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先墓帖》、《敬伦帖》、《裹鲊帖》等 带释文

王羲之行书《先墓帖》二种

释文:

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王羲之顿首。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年),字逸少,因曾为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琅邪国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承续钟繇、张芝,变革古法,创立今体,并把今体书法推向文人书美的极致,被后世尊为一代“书圣”。

王羲之系出琅邪王氏,父王旷,母亲姓氏不可考 (据清康熙年间王国栋编《王氏宗谱》(现藏北京图书馆) ,羲之母亲系河东安邑卫氏,因系孤证,暂不从。)。琅邪王氏自西汉时由琅邪皋虞迁至临沂,至西晋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览始成为‘士族’。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外受北方新起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则“八王之乱”甫定,元气大伤,政局岌岌可危。羲之父亲王旷献策琅邪王司马睿移镇江南以求自保和发展,并与羲之从伯王敦、王导 (又《世说新语·赞誉》刘孝标注:“按王氏谱,羲之是敦从父兄子。”今从《晋书·王羲之传》。) 辅佐司马睿渡江。后王旷率兵北征,战败后下落不明。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之首。但此后,王敦起兵反叛,王导晚年昏聩,琅邪王氏势力日渐衰落。

王羲之五岁随家族过江,入住建邺(今南京)乌衣巷。不久父亲失踪。年幼的他虽身在名门大族,却“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晋书·王羲之传》)。特殊的环境养成了他骨鲠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后,太尉郗鉴在王氏诸少中选婿,羲之东床坦腹,满不在乎,郗鉴大为欣赏,以女妻之。

约于明帝太宁三年(三二五年),王羲之按当时贵族子弟出仕惯例,起家为秘书郎,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至永和十一年(三五五年)誓墓不仕,王羲之先后任临川太守、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有晋一代,玄学兴盛,清谈成风,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从‘事君行道’出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晋书·谢安传》),无论是在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在护军将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欲纠治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

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王羲之“清贵有鉴裁”(《晋书·王羲之传》)。东晋偏安江南,收复北土的呼声终朝不绝,并成为政要权力之争的砝码。王羲之洞察时政,对历次北伐之举、将帅人选有着清醒的认识。永和八年(三五二年),殷浩为与桓温对抗,上疏请求北伐。羲之以为此举必败,便致书竭诚劝阻,殷浩不听,终致大败。羲之怅惋不已。

永和十一年,骨鲠气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扬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难,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从此退出官场。但他在优游山林之余,仍关注朝臣进退,深以国事为念。

在东晋政坛上,王羲之可谓勤谨务实、体察民情的良吏,但处于君昏政暗、“虚谈废务”的时代,他难以有所作为,故而政绩不显。然而作为一名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为中国书法艺术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从伯王敦、王导,叔父王廙等,都有书名。尤其是王廙,多才多艺,“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南朝王僧虔《论书》) 。王羲之受家学熏陶,得自卫夫人、王廙等名家指点,一经启蒙便乐此不疲,勤习苦练,表现出极高的习书天赋。他苦苦临习王导赠予的钟繇《宣示表》,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为日后辉煌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在这一时期,新的审美观念和标准在文人个性自觉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古拙浑朴之美向妍丽飘逸转换,各种艺术形式在要求表现自我情志的同时,开始追求形式的妍美。文学、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的一大批极富天才、敢于创新的文学家、艺术家,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气概,建立了新的体式法度,开拓出文学艺术的新境界。王羲之就是书法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

在王羲之以前,汉字书体上承汉魏,已开启今体草、行、楷书的体式,但以钟繇、张芝为代表的书体,尚未脱尽隶意,稚拙古朴。王羲之顺应书体发展的趋势,引入时代审美意趣,在精研钟、张书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楷书变横向取式为纵向取式,端庄匀整。行书脱尽隶意,欹侧取妍,遒媚紧敛,势巧行密,笔法上中锋侧锋互用,运笔迅疾,便于书写,加强了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草书则改章草的作书缓慢、多波挑、笔势不连贯为今草的运笔自由、笔势连贯、减省笔画而不失字形。至此,草、行、楷书体式定型,汉字书体的发展基本完成。王羲之不仅完成了汉字书体的定型,而且完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变质为妍的重大转变。

