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后胃癌的临床、内镜特点

胃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00万例恶性肿瘤。过去,标准的治愈性治疗是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因为该疾病通常出现症状的时多处于晚期。为了改善胃癌的预后,相关的胃癌早期诊断设备及设备不断被开发出来,其中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之一。幽门螺杆菌被发现被认为是胃癌的第1类致癌物。Warren和Marshall从患有胃炎的胃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最初主要是研究其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发病机理,对这种病原体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其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相关的发病机制,早期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 Uemura等对胃癌的内镜监测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队列中所有胃癌的发生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受试者。Lee等对根除幽门螺杆菌以预防胃癌发生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24项研究,对48064个病例的大样本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的风险(IRR=0.53,95%可信区间0.44~0.64),并在分层分析中指出胃癌发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更大。根据1992年Correa提出的Correa级联反应模式,即肠型胃癌发生可以简单概括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经过微小黏膜病变发展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形增生----肠型胃癌。然而,这种序贯模型不适用于弥漫型胃癌,尽管弥漫型胃癌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虽然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可以减少胃癌,然而,即使接受除菌治疗的病例正在增加,但除菌后胃癌病例也不少见。 Take报道根除后胃癌的发病率为每年0.3%,并且癌症可能持续发展根除幽门螺杆菌10年后,即使成功根除后仍需进行仔细的内镜检查。胃癌通常具有较长的自然过程,相对较长的倍增时间为1.4年。根据先前的内镜筛查,在根除后1年内发现的大多数胃癌可能是被漏诊的病例。那么除菌后胃癌有哪些特点,如何早期发现该型胃癌有利于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综述了近期的几篇相关的文献。

除菌后胃癌的流行病学

Fukase等报道在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胃癌的异时发展。 Wong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检查原发性胃癌与根除幽门螺旋菌的关系。在该研究中,根除组和安慰剂组之间胃癌发展的发生率相似。然而,在没有癌前病变的亚组中,根除组显著的减少胃癌的发展。这些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的影响的报告也阐明了另一个重要的事实,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患者中也存在胃癌,从根除HP到癌症发生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十多年不等。

除菌后胃癌与内镜下胃萎缩严重程度的有关

萎缩性胃炎及早期胃癌基础知识

1.萎缩性胃炎的分级

Kimura和Takemoto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将胃粘膜萎缩分为6级(C-I,C-II,C-III,O-I,O-II和O-III)。萎缩边界是幽门和胃底腺区域之间的边界,其可以基于边界两侧的胃粘膜的颜色和高度的差异通过内镜识别。已经证明,粘膜萎缩从C-1逐步进展到O-III;这种内镜分类与最新的悉尼系统对胃萎缩的分类是一致的。如果胃萎缩的边界仅在胃的小弯侧,则定义为闭合型(CI,C-II,C-III)。如果边界向两侧移动且不局限于小弯,则将其定义为开放型(O-I,O-II,O-III)。

2.肿瘤浸润的深度

分为四类:M(肿瘤局限于粘膜),SM(粘膜下浸润),MP(固有肌层浸润)和SS(浆膜浸润)。

3.早晚期胃癌的定义

早期胃癌被定义为局限于粘膜和/或粘膜下层的浸润性癌。晚期胃癌被定义为侵入粘膜下层甚至更深的胃癌。

4.胃癌的病理分型

胃癌根据Lauren分类系统将肿瘤分类为肠型或弥漫型肿瘤。

严重的萎缩提示除菌后胃癌发生风险较高

Uemura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严重的内镜萎缩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例中胃癌发展的危险因素。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Take et al研究了1674年幽门螺杆菌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术后的平均5.6年的随访期间,他们发现28例胃癌,平均年龄为51岁。除菌前轻度(C1和C2)、中度(C3和O1)和重度萎缩(O2和O3)患胃癌的风险分别为(每年0.04%,0.28%,0.62%)。在上述研究中多变量分析显示组织学上的肠上皮化生和严重的内镜萎缩是胃癌发展的独立风险。除菌后重度萎缩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无萎缩或轻度萎缩的9.3倍。许多其他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严重的内镜萎缩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的胃癌发展有关。

