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住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是清光绪朝大学士崇礼的宅第,建于清光绪年间。宅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分东、西、中三路。中门为花园门,东院及花园原为崇礼居所,西宅先后为崇礼弟兄和崇礼之侄存恒所居。1988年1月13日,崇礼住宅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858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条规整的中轴线,将宅第分成三路院落,内部互相连通。三面临街,正面开3座街门。此宅原有房300余间,现存126间半。
2018年3月11日(星期日),离开孚王府,穿胡同,来到东四六条,看到崇礼住宅了。
国保标牌。
原来的东院门已经封闭,现入口位于东侧的胡同。
东侧胡同入口的铁门,无人看管,直接潜入。
回望东院门的内侧,还有倒座房。
东院三进院落,一进院正房9间,明间为过道门。进门后由对面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为内宅,由正房、厢房组成一座规整的四合院。三进院原为花园。
路过东院的正门(过道门)。
中路前半部原为一座花园,有水池和水座。水座北边是五间大戏楼,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前出合瓦悬山顶抱厦三间。戏楼之后的院落有正房五间,该院东半部是一座叠石假山,上建六柱灰筒瓦圆攒尖顶凉亭1座,小巧精致。后院有正房五间,原为祠堂,堂前现存牌坊门枕石1对。
继续向西,崇礼住宅中路中央,有名的戏台。
换个角度观戏台。
崇礼住宅的西院的入口在东四六条。下次吧。先借用网友的照片观赏。
西院四进。大门影壁一座,院内有北房九间,是外客厅。二进院有正房三间,与厢房、前院的北房组成一个四合院,是内客厅。两厢房之外各自形成一个跨院,东跨院是书斋。三进院正门是一座两卷垂花门,院内正房五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连接,形成一组大型四合院内宅。四进院为十一间后罩房。
进入西院门迎面就是一块影壁,影壁上中心镌刻的俩字已模糊,但仍能辨出字形(戬毂,音:检谷)。
中院后面是整个宅子的花园,中路进入,要从西院向东绕过去。中院东侧的假山,上有圆亭。
崇礼住宅在东城区东四(牌楼)六条63号和65号,崇礼是清朝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宅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858平方米,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条规整的中轴线,将宅第分成东、西、中三路院落,内部互相连通。三面临街,正面开三座街门,东门、中门和西门,中门为花园门,已封闭。此宅原有房三百余间,现存一百二十六间半。东院及花园原为崇礼居所,西宅先后为崇礼弟兄和崇礼之侄存恒所居。这是中国晚清四合院建筑群。其后虽经几度转手,但主要格局尚无大变。当时栋宇华丽,仅逊于王府,号称“东城之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丰七年,崇礼担任清漪园苑丞。清漪园是颐和园前身,苑丞相当于园长,……不久被提升为内务府大臣。
……
……
崇礼宅院的东路,今天的63号院,现有三进院落,合瓦清水脊广亮大门一间,开在东南角巽位上,东边倒座房一间,西边八间。第一进院有正房九间,明间为过道门。进门后由对面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为内宅,由正房、厢房组成一座规整的四合院,正房三间,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硬山合瓦箍头脊,南面各带耳房一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相连接。此院北面原为花园。
中路前半部原为一座花园,有水池和水座。水座北边是五间大戏楼,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前出合瓦悬山顶抱厦三间。戏楼之后的院落有正房五间,该院东半部是一座叠石假山,上建六柱灰筒瓦圆攒尖顶凉亭一座,小巧精致。后院有正房五间,原为祠堂,堂前现存牌坊门枕石一对。
西路,今天的65号院,是一组四进四合院,规制小于东院,整个建筑可自成体系。一进大门看见一座影壁,院内有北房九间,应是外客厅。二进院有正房三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与前院的北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四隅由抄手廊相连接,此院应是内客厅。两厢房之外各自形成一个跨院。东跨院北房三间,为两卷勾连搭式,带前廊后厦,室内的硬木槅扇上刻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此房应是书斋。三进院的正门是一座两卷垂花门,院内正房五间,东西带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连接,形成一组大型四合院内宅。最后一进院落为十一间后罩房,它的西边有三间似为影堂之类的建筑(影堂是指供奉神佛或陈设尊师真影、祖先图像的厅堂之所)。
院落整体布局宽敞,屋宇华贵,主院正房内部的装修尚保留完整的木隔扇及崇礼亲题刻字,是典型的贵族府邸。
