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邹阳以奇文“典故大全”拯救自己,青史留名

《鲁仲连邹阳列传》中的邹阳活动于汉文帝、景帝时期,与鲁仲连相隔一百多年,司马迁为什么把二人修成合传呢?本人认为,不只是因为二人都是齐人,主要是因为二人都是能文善辩的奇人:鲁仲连说服新垣衍放弃帝秦,一封书信使燕将自杀,解聊城之难;而邹阳也以一篇“典故大全”般的奇文拯救了自己。

齐人邹阳是游说之士,想用自己才华赢得梁孝王的赏识,谋得官位。梁王是汉文帝之子、景帝之弟,地位显赫,自然是求官的人门庭若市。其中,羊胜、公孙诡就与邹阳同列。这些人发现邹阳的学问、口才都在自己之上,就合谋到梁王跟前说邹阳的坏话。梁王偏听偏信,大怒,把邹阳投到监狱,准备择日处死。

邹阳深感人心险恶,谗言可怕,命不久矣,在狱中写了《上梁王书》,历举史实,借古喻今,雄辩地揭示了人主信谗言则危,任忠信则兴的道理。全文出现的名人侠士有40多人,典故、成语、俗语点缀其中,气势宏大,辞彩飞扬,论辩有力: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文章以“怀疑人生”开头:自己把“忠”“信”作为人生信条,而现在自己遭遇的是“忠心得不到报答,诚信遭到怀疑”的厄运。

这种可悲的遭遇历史上就有:

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义气,上天出现了“白虹贯日”(日晕)的景象,太子丹却不放心他;卫先生为秦国策划长平之胜灭赵,上天呈现“太白蚀昴”(太白星进入昴宿,赵的方位的吉兆),秦昭王却怀疑他。精诚使天地出现了征兆,忠信却得不到两位主子的理解,难道不可悲吗?

现在臣子尽忠竭诚,说出真实的见解,但大王左右的人却曲解意思,使我遭到狱吏的审讯,被世人怀疑。这是让荆轲、卫先生重生,而燕丹、秦王仍然不觉悟啊!“原大王孰察”。

邹阳接着又列举一串“忠心不报”的历史典故:

卞和献宝,却遭到楚王刖刑(膑脚);李斯竭忠,胡亥极刑(腰斩)。所以箕子详狂(装疯),接舆辟世(隐居),怕遭受同样的祸患。希望大王看清卞和、李斯的本心,置楚王、秦二世的偏听于脑后(不要像他们那样),不要使臣子被箕子、接舆笑话。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裹在马皮囊里扔进钱塘江,臣以前不信,今天才明白了。“原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以上为第一层,用充足的历史典故,说明忠臣惨死都是昏君不明的结果,多次提到“原(愿)大王明察”,提醒梁王,现在自己正在遭受不白之冤。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以谚语领起第二层,转变角度论述:有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也有停车交谈一见如故交的。为什么?关键在于相知与和不相知。邹阳用以下历史典故论证:

樊於期(秦将)逃离秦国到燕国,自愿把头借给荆轲来完成燕丹刺秦王的大事;王奢离开齐国到魏国,临近城们自刎来退齐兵并而保住魏国;苏秦为燕而死;白圭为魏取中山。为什么呢,都是因为“相知”。苏秦为燕国相,燕人向大王尽谗言。燕王按剑而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

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於浮辞哉!

第二层,邹阳的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士为知己者死。梁王只相信旧人,与自己并不相知,几句谗言就被下狱。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用俗语领起第三层,论述嫉妒流失了众多有识之士:

往昔,宋国司马喜髌脚,最终成了中山国相;范雎在魏国摺胁折齿(打断肋骨与牙齿),最终成为秦国国相,封应侯。这两个人,都自信有成功的计谋,不拉帮结派,所以受到别人的嫉妒。

不容於世,义不苟取,比周於朝,以移主上之心。

与世俗不相容,坚持操守而不肯苟且,结伙在朝廷,改变君主的主意。这不说的就是邹阳自己吗?说谗言的是臣下,听与不听全在主上:

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讨饭,秦穆公把国政托付给他;甯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委任他治国。君臣之间心相感应,行动一致,牢如胶漆,兄弟