内镜下特点

凹陷样外观

Kamada等报道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患者中发现的20例胃癌病例,90%(18例)为溃疡型。近期一些研究表表明早期胃癌在除菌后患者中81%(78/96)为凹陷型,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中凹陷型仅为53%(51/ 96)。许多病例报道或病例对照研究也表明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病例中早期胃癌多为凹陷型或溃疡型(0-IIc)。

在一项后续研究中,Kamada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发现的胃癌的特点是多位于非贲门位置、小病变(≤20mm)、溃疡型和肠型胃癌。Yamamoto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检测到的19例胃癌显示出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癌更小的尺寸,多数为凹陷型且Ki-67表达更低。他们推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酸分泌的改善可能会阻止胃癌表面的生长。Ito指出大约一半的隆起型胃癌和腺瘤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一个月变得扁平。他们推测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直接抑制了胃肿瘤的向上(扩张)生长。一项多中心倾向评分匹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早期胃癌的特征是凹陷的形态和更容易出现粘膜下侵犯。即使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的患者中也存在胃癌发展的长期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应仔细进行随访内镜检查,特别注意凹陷型胃癌。

胃炎样外观

这最初是由Kobayashi报道的。采用放大NBI成像下的“胃炎样”外观的特征是均匀的乳头和/或管状凹陷,边缘发白,有规则或模糊的微血管,分界不清晰,类似于邻近的非癌粘膜。他们回顾性分析了根除前后各50个早期胃癌病例。根除组(22/50)的“胃炎样”外观比对照组(2/50)更常见,“胃炎样”外观与组织学表面分化相关。他们还报告“胃炎样”外观的发展与镜下轻度萎缩有关。这些表型特征或变化使得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诊断变得困难。事实上,据报道,使用染色内镜检查并未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诊断可靠性。除菌后胃癌的这些内镜特征与被称为“非肿瘤上皮”的组织学特征相关。

非肿瘤上皮覆盖导致除菌后胃癌难以发现

早年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肿瘤的组织学变化。他们将非肿瘤性上皮命名为根除后低度异型性(ELA)上皮后经常出现在胃癌表面,在成功根除后的27例胃癌病例中,有22例观察到ELA。 Hori比较除菌后检出的59个肿瘤和hp感染后检测到的152个肿瘤,发现根除组的非肿瘤上皮与肿瘤的组织学长度比为8%,感染组为0%。还有研究报道在根除治疗后的短期随访期间,胃腺瘤成功根除治疗后发现腺瘤组织中央被正常小凹上皮覆盖。然而,在腺癌10的病例中观察到具有轻度异型性的上皮覆盖。

早期胃癌通常具有相对较长的自然过程,而Haruma报道过胃粘膜癌的倍增时间约为16.6个月。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单细胞癌发生和内镜诊断直径约10毫米的肿瘤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10年。为何在除菌后这么短时间内就再次出现了新发的胃癌?推测胃癌在根除治疗之前已经出现,因为根除后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56个月)就已经出现了胃癌。在根除治疗后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通过内镜检查到胃肿瘤,可能是因为肿瘤表面被ELA掩盖而使得通过内镜检查难以检测胃癌。系统评价表明大约10%接受根除治疗后的患者被诊断为晚期胃癌而失去治愈性手术机会。临床医生必须更加关注在接受过成功根除治疗的患者筛查内窥镜检查。

引自:Helicobacter. 2014 Aug;19(4):289-95

图1 ELA的代表性图像。 A/B浅表凹陷型早期胃癌(箭头包围)通过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由(C/D)中显示具有低度异型性的上皮覆盖胃癌组织

