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口碑收视双赢,高学历年轻观众为收视主体,主旋律剧《我的1997》是如何做到的?

暑期档向来是各大电视台必争之地,为了抢占收视率,各平台黄金档的剧集都将受众群瞄准了年轻观众。在情感剧、古装剧、抗战剧占据荧屏主流时,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主旋律电视剧《我的1997》却脱颖而出,收视率稳居前三甲,并引发了年轻观众的热议。

一部主旋律剧缘何能收到观众追捧,并引发年轻人的共鸣?7月20日,《我的1997》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电视剧鹰眼记者也前往现场,听各位专家从思想价值、艺术审美、叙事方式社会意义等方面对该剧进行解读。

口碑收视齐飘红  观众年轻化、知识层次高

《我的1997》是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重磅大剧,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陆港两地的岁月变迁,以及以高建国和安慧为代表的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年轻人的奋斗历程。

该剧从去年8月份开始筹备,2017年1月下旬在香港杀青,6月2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截至7月10号,该剧平均收视率为1.17,居于同时段收视率前三甲。该剧在网络平台也收获了大量忠实观众,截至7月14日,《我的1997》全网播放量破2亿次,并收获良好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观众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层次高的趋势,根据中国网络视频收视指数显示,网络平台上6.45%的观众年龄在18到29岁之间,90后、95后成为观剧主力。从教育背景看,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受众占到74.6%。

导演王伟民认为,《我的1997》涵盖了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众多历史大事件,并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特征,这对许多80后90后来说充满了新鲜感,他们抱着新奇的心态观看。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年轻人接受那段历史,这也是当初他们创作时希望达到的效果。

该剧的制片人高成生对1997年也有特殊的情怀,他认为年轻人喜欢看,是因为那是父辈们曾经真实的过去,故事、人物、情感等和当今时代有一定的延续,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但归根结底是有与当代年轻人有关联、认同甚至触动心灵的内容。在他看来,追求美好生活、温暖感人的故事是不分年龄段的。

关注现实题材  叙事视角独特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很多由IP改编的仙侠剧和玄幻剧,远离当代现实。在《我的1997》专家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首先对该剧给予了肯定,“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我的1997》这部电视剧,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十分钦佩制作方和播出方的这种举措,所以我觉得这部剧播出相当好。”

他认为该剧展现了男主角高建国的励志精神,苦干、实干、拼搏、不怕失败的精神,以及刻苦学习的精神,真实生动地揭示了对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人恐慌、观望以及支持的三种心理,还刻画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包括广大香港人民爱国、爱港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以及李欣欣与高建国之间真诚的爱情。

广电总局国际司副司长闫成胜也高度评价了该剧的题材内容和传播效果,他表示通过观看本剧,大部分观众可以对香港的前世今生和社会生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香港观众也能对国家的改革发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交流在北京、香港、深圳反复上演,这样的剧情设计拉近了民众的距离,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

“另外,该剧主人公高建国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他的奋斗过程也是当代无数人的缩影。高建军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品质。我觉得《我的1997》也值得我们向海外观众推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坦言看了该剧感觉“很亲切、很激动”,“它从文革后期逃港高潮一直写到1997年香港的回归,这20多年的进程非常形象地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一国两制’这个伟大的创造是它产生的,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没有一部片子能产生这样的视角。”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李跃森看来,这样的题材有很多种写法,该剧的编剧和导演选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一个逃港知青的角度写主人公对祖国的感情,对于回归祖国的渴望,这个写法非常大、非常独特,也比较有新意。

重视艺术性和观赏性  营造怀旧式审美情感

对于重大历史题材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既呈现历史真实又不乏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困扰许多创作者的难题。正如李跃森所言,“主旋律的电视剧同样要重视艺术性,任何艺术上的失误和粗糙都会让作品的思想价值打折扣。”

《我的1997》虽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但同样不乏艺术创新与审美表达。

王伟国对《我的1997》的艺术性表达进行了评价,“该剧通过新闻记录影像资料和电视剧虚构影像,有机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处理方法,诠释了祖国在改革开放后内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使国家变得强大。”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王黑特也十分认可该剧的艺术性表达,他认为该剧在表层除了诉说有志者事竟成励志主题外,还成功营造怀旧式的审美情感。电视剧除了运用军大衣、喇叭裤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典型符号外,还反复运用乡村曲作为审美怀旧手段,唤起了观众对二十年前的集体记忆,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则认为,“整个作品人物设计上既有戏剧性功能的考虑,还有戏剧性关系,还有一些矛盾冲突的设计,必须要设计这些人物。但是它同时考虑到了香港社会各阶层的典型性。”

从微观视角做宏大叙事  通过时代变迁影响人物命运

香港回归是中国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世,如何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百姓生活的变化有机融合,《我的1997》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媒司司长袁同楠评价其 “是现实主义的一种探索,从美学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他表示,“时代的变迁应该通过个人的命运来展示,而且只有通过这个时代的命运才能展示个人的性格、心理、奋斗和他的追求,所以这应该是相互的辩证、一个互动。该剧在这方面是一个探索,值得总结。”

李准认为,“要完整地、高视角地表现香港回归,叙事是一个难点。这部片子的聪明之处在于,承担这样的一个大的主题,但是又用虚构的人物来表现,它最大的表现是以高家叙事作为中间的转折点。”

尹鸿也分析了该剧的特点,首先它用微观的视角去做了一个宏大的叙事,通过叙述几个家庭来表述内陆跟香港之间关系的变化,包括香港回归后人们的怀疑、推动和说服,到最后认同,这是一个历史必然,把这个过程的宏大叙事讲得非常清楚。其次,它把一个往事故事上推了二十年,来讲这二十年内陆和香港的关系,最后达成对现实的阐述,是非常好的叙事手段。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认为该剧的叙事策略方面,有几个融合结合得十分到位:一是真实与虚构的结合,二是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的结合,三是小人物与大背景的结合。

事实上,王伟民导演的多部作品都是描写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谈及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他透露,关键要把故事讲好,时代是背景,用时代去影响人物,人物的过程中带有时代的缩影。

“我向来认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下的人物,首先情感是真实饱满的,人物的命运要大开大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反映一个时代。所有这些人的命运,情感交织和人物关系的变化,都是因为时代的影响造成的。”

结语

《我的1997》作为献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作品,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又不乏小人物的个人奋斗,大时代和小人物浑然一体,又互相推进,让观众感同身受,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为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今日推送列表

【头条】《你迟到的许多年》雨中开机   黄晓明首演现代军人

【二条】口碑收视双赢,高学历年轻观众为收视主体,主旋律剧《我的1997》是如何做到的?

【三条】重磅出炉,84页剖析——2017年上半年网络视频媒体研究报告!

【四条】现实主义小潮流:一年过半,中国电视剧有新气象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