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爷名叫“耍螃蟹”,河南修武为何有这样的姓氏?
姓氏标示着家族血缘关系,对每个人意义非凡,代表着我们从哪里来,根在哪里。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很多人都倒背如流,因为常见所以大家也习以为常,但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姓氏,如非常古老的复姓“第五”等等,并不在百家姓中。最近有位来自河南修武县、名叫“耍螃蟹”的大爷火了,这是真名,不是网名。
修武县,隶属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面积不大,约611平方千米,2019年总人口27.4万。修武县历史悠久,是个千年古县,周朝前称“宁邑”。周武王联合八百诸侯伐纣,从孟津渡过黄河后,大军途径宁邑,遇暴雨不能行,在此整兵修武三日,故宁邑改称修武。秦朝时始设修武县,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三国时,曹丕逼献帝退位,被封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在修武居住了十几年。公元234年,刘协死后葬在古汉山(修武县方庄镇古汉山村)。
郇封镇位于修武县东南部,距离县城约6公里,也是个比较有历史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这里曾是唐高宗李治第四子——郇王李廉(字素节)的封地,故得名。李素节是李治和萧淑妃生的皇子,聪明好学,高宗很喜欢他。6岁时被封为雍王,公元657年,12岁的李素节改封为郇王。作为曾与武则天争宠的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后来被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罗织罪名,在京都洛阳南的龙门驿以谋反罪缢杀,武则天下令以庶人礼节安葬。传李素节死后葬于郇封村,村东原有郇王冢。中宗李显即位后,追封李素节为许王,改葬于乾陵。
耍大爷是修武县郇封镇雪庄村人,耍姓是村里第二大姓,和耍大爷同姓的村民有四百多人。“耍”是非常罕见的姓氏,一方面是因为“耍”字作为姓氏很特别;另一方面“耍”字是比较常用的字,语义比较丰富,能出现在很多语境中。这类特别的姓氏往往给人印象深刻,特别容易被人记住,但有时也确实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姓氏呢?
有个说法,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北伐,元帝逃往漠北,来不及逃跑的皇室宗族留了下来,耍氏先祖即为元朝皇室宗亲的一支,为了防备明朝赶尽杀绝,故隐姓埋名。但是,这种说法真假未知,没有查到相关史料记载。
据雪庄村上了年纪的耍氏老人介绍,耍姓人何时从什么地方迁来的不知道,只知道先辈传说:祖先曾在朝廷当官,被下令满门抄斩。耍氏先祖隐名改姓落难至此,命名雪庄村。先祖改名耍千中,后生四子:耍存仁、耍存礼、耍存义、耍存智。之后繁衍400多年,才有如今数百耍姓后人。
如果按老人这个说法,400多年前大致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应该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朱翊钧这位皇帝比较奇葩,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而且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早期勤政图强,中期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几乎不上朝,不理朝政,有些新内阁成员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朱翊钧在位期间,尤其是后期,朝中大臣党派林立、门户纷争,互相倾轧非常激烈。张居正在去世后也被抄家,这可是一手扶持神宗的功臣,连他都没能逃过,更何况其他人了。在那样的环境下,耍氏先祖的遭遇就可以理解了。
图-俯瞰雪庄村
修武是个隐居的好地方。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曾隐居在修武云台山,云台山至今仍留有一些和张良有关的地名,如张良峰、子房湖、子房沟村等等。魏晋时期,曹爽、司马氏之间的斗争使得朝廷腐败混乱,许多有识之士不愿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著名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等人就隐居在修武县云台山一带,修武成了“竹林七贤”聚集、约会之地。耍姓先祖隐居于此,说不定也有效法前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