除菌后胃癌的组织学特点: Ki67,MUC2和Wnt5a在除菌后胃癌中表达水平更低

通过组织学评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检测到胃癌以肠型为主:一项对573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病例进行了队列研究。在观察期的6.2 ± 4.8年期间,在这些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中发现了21例原发性胃癌。在21个肿瘤中,20个(95%)是肠型胃癌,而只有一个是弥漫型。然而,在根除治疗之前肠道和弥漫型胃癌的数量大致相当。推测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肠型胃癌的优势。在其他研究中也报道了这种趋势:肠型为主(即弥漫型减少)。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未显示幽门螺杆菌根除和非根除病例之间组织学类型的差异。这些研究仅分析了内镜治疗病例,不可避免地排除了弥漫型癌症。在未来的大规模分析中将阐明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导致弥漫型胃癌的减少的原因。有研究评估了Ki67染色,这是细胞增殖的分子指标,根除组的Ki67指数低于非根除组。另一项研究调查了除菌后组和hp感染组患者的胃癌标本中的MUC和Wnt5a表达,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的胃癌中MUC2和Wnt5a表达显着降低。

除菌前已经出现肠上皮化生与除菌后胃癌有关

有人提出肠上皮化生在胃癌发展之前,尤其是肠型胃癌。 关于这种组织学变化是否为癌前病变或癌旁病变,尚未得到充分澄清。 尽管如此,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背景胃组织中存在肠上皮化生,表明伴随或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较高。有研究分析了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573例基于内镜检查的监测病例,其中观察到21例胃癌。在除菌之前,已经通过胃窦和胃体活检的评估了肠上皮化生、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内镜萎缩的程度。与没有肠上皮化生的组相比,限于胃窦的化生组患者的风险增加4.5倍,而胃体中的化生患者在单变量分析中的风险增加7.6倍。多变量分析显示组织学肠上皮化生的存在是胃癌发展的独立风险。

Kodama对幽门螺杆菌根除队列进行了横断面和病例对照分析,并报告胃癌组织中的组织学肠上皮化生评分显着高于非癌症对照组。该研究还评估了胃窦中的肠上皮化生评分,两组之间没有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总之,肠上皮化生的存在,特别是在胃体中的肠化可能表明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与除菌后胃癌的关系

Cheung最近报道,根据香港的全港健康数据库,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受试者的胃癌风险增加有关。在2003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63397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2015年之前发生了153例胃癌。随着PPI使用的持续时间延长风险增加(使用时间>1年,>2年,>3年的危险比分别为5.0,6.7,8.3)。在该研究后又有更多相关的相同结果或者相互矛盾的报道。瑞典另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也表明,在长期使用PPI治疗中无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根除后的胃癌风险均增加。与之前关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病例的研究相反,这项研究未发现胃癌风险并未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在达成共识之前,该问题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除菌后胃癌PGI / II比值变化特点

胃蛋白酶原(PG)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胃癌筛查。PG I、II是由胃粘膜产生的酶原,可用于评估胃粘膜的功能状态。 PGI / PGII比率≤3与胃体萎缩密切相关。血清G-17与胃窦粘膜有关, 严重胃窦萎缩时G-17水平降低。PGI / PGII> 3则判定萎缩局限在胃窦,属于癌变低风险组,PGI / PGII比率≤3,则提示萎缩已经同时累及胃窦、胃体,则属于癌变高风险组。已经在多个队列研究中报道了这种筛选方法鉴定胃癌高风险受试者的功效。然而,幽门螺杆菌根除后PG值和比率发生变化,PG方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患者中的有效性不明显。 Haneda等检查有和没有胃癌的根除后病例的PG水平,发现PGI / II比率的最佳临界值是4.5(而不是通常的3.0)。临床实践中这种临界值的有用性需要在队列研究或前瞻性研究中得到证实。

除菌后第一年的内镜精查非常重要

即使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定期内镜下随访对于检测早期胃癌也很重要。Asaka提出了根除术后的内镜随访计划: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1年后进行内镜随访。Nishizawa也支持1年后内镜随访的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1年内检测到的胃癌比根除后1年或更长时间检测到的胃癌更大、侵袭性更强。这些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可能对癌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有直接影响,并且幽门螺杆菌根除可能抑制增殖能力。而成功根除后1年内发现的大多数胃癌可能在根除前已经发生,因此,成功根除后1年内检测到的胃癌特征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期间检测到的胃癌相似。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的内镜随访策略应包括除菌后第1年更精细的内镜检查。