王羲之于书法艺术堪称备精诸体。唐张怀瓘《书断》列其隶书(即楷书)、行书、章草、飞白、草书为神品,八分为妙品。行书《兰亭序》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亦被尊为极致。王羲之妍美流便、飘逸洒脱的书风,千余年来令无数书家心驰神往。梁武帝评其书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梁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唐太宗则赞叹“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甚大。以临摹他的书作或师其笔意自成一家的书法名家,有陈隋智永,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怀素、张旭,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赵孟頫、鲜于枢、柯九思,明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黄道周、王铎,清刘墉等。清中叶后,包世臣、康有为提倡北碑,一时北碑南帖抗衡于世。但习碑者亦尊崇王羲之包括王献之在内的“二王”法书。自唐时起,王羲之书法作品随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而东渡日本,对日本的书体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被视若珍宝,研究学习者不绝。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佚失、毁灭者甚多。到唐初,由于太宗高价收购,共得二千余纸,其中不乏赝品。部分名作,太宗甚至令响拓高手冯承素等摹出副本,分赠宠臣。后不少真迹殉葬昭陵,部分则由皇族自内府窃出,终致散佚。五代温韬发昭陵,陵内法帖全遭毁弃。宋初,刻本丛帖出现,如《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内中多收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是以真迹亦或摹本为底本刻木刻石,无法详考。由宋至清,丛帖更多。至今,书于绢上及纸上的摹本约有三十余帖,大多藏于国内外(多在日本)博物馆、美术馆,部分为私人收藏,传世羲之书法精品,多在其中。石刻拓本(如集王书圣教序、定武兰亭)及宋明清木刻丛帖中各帖,因真伪交杂,总数难以确定。

晋穆帝升平五年(三六一年),王羲之因长年服散致疾,辞世而去,终年五十九岁,葬金庭(今属浙江嵊州)。诸子遵其遗嘱,辞却朝廷“金紫光禄大夫”的赠官。王羲之有文集十卷,唐代散佚。明张溥、清严可均各有辑本,均不全。

王羲之行书《敬伦帖》

《敬伦帖》又名《九月三日帖》。4行,41字。高29厘米。行书。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

九月三日羲之报: 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具。羲之报。

王羲之草书《裹鲊帖》

《裹鲊帖》,3行,18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

裹鲊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勿难。当以语虞令。

王羲之草书《大佳忧卿帖》

王羲之草书《道意帖》

《道意帖》又名《旧志帖》。,4行,30字,高29厘米。

释文:

旧志道意甚勤,至不? 知为尽心,朝夕而已,有所希耳。一自任之耳。当以君书示。

王羲之行草书《行成帖》

《行成帖》,6行,49字,行草书。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辨为伪帖。东坡云:“此張説送賈至文也!”文中有:“備官而行,成旅比從。……有詔具僚,爰開祖宴”句,張、賈二人皆后来人,故此帖是伪无疑。此书作草書多不綴屬,“當是集逸少書作此叙耳。”(黄長睿语)而山谷以为是“虞永興少年時書”。米以自“是月下”為偽。

释文:

……(備官而)行,成旅以從。是月也,景風司至,星火殷宵。伯趙鳴而載隂,爽鳩習而揚武。時可以升高遠望,禮可以出宿餞行。有詔具寮,爰開祖(宴)……

王羲之草书《知欲东帖》

《知欲东帖》,3行,21字,草书。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判为伪帖。王澍云:“《知欲東帖》與上《適得書》,同是一手偽作。後面《差涼》、《奉對》、《汝不》等帖皆同。雖筆較清拔,要之皆偽作也!” 此帖收刻于《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

释文:

知欲东,先期共至谢吴处。云何欲行?想忘耳。过此如命。

王羲之行书《奄至帖》(材官本、澄清堂本、淳化阁帖)

《奄至帖》,5行,36字。行书,《右军书记》著录。

《右军书记》此帖录文为:“庾新妇人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考之於褚遂良《右军书目》,亦有记载,行书第二卷录此帖“五行”。然此帖已缺起首九字,或许据另一临本、摹本所刻。“庾新妇”,乃嫁于颖川庾氏之女。据帖文,当是出嫁後不久去世,羲之乃致函叙哀。此帖为《鼎帖》、《宝晋斋帖》、《大观帖》、《天烟堂帖》收刻。此帖书风逼近《丧乱》、《忧悬》诸帖,又可徵之文献,当是流传有绪的王书。

释文:

(庾新妇人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

王羲之行书《慈颜幽翳帖》

《慈颜幽翳帖》,4行,34字,行草书。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王澍以为此帖与《靈柩帖》“筆法正同”,并指:“首行猶謹嚴,後則怒張之至,脚手盡露矣。其偽不疑!”《大观》、《淳化》收刻。

释文:

