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胃阴,二者治疗有差异

导读:脾胃虽互为表里,但功能不同;脾阴虚、胃阴虚虽有相似之处,但终有别。

该文中,乐山市中医院汤一新先生从脾阴虚、胃阴虚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治疗方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列医案进行佐证,阐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望有助于临床。

方药中指出:“在继承前人养胃阴经验的基础上,更深入细致地研究滋脾的理论,及其与滋胃间的联系和区别,研究、总结其在临床的运用规律,看来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深入探讨。”

脾阴虚与胃阴虚证治差别问题,是研究脾阴学说的疑点之一,本文试图予以阐明,不妥之处,恳祈指正。

01

脾阴虚理论,《内经》早已荫芽。论及脾阴虚的医家,历代时有所见。脾阴虚的存在,却长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何在?

窃以为根本有三:

一. 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脾的功能,主要通过脾之阳气的升运而体现。无论脾阳抑或脾阴的病变,都必然影响其阳气的升运。

人们于是多注重阳气受损这一现象,对于“藏精而起亟”(《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内守之阴精,研讨却欠深入。

脾阴与脾阳的关系未能明确,脾阴与脾湿的区别浑然不清。

关于脾阴的生理、病理以及脾阴虚的治疗,长期未能形成系统、准确的理论,“脾无滋法”等错误的认识乘隙久存,甚而被用以指导临床治疗。

二.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和输布,关系甚为密切。脾阴虚、胃阴虚兼夹并见的情况甚多。在症状上哪些属脾阴虚,哪些属胃阴虚,较难截然划分。

因此,人们常常将脾胃并论,进而有人在辨证时,得出胃阳同脾阳,脾阴即胃阴的错误结论,忽略了脾、胃特点,各因其阴阳协调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而将其病理变化脾阴虚和胃阴虚也混为一谈。

三. 治疗药物中,不少是既能入脾经,又能入胃经,人多以其具有共性而忽略了对其个性的深入研究,对治疗脾阴虚,或治疗胃阴虚,在选用上没有认真划分。

02

脾胃同居中焦,表里相关,功能上相辅相成,脾阴虚、胃阴虚两者往往连同发生,临床证候多有兼夹,有时不易完全区分。

笔者在临床上区别脾阴虚、胃阴虚,常用以下四点衡量之。

一. 临床症状

偏重运化、升清的功能失调,又有阴虚见证者,属脾阴虚。

证见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烦满,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不爽,舌淡红少津,苔薄,脉濡微数;

偏受纳、和降的功能失调,又有阴虚见证者,属胃阴虚。

证见饥不欲食,口渴欲饮,脘痞嘈杂,或干呕呃逆,胃脘灼热,便干溲少,舌光红少津,或舌苔花剥,脉象细数。

二. 病因病机

有脾胃阴虚见证而因于内伤杂病,多属脾阴虚;

因于外感热病或呕吐伤津者,多属胃阴虚。

三. 病史

具前述见证,久病、病程较长者多偏重脾阴虚;

新病、病程较短者多属胃阴虚。

四. 治疗

具有纳运方面的障碍和外在表现,虚象明显,又运用补脾气、养胃阴等法治疗乏效,多属脾阴虚。

参合以上几点分析辨证,则脾阴虚与胃阴虚证候的鉴别诊断,就有度可循了。

03

笔者在临床上,对脾阴虚证滋补脾阴,对胃阴虚证则滋养胃阴;

对脾阴虚为主、胃阴虚为次或原发于脾阴虚者,滋脾阴为主,兼养胃阴;

对胃阴虚为主、脾阴虚为次或原发于胃阴虚者,则养胃阴为主,兼滋脾阴;脾胃阴虚俱重,则治予兼顾。这样,临床往往收效较好。

脾阴虚、胃阴虚证型有别,其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

临床上,养胃阴多用甘凉、甘寒;益脾阴宜用甘淡平。

因“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胃阴不足、阴虚内热,正宜甘寒滋其阴、清其热。

而脾为阴土,性善升运,喜燥恶湿,脾阴虚之虚热又多不如胃阴虚严重;脾阴虚用甘寒治疗,则不仅滋腻养阴,有碍运化,且寒凉清热,对证不确。

药物之甘淡平与甘寒,同中有异。

甘能补虚,淡不滞湿,针对以阴、气俱虚为临床特征的脾阴虚证,甘淡平补颇为适宜。

反之,单用于胃阴不足、阴虚内热之证,又因滋润力薄,缓不济急,有所不合。

笔者经验,临床上,养胃阴可选麦冬、沙参、梨汁、生地、藕汁、冰糖、花粉、鲜芦根等,方剂如《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等;

益脾阴则多用山药、莲米、太子参、芡实、粳米、人乳等,方剂如《不居集》中和理阴汤、慎柔养真汤、喻昌辉益脾汤(山药、莲米、苡仁、芡实、扁豆、茯苓、太子参、白术、石斛、桔梗、谷芽、炙甘草)等。

