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四】青春可期・第二期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评选——孙景宇
第二期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评选
青春可期
作品连载 · 四
“青春可期——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评选”自年初开展以来,立刻激发起本市广大青年篆刻作者的创作热情。国内20余家微信平台与报刊、网络媒体对第一期活动进行了宣传。为了进一步吸引、培养与造就更多的年轻篆刻人才,建立一支有理想、有追求的篆刻菁英队伍,并为他们竖梯搭台,再次提供展露个人篆刻艺术面貌的机会,上海书协主办、上海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承办了第二期“青春可期”评选活动,立刻得到了广大青年篆刻作者的积极响应。
本次评选仍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包容并举”这一标准,评委们对每一位参评者的每件投稿作品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并为许多投稿作者出色的表现而倍感欣喜。47位投稿作者中以80后和90后为主,其中既有具备十余年创作经验的沙场刀客,也有意气风发的高校学子。他们大都根植于传统,善于吸收古人与今人的长处,并有较为明确的艺术追求目标。最终评委们根据每位参评者在篆刻、书法与创作理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确定了12位入选作者。他们将在2021年下半年,与第一期入选的8位作者共同举办“青春可期——首届上海优秀青年篆刻家作品展”,接受篆刻界前辈、同仁与社会各界的检阅。
孙景宇
孙景宇,1990年生。山东泰安人,现居上海。
复旦大学考古学硕士。曾在全国文博系统美术大赛,上海市篆刻展、篆隶展、机关展、书学讨论会等,多次获奖及入选。参与编纂《月朗山高——元代青浦任仁发家族文物集萃》、《上海碑刻选松江卷》、《社会文物法律法规汇编》等。学术论文散见于《中国书法》、《荣宝斋》、《书与画》、《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等专业杂志。近年注重上海碑刻整理,以及近现代海派绘画的研究与鉴定。
现为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责任鉴定员(书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创作手记
自打第一天学篆刻起,老师们就教导我们:“篆刻是一门复古的艺术。”我的作品经常被批评“缺古意”。那么到底什么是古意,怎样才叫复古呢?
“复古”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当然是跟古人刻得一模一样,能造假才好。为达到此目的,自然得下功夫钻研古印的方方面面。例如它们的材质、大小、制造方法,不同时代刀工的区别、篆法的不同,甚至急就章里走偏的那刀、烂铜印里锈成疙瘩的笔画怎样再现。近几年印谱出版相当繁荣,超高清印面能够满足研究需要。这样做颇有点“实验考古”的风范,无疑是考古学的逻辑。但这样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陷入细节无法自拔,二是难以进行艺术创作。古印就像指纹,风格和技法完全相同的极少极少,细微痕迹的成因各不相同,若悉数用于创作则杂乱无章。古玺印的配篆、章法都有一定之规,若循规蹈矩,创作时多几个字少几个字,甚至出现一个汉印里未曾见过的字,都会很棘手。试看展览中的篆刻作品,泥古之作几乎没有,刻大古玺者绝不会使用战国时期的制作方法。其实古意的获得,并不能仅靠技术上的古法,更得凭借风格上的古意。为达到理想的风格,技法上应进行变通,或者吸收当下的诠释方法。这可以理解为艺术的逻辑。
张炜羽老师刻的古玺,其刻制技术,以及配篆、章法上,与楚国古玺有区别,但风格上完全是楚国婀娜多姿的神情,令人想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屈夫子。复古不是泥古,古意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新意。
新与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一个可以不断讨论的议题。传统(旧)之有无多少,究竟对艺术的创造创新起到多大作用,似乎永远是个谜,完全看时代机遇和个人情况。王铎孜孜矻矻学《淳化阁帖》、邓石如一天到晚临摹篆书,才成为一代宗师。但也有相反情况。傅抱石的传统中国画功底并不好,所以他才能够没有包袱地创造。像金北楼、溥雪斋那样得传统三昧的画家,反而很难前进。
作品选登
苍山雪洱海月(附边款)
昭阳赤奋若(附边款)
月满西楼
万有同春
清夜无尘(附边款)
天放漱仙褎有青蛇(附边款)
赵氏小康印信长寿(附边款)
小禅自缚岂佛之过
松风激
恨不得填漫了普天饥债(附边款)
行书 李白《寻山僧不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