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书法创作8个要点
扇子是古人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于写字作画,也是我国古代绘画特有的形式之一。往来应酬互赠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的一种雅事。扇面书法常见有折扇、团扇两种,早期书画家主要使用圆形绢质的“纨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纸面折扇上书画成为另一种选择。扇面书法作为欣赏和收藏之用,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扇面书法或供人把玩于指掌之间,或悬挂于壁上,或单幅或连缀成册,多要满足于人们近距离欣赏,其章法比一般书法的创作更难些。因此,在扇面书法创作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八个方面。
一、正确选用书体
书体的选择,应根据创作的风格及书写内容而定,达到和谐美。在一幅作品中,也可以同时使用擅长的两种书体。如,正文大面积写篆书或草书,同时以小面积书写小楷或行书做辅助,块面之间拉开距离。由于存在不同的书体、动静的对比以及多少的变化,画面就会变得十分丰富,耐人寻味,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创作实力。需要注意的是,扇面书法的书体一般不宜用狂草,切忌真草隶篆一起上,主次不分。
二、注重形式统一
扇面书法的创作应当注重书体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如篆、隶书多厚重古朴,大草多昂扬畅达,此三种书体字径稍大更能表现字体自身特性和书写者的创作水平。小楷、小草和小字行书,如果要写成较大的扇面,章法上要随形就势、灵活多变。
三、合理安排字数
扇面书法常见尺寸在一至二尺左右,字数可多可少,可横写也可竖写。尺寸过大,与扇面的柔美特征会产生矛盾,创作时难于处理,如全国扇面展投稿要求的尺寸为不超过三尺,这也正是考验作者对书法及章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扇面书法的章法主要是处理好扇骨与书写内容字数的关系,需周密计算字数,妥善安排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总的原则是协调一致,不能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书写前最好打个草稿,有十分把握后再上扇书写。
扇面的书写,尤其上骨的扇面书写,因高低不平,行笔难度很大,因此欲书写的字数不适宜太少。所以,扇面书法创作时一般应选择较多字数的书写内容,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展现创作水平。如果字数过少,会给人单薄、单调之感。字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并非越满越好,要根据书体及形式,把握好一个“度”。总的原则是,多而不“堵”,少而不“空”。另,书写多字数时,可将扇面尽量展平,左、右、上需用镇纸压住,将字写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裱好的扇面,因宣纸的效果失去一半,所以书写时不宜多蘸墨。
四、适当考虑留白
扇面书法不论尺寸大小,都要考虑留白,尤其写较大尺寸,更不能顶天立地一气灌到底,行要有长短,字要有疏密。尺幅较大,可以分块书写,人为造出一些“空白”来,“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增加画面虚实的对比。根据视觉习惯,画面左右应大致平衡,重心居中或者偏上,切不可偏下,造成下坠感。
五、钤印风格和谐
印章虽小却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在扇面中有补空白、调平衡、丰富色彩等作用。扇面尺幅一般较小,所以用印不宜过大过多,需与扇面上字的大小相协调,数量上宁少勿多。少用阴文,以防喧宾夺主。印章选用应与书法风格相和谐,用多方印时,要注意印的方、圆、大、小、随形等形制的变化。
六、注意用纸色彩
扇面用纸颜色宜淡雅,不宜大红大绿。如为参展而创作,可选择颜色鲜艳一点的纸张。如用几种颜色的纸搭配在一起合成一个扇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和谐和对比。用近似色搭配,效果易协调;用对比色搭配,对比效果更强烈,但要分清主次。一种或两种色为主占大面积,另一色为辅,做成小的窄条。颜色不宜多,多了易“花”、“乱”。
七、布局安排合理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常见的安排形式有三种:一是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二是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三是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八、突出淡雅品质
扇子、扇面书法多是文人雅士互相馈赠,托物寄情以及雅玩的小品。因此,扇面书法的创作,从形式到内容要给人以雅、静、淡的感觉,而不能粗糙、俗气、霸悍。创作时,围绕“雅”字展开;书写时,应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水墨的韵味,讲究技法的精妙以及章法的生动自然,使之畅达不漂浮,质朴不笨拙,昂扬不张扬,耐人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