在这里,本文回顾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特征和预测因素,建议对高危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进行定期内镜监测。掌握除菌后胃癌内镜特征:例如凹陷型、胃炎样外观以及非肿瘤性上皮覆盖,将有助于提升除菌后患者的胃癌的检出率。至于预测因子,严重的内镜萎缩(O2或O3),根除前的组织学肠化生和PPI使用据报道是根除后胃癌发展的危险因素。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例应通过内窥镜检查进行仔细跟踪,并特别注意上述特征性内镜检查结果。

参考文献:

Helicobacter. 2014 Aug;19(4):289-95

Endoscopy International Open 2016; 04: E665–E672

J Clin Biochem Nutr 2016 Nov;59(3):226-230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May 28; 24(20): 2163-2172

Gastrointest Endosc 2016;84:618-24

Gastric Cancer (2016) 19:524–530

(0)

相关推荐

  • 慢性胃炎会发展为胃癌?医生:有一类风险大,但预防比担心更重要

    慢性胃炎是一类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为主.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可达50%. 有的患者拿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 ...

  • 胃竟是这样演化成胃癌的!这些预防方法医生不会告诉你

    --正文--- 慢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 大家看这个箭头方向.一般首先是胃炎,主要是萎缩性胃炎,后期进展会有肠上皮化生,最终才发生胃癌.但这个箭头不是一定成 ...

  • 人有年龄,胃有胃龄|快来看看你的胃多大了

    人有年龄 树有年轮 胃其实也有"胃龄" 有的人60岁了 却有30岁的"年轻胃" 有的人只有30岁 却有一个"老龄胃" 可见 胃龄与实际年龄不 ...

  • 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止癌变三板斧

    胃癌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发肿瘤,每年约有49万人死亡,占了全球的42%. 大部分的胃癌是肠型胃癌,沿着以下路径发展: 图片来源:刘文忠教授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100问 从上图可以看到,萎缩性胃炎有一定 ...

  • Hp阴性、除菌后胃癌的内镜诊断

    概要 Hp阴性胃癌主要有Hp未感染胃黏膜产生的胃癌和除菌后发现的除菌后胃癌.Hp未感染胃癌有未分化型腺癌和具有胃型性状的超高分化型(低异型度)腺癌(胃底腺型胃癌.腺窝上皮型胃癌).未分化型腺癌大多为印 ...

  • 除菌后胃癌系列3

    关于除菌后(发现)胃癌的定义,书上和文献都有介绍,不过多赘述.只是需要明确几点:1.除菌后胃癌是特定的组织学类型吗?是分化型还是未分化型?2.为什么给了一个1年时间的设定,是除菌后一年以上才会引起肿瘤 ...

  • 多重耐药菌感染后检验应给临床提供哪些支持​?(感染性疾病检验与临床范文)

    本案例已入选检验与临床案例展示(感染性疾病类别) 一例术后腹腔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儿的诊疗全程 前言 肝移植术后的患者较易出现腹腔感染.常见感染类型有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等.细菌感染 ...

  • 兽药知识 | 痢菌净的兽医临床应用配伍

    乙酰甲喹又名痢菌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的化学抗菌药,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和较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猪痢疾及畜禽消化道细菌感染. 乙酰甲喹对仔猪黄.白痢也有显著疗效.在奶牛 ...

  • 你怎么看待阿帕替尼的海外胃癌Ⅲ期临床失败?

    6月27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LSKB宣布,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Ⅲ期ANGEL研究失败. Ⅲ期ANGEL临床试验(NCT03042611),共入组460例患者.结果显示,阿帕替尼+最佳支持治疗 ...

  •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根据发病时期可以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两者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不同. 1.早期感染:烧伤后两周内发病者属早期感染.这一阶段侵袭性感染发生率高,是全身侵袭性感染的发病高峰,约占60%左右 ...

  •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郁仁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四十余年,以其学识渊博.中西兼通.经验丰富.疗效确凿而享誉海内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 ...

  • 周仲瑛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用药规律

    目的:分析和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转移医案174份,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用药逐项录入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通过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确定处方中各 ...

  • 吴生元经验方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经验方加味潜阳封髓丹(口溃灵)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诊断为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