说实在的,除了作画的速度也要求快,更主要的,是得要善于调动自己的视觉记忆,特别是得善于掌控画面本身的整体感觉,否则,若是见一点,抄画上一点,那么最后画出的画,肯定是支离破碎,难以协调。当然,这毕竟已是咱画者自己才需要把握的事,至于对读者诸君,只要将在咱这把握之下得来的画完整地奉上,就成了呗。呵呵。客观地说,这幅画作为氛围的表达,还是真不错的。另外,为了表现初见此景那一瞬的新奇感,我特意把视平线抬向了画面的高处,这样就加大了表现地面的范围,同时也加强了画中主景的空间深度感。还记得,就是在画好这画之后,自己也都还兴奋上了许久。不过,说到底这终归是算不了什么,还得是由读者诸君认可,才行。

69、初日麻柳林

这儿出示的这幅画,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喜欢,不光是喜欢画儿本身,也很喜欢画中所表现的这个场景。如大家所见,这画中充满了金色的阳光,画面丰厚饱满,洒脱中颇见细腻,且又富含生机勃勃的情味。这是在蒲江对岸,我漫步时经常歇脚的一个沙草坡。隔岸可见县城一角。江水清澈秀丽,江畔停泊着些许木船,总之,一切都如现今所谓,是“原生态”的。记得那天自己画得非常顺手,画面的色调感觉很舒服,而且整体笔触活跃,也很具有层次感与表现力。还记得,画将成之际,自己刚在想,这画面前景之上是否还该有点什么才更好的时候,却忽然飞来了一只鸟儿停在了水边的石头上。当然这样适合的细节,立刻便被我抓捕住,当即补充进了画中。哎呀,现在回想起来,象这种孤寂的写生生活,其实真也是非常有趣的,特别是当你已经具备了这相应的画技与内在情调,还包括经验等等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过什么事物的存在,的确也都必有其合理的阶段性;如若眼下还再去强行追求它,比如,刻意再象当时那样去过这种日子,事情似乎也都有些变味了。另外,就说这地方本身,现虽然也还在,且依然相对清秀,但也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极象是受到现代文明的挤压而残存于世之一隅的什么旧时代的遗址,索寞且又显得不再与附近的景物协调。此次我重回巴山,在已然变得繁华的县城边看见它,尽管异常惊喜,但心中明白无误地便有着这样的感受……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0)

相关推荐

  • 【国画油画】蔡楚夫: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蔡楚夫在纽约历届双年展最佳作品前留影 此时的蔡楚夫定居纽约,风华正茂,以自己对中西文明的理解,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借<雪霁>系列油画作品,获得1989年"历届纽约艺术双年展&quo ...

  • 凤之子的艺术欲与人生

    导读: 艺术.生活与欲望,何为艺术欲? 追求艺术的人,究竟是为了生活还是艺术本身? 下面是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前身)校长吕凤子先生启迪学人的演讲,对于"艺术与人生"是个很 ...

  • 《城外金秋》等三组文图(1978年)

    78.城外金秋 一天,沿着平时常走的那条路,提着画箱儿朝城西方向行走,眼前忽然一亮.原来正值深秋季节,路旁几株不大不小的银杏树,满树的叶子,都黄透了.老实说,那时可不象现今的重庆,放眼全是这树,却还真 ...

  • 《宁静江原》等三组文图(1978年)

    64.宁静江原 这人生无力自我控制的东西,但随它去吧!明达的心灵,的确只应该把握住自己尚可把握的方面,好好走自己脚下的路.想来,即使时至今日,不管生活中有多少不尽如意.甚或简直就是相当尴尬的时候,我也 ...

  • 《八月》等三组文图(1978年)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中期)连载 75.76.77 75.八月 虽是不断地在谋划与实施着绘画创作,但日常的写生活动,也还照样在进行.这儿出示的这幅题作<八月>的油画,就是那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

  • 有关当时油画风景写生的三组文图(1976)

    22.溪路 当地的特征之一,是但凡道路,不管大路小路或新修的公路,都多沿溪行.平常日子,这路上鲜有人走,而一到赶场那天(三五天或者一周一场不等,视一时政策所定),则不说是熙熙攘攘,至少也是三二成串的人 ...

  • 《山寺秋暝》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四 一日于夕暝间见山林寺院浴于残阳余辉,当时感之于心,随即抛之脑后.孰料许久之后,面对素纸,这印象却杳杳地泛上心来,于是唬唬一阵地皴擦点染,移时间乃有此<山寺秋暝>一画.画已不拘任 ...

  • 《陈哥儿》等三组文图(1976)

    23.陈哥儿 这儿所说的"陈哥儿",追溯起来,就应该是<无聊>一画中的那位主人家了.当然,毕竟不能将其姓名原封不动地示之于世,所以这里就干脆来它个"存姓隐名& ...

  • 《灶台》等三组文图(1976)

    28.灶台 这区乡学校,毕竟始终都与乡村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每学期都有一次为期在十天半月左右的农忙假,一到这时候,全校师生除少部分去本校农场外,其余都将分散到附近的各社队去参加支农劳动.我第一次参 ...

  • 《羡他僧家常得闲》等三组文图(199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选载第130.131.132.篇 一百三十 一日悠转于涂山寺后侧,偶见石坎路间,有农夫挑水上坡,将灌园,其举头遥望悠恬禅院,似有叹焉.见此心中顿感其内蕴,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