04

案例一:低热

章某某,女,44岁,教师,1979年11月15日初诊。

烦热6月余,手足心热尤甚。体温常在37.5~38.5℃。诊断为“功能性低热”,迭经多种退热剂治疗,往往药时热势暂退,药停复热。

用甘寒养阴之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加胡黄连,药服6剂,纳呆愈甚,体温仍38℃。

诊时,症见烦热同前,形体干瘦,神靡体倦,烦满不思食,舌淡红苔薄,脉濡微数。识为脾阴虚,遵岳美中经验,治予甘淡平补,滋脾退热。

处方:太子参、淮山药各30克,云茯苓、生谷芽各15克,白术9克,甘草6克。

2剂诸症均减,体温降至37.5℃。再进4剂,体温36.7℃,精神好转。前后服此方15剂,随访5年无复发。

案例二:胃脘痛

童某某,男,24岁,农民,1984年9月17日就诊。

胃脘痛1月余,病起呕吐之后,伴嘈杂恶心,脘痞腹胀。诊为“慢性胃炎”,经用香砂六君子汤类无效后,转我处诊治。

误为脾阴虚,用滋养脾阴之六神汤加玄胡索、朱砂连,药服6剂病势无减,更进食即胃痛呃逆,饥不欲食明显。舌红苔少,脉象弦细而数。

再改用滋养胃阴之益胃汤加百合、玄胡索、朱砂连,2剂疼痛即减。予此方去玄胡索继服6剂,其后诸症悉除。

05

脾阴与胃阴所在部位不同,性质有别。滋脾和养胃,药物也有性味的差异,治疗各具特殊性。

临床上,或滋脾以治胃,或养胃以调脾,或两者并治,皆贵在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若标本轻重,均能胸有成竹,切中病情,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岳美中指出:“脾胃虽互为表里,脾阴虚、胃阴虚用药有相似之处,但终有别……差异甚多,不应含混。

这一精当的论述,阐明了脾、胃阴虚理论与其实践的一致性。它与方药中关于养阴“定位分治”、“各施其属”的可贵经验相得益彰,共同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

它们不仅适用于脾、胃阴虚的理论探讨,对于临床治疗用药,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注:本文选摘自《巴蜀中医文论》,安浚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1年12月。

(0)

相关推荐

  • 手阳明太阴

    ​过在手阳明太阴: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是清代医学家 柯韵伯的理论 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 阳明.太阴的病变规律 1"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病理特点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而当中的, ...

  • 前人之方,后人应用,到底改不改

    原创 脉问 中医学苑 今天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 ...

  • 脾阴虚证《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

    脾阴虚证 <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医圣张仲景创立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算是开脾阴虚之先河. 蒲辅 ...

  • 识得脾阴虚吗?补脾阴和养胃阴可是两回事!

    中医书友会第133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滋养脾阴,人多忽之.或以脾胃相关,胃阴统脾阴混治之.作者针砭时弊,从脾阴虚历史源流.证候表现.潜方用药,全面的论述脾阴虚的诊治方法,为我们补上 ...

  • 肝血,脾阴和胃阴 肝阴包括肝血,...

    肝血,脾阴和胃阴 肝阴包括肝血,肝血少主要是红细胞少,应有面色无华和苍白等缺血现象,也有血不养筋的抽筋,而肝阴亏是包括津液也少的症状,有眼干,胁痛. 胃阴不足者,是中焦缺少甘味的物质,如炙甘草,桂圆, ...

  • 缪希雍的脾阴理论

    这篇博文,是介绍缪希雍的关于脾阴不足的论述的,爱好中医的朋友们可以参阅.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是明代著名中医学家,我在<百家讲坛>讲过他的故事.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但他勤求博学,不但 ...

  • 脾胃之阴阳脾为脏,可以将之拆分为脾阴和脾...

    脾胃之阴阳 脾为脏,可以将之拆分为脾阴和脾阳:胃为腑,也可以将之拆分为胃阴和胃阳. 脾阴与脾阳,同源于脾藏,而能助脾藏营. 其中脾阳的作 用,主要体现为"阳化气",即是将消磨后的水 ...

  • 肝硬化(肝脾血瘀型)治疗方

    [症状]腹大坚满,胁腹攻痛,右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渴不欲饮,牙宣鼻衄,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 ...

  • 吃完饭就困,脾阴不足!一张方子,养脾阴,长精神,有学问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证候辨治轨范>.<中医治疗学>.&l ...

  • 『名医经验』刘铁军教授运用“肝脾同病理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刘铁军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对肝脾胃病 ...

  • 吃完饭就困,脾阴不足!一张方子,养脾阴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一吃完饭就困得不行. 我以前就此曾经写过文说.中气不足.痰湿阻滞,都有可能导致这个现象. 中气不足者,我们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中气足了,脾胃可以输布气血给头面, ...

  • 温运脾阳行气利水治疗水肿

    肾病综合征,水肿,脾阳虚衰证,治以实脾饮加味,温运脾阳,行气利水. 王某,男,36岁.医案编号:047H004. 初诊:1980年12月30日. 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水肿,初起于双下肢,后渐至全身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