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瓷器的简易鉴别方法
红釉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烧制都比较难,真正意义上的红釉就是高温红釉,应该是指元代的釉里红,明初宣德时候的红釉,也烧的炉火纯青,明朝以后烧制的就不是特别好,到了康熙年间康熙派了督陶官,郎延及,专门负责,可见宫廷重视,所以说那时期郎窑红成功烧制,风靡天下,康熙官窑中颜色釉,郎窑红也是最有名的。康熙红釉特别多首推郎窑红,其次是豇豆红,豇豆红和郎窑红不突出郎窑红的热烈,是突出他的柔婉,颜色也特别柔嫩,豇豆红身上是有那种斑点的,再有就是霁红,霁红是高温红釉,温度达到1300度,颜色非常沉稳,均衡,霁红是很收敛的。郎窑红最初的意图是仿永宣时期的红釉,永宣时期的红釉学者们对它有个评价就是如初凝之牛血,意思就是杀牛之后,牛血接下来,刚刚凝固的时候那种红。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器大国,缠枝花卉斗彩瓷器、青花釉里红瓷、青花瓷、祭红釉等闻名于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瓷器的里程碑。尤其是祭红釉工艺的开发,让我国的陶瓷技术带来质的飞跃。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藏品出手:壹伍陆’叁玖O一'伍O玖叁 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