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那些没脾气的人,其实是意识到自己没那么重要

意识到自己不那么重要的人,会越来越没脾气。

当你看到某个人总是爱发脾气,那么这个人身边一定有人惯着他、宠着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脾气大小,与其对自我与他人的定位有关。当这个人觉得自己对身边的人来讲很重要,那么这个人就特别爱发脾气。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这个人意识到自己没多么重要,那么他的脾气秉性一定是十分内敛的、含蓄的。说起来其实挺让人心疼的,脾气越坏的人越有人惯着,相反脾气越好的人越需要处处忍让别人。本文将对这些微妙的情绪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发脾气是人类的本能,从婴儿诞生之初发脾气就是先天的能力。婴儿第一声哭泣也是因为他刚刚从温暖、舒适的环境,进入了一个不确定的环境,瞬间失去安全感所导致的发脾气。随着婴儿的成长,其脾气的大小与身边人的态度、行为密切相关。如果婴儿总是能够在发脾气之后,立刻得到某种需求上的满足,那么他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大。在他的世界观里,他是身边人的中心,身边的人会在自己发脾气之后满足特定的需求。于是,这种发脾气的行为模式被延续了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爱发脾气的行为模式不是学习得到的,而是原本就会的,只不过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干预,导致这种行为模式延续了下来。随着个体接触不同的人,这一行为模式会适当地得到纠正。如果在个体成长中,几乎没有什么人像父母那样惯着自己、宠着自己,那么个体的脾气就会越来越缓和。为了满足需求,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脾气,心平气和地同他人打交道。如果在个体成长中,总是能够遇到无条件包容自己、宠着自己的人,他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大。

爱发脾气的人,世界观是怎样的?

因为人的成长过程总是离不开需求的满足,只要需求能够持续得到满足,个体的行为模式就不会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时期,总能够遇到宠着自己、惯着自己的人,那么他就总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的行为模式也就不会改变,他的脾气也就越来越大。在他的世界观里,自己对他人来讲很重要,只要自己发发脾气,别人就会为了哄自己开心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自己无需任何努力,只要发脾气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谓的世界观,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如果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某段关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他就可以在这段关系中随意发脾气而毫无顾忌。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脾气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跟这个人相处时脾气很大,但是跟那个人相处时却几乎没脾气。他可能在此时很爱发脾气,但是到了彼时就不爱发脾气了。总之,只要个体认为自己的位置很重要,那么他就会本能地发脾气。发脾气的本质是,让别人来实现自己无法满足的需求。

没脾气的人,其实意识到自己不那么重要

那些完全没脾气的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潜意识里缺爱。追溯到童年时期,他们也会发脾气,也会试图通过发脾气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可是他们逐渐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发脾气,父母都不会满足自己的需求。此时,个体会衍生出两种心理,一种是为了得到某些需求而去讨好自己的父母;另一种是变得内向,什么话都不爱讲,父母给什么就拿什么,没多余的要求。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是没脾气的那种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发脾气,因为哪怕发脾气也不会有人在乎。

长大后没脾气的人,除了童年经历之外,受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早期的学校经历。个体进入学校后,重新探索自己同他人的关系。通过帮助与求助,通过食物、玩具、文具等物品的赠予,重新建立起自己同他人的关系。在这个时期,如果个体意识到自己求助时很少有人愿意帮自己,也没有人愿意分享自己的零食、故事等等,那么他的脾气就会越发的收敛。意识到自己没那么重要,也就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影响到他人。这样的人,在性格方面也会有些自卑。

如果一个人不管怎么发脾气,都没有人搭理他,那么他就会慢慢改掉发脾气的毛病。因为对于“不那么重要的人”来讲,没有人心疼你,没有人在乎你,你怎么发脾气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久而久之,意识到发脾气也没用的人,会更加用心地去做事情。也许那些总是爱发脾气的人很让人讨厌,可是偏偏就是有人看到他们发脾气,就会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没人在乎的人来说,只有自己心疼自己。既然发脾气没用,倒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事情,也不要想入非非。

总而言之,一个没脾气的人,可想而知他内心承受了怎样的孤独和无助。也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心中没那么重要,所以才学会自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