慈顏幽翳十三年而吾勿勿不知堪臨,始終不?發言哽絕,當復奈何?吾頃至劣劣,比加下(昨)。

王羲之草书《诸从帖》

《诸从帖》,6行,54字。《十七帖》第二十二通尺牍。《右军书记》有此帖录文。《淳化阁帖》、《二王帖》、《澄清堂帖》、《戏鸿堂帖》、《鼎帖》、《快雪堂帖》均收刻。“诸从”,古代同一宗族次於至亲者称“从”,如从父、从兄、从子等,此帖是指王羲之的各位从兄弟,即羲之从父王廙、王彬诸子,非指父辈或子辈。“修载”即王耆之,羲之伯父王廙第三子,历中书郎、鄱阳太守、给事中。帖中既云其“在远”,当指耆之在鄱阳太守任上,当时他与王羲之讯问稀疏,羲之所谓“悬情”,即惦念的意思。“司州”是王胡之(修龄)的别称,他弱冠有声誉,历郡守、侍中、丹阳尹。永和十二年(三五六)代谢尚为司州都督,未行而卒。帖中言及王胡之病重,不能西往司州赴任,於公於私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司州帖》中亦有这样的记载。这与史籍所载相符。可以确定此帖写於永和十二年(三五六)。

释文:

諸從并數有問,粗平安。唯脩載在遠,音問不數,懸情。司州疾篤,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盡事勢。吾無間然,諸問想足下別具,不復一一。

王羲之草书《此诸贤帖》

《此诸贤帖》,3行,28字。草书。又称《诸贤帖》 。《澄清堂帖》、《二王帖》、《大观帖》、《鼎帖》收刻。第二行“须”字,有作“顷”。此帖大意为:此间各位贤达尚好,时有书信见告,十分疏略。我现在疾病很重,不得礼数,为之叹息。以此观之,此帖乃羲之晚年所书。

释文:

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須)〔頃〕異,多小患,而吾疾篤,不得數為歎耳。

王羲之行书《宰相安和帖》

《宰相安和帖》又名《宰相帖》,3行,15字,草书。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断为伪帖。黄伯思《法帖刋誤》卷下云:“或云此帖乃郗愔書。‘宰相’者,簡文帝作相王時也;‘殷生’者,殷浩也。然此或是書愔語耳,而結字實近世人偽作。愔書自與逸少早年抗衡,此帖了無晉韻,其非審矣。” 此帖收刻於《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

释文:

宰相安和,殷生無恙,時面兄當宣兄懷。

王羲之行书《啖豆鼠帖》

《啖豆鼠帖》又名《啖豆帖》,2行,11字,草书。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此帖与“宰相安和帖”似同一人书,风格全不类右军。《大观》、《绛帖》、《淳化》收刻。

释文:

噉豆。鼠傷如佳,今送。能噉不?

王羲之草书《秋中帖》

《秋中帖》又称《秋中感怀帖》,2行,30字。草书。《大观帖》、《二王帖》、《戏鸿堂帖》、《快雪堂帖》、《玉烟堂帖》收刻。 此帖写于秋雨冷凉时。雨冷致使胛疾成患,羲之非常担忧。羲之畏雨,《右军书记》所载尺牍亦见之,如《五月十四日帖》云:“吾肿,得此霖雨转遽”。“力知问”,是当时尺牍习用语,即勉力回函,以通讯问。“力”为尽力、勉力之意。

释文:

秋中感懷雨冷,冀足下各可耳,(脾)〔胛〕風遂欲成患,甚憂之,力知問,王羲之頓首。

王羲之行书《平康帖》

《平康帖》,6行,3行,21字,行书。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 此帖虽疑为伪帖,但“風力遒厚、雅有正骨”(王澍语),可能是右軍自会稽還後,代書人所书。收刻於于《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

释文:

夫人遂善平康也,足下各可不?冀行復面,王羲之頓首。

王羲之草书《散势帖》

《散势帖》又称《足下散势帖》,4行,34字。《澄清堂帖》亦收刻。此帖似讯问服食后的情况。“散势”、“散患”皆与散发相关。“差”同“瘥”,即病愈。帖中第三行“灼怛”,历来释文者有异议。北宋刘次庄《法帖释文》作“灼怛”,明朝顾从义《法帖释文考异》作“悒怛”,亦或作“胡怛”。考《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有王导与王含书,曰:“事犹可追,兄早思之,大兵一奋,导以为灼怛也。”又,《淳化阁帖》卷一晋哀帝《郎君帖》中有“情以灼怛”;于此可知应作“灼怛”,此乃晋人用语。“悒怛”虽不悖文义,却非有其词;“胡怛”则不知所云了。所谓“灼怛”,指内心焦灼忧虑。 此帖大意为:得知您散势稍见好转,这对我的安慰用不着多说,说是气力使然,又使我焦灼忧虑。想必散发引起的疾患能转愈,其余小恙当会渐渐消弥吧!

释文:

知足下散勢小差,此慰無以為喻,云氣力故爾,復以灼(胡)〔悒〕怛,想散患得差,餘當以漸消息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