……这座宅院坐北朝南,临街有三门,东门(63号)和西门(65号)之间尚有一门,现已封闭。此宅后门直通七条,宅院南侧(六条路南)有马号。东宅所属的一院,北房为前廊后厦,当初或为书斋,内部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的硬木隔扇。东跨院内,有假山、凉亭,原是和中部花园相连的组成部分,已用墙隔开。花园内有假山和亭台游廊,山前原有月牙河相绕,山上建有戏台,山北侧有一面阔五间的大厅和戏台相对。抗日战争时期,为伪新民会会长张燕卿所购。张为清末大学士张之洞子。崇礼住宅为中国重点保护文物。
如今,崇礼住宅院内的文物建筑破损严重,院子里未安装防火报警设施和避雷设施。
崇礼住宅是民宅类中最早的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在北京,崇礼住宅这样的院落虽然远远比不上王府,但它比王府更珍贵,因为王府通常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反而这样的普通民宅,能够没有加盖、没有破坏性维修地保留到现在,实在太难得了。
崇礼住宅是所有第三批保护民居中唯一不开放的,幸好这里面住的都是轻工业公司的普通家属,偷摸进去照相也是可行的。里面的居民非常友善,只要进了大门,就没事了。不过,疫情期间应该把守严格。
北京孚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坐北朝南,府中建筑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殿前左右各有配楼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最后是后罩楼7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现为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办公场所。2001年06月25日,孚王府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三维地图更明晰。
路口的天桥上眺望,估计是东配殿的大屋顶。
来到孚王府的入口,民国时期修建的大门,不是孚王府的正门。
墙上的简介。
孚王府,不对外开放,只好借用网友的照片欣赏。
国保标牌位于入口内,正门前的空地。
孚王府的正门,面阔五间,前后廊歇山顶建筑,屋顶带正脊兽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朱漆门扇上排列着纵九横七63颗门钉。门前左右分设石狮子各一座。
回望正门。
从王府正门进去,一条高出庭院地面1米的丹陛旱桥直通正殿银安殿。
正殿七间,前后廊歇山顶,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是整个王府中最宏伟、地位最高建筑,俗称“银安殿”,只作举办重大典礼之用,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
北京可园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帽儿胡同,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11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文煜,字星岩,满州正蓝旗人。这座宅园是他出任外官回京后修建的,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建成后文煜命其侄兵部尚书志和撰文勒碑以记其事。2001年6月25日,可园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宅园原占地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70米。布局极为讲究,西路是一座四合院,中路最前面建有倒座房,前院有假山、水池,种有花草树木。中央有一座过厅,后院用回廊围成宽阔的院落种植花草。东路主要建筑为倒座房和正厅,院落中有假山。可园1949年后曾为朝鲜驻华使馆。现东路为帽儿胡同7号院,中路为帽儿胡同9号院。今花园西南部分走廊被拆除,东院内假山上之敞轩已改建成房屋,在山北又建一座二层新式楼房。但中院庭园内主要建筑无大变化。
可园鸟瞰图。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
干净整洁的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9号,可园的南门。
国保标牌。
墙上的简介。
继续向西行,回望9号院门。
帽儿胡同11号是文煜的府第,门前有两个保存完好的上马石。
煜文(?-1884)清满洲正蓝旗人,历任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七年授协办大学士。
墙上的市保标牌和简介。
可园属外交部产权,现对外不开放,只好借用网友的照片欣赏。
不能发确定上面的3张照片是可园。我又找来可园的电视介绍,视频截图来观赏。
入可园南门为前院,过其东侧通道便是一座翠竹掩映的假山,山南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径,尽头向北折有一山洞,上横一石,刻"通幽"二字。过山洞,两条卵石甬路,分别通向北房及东廓敞轩。过小石拱桥右行可至另一假山。山顶有绘苏式彩画的六角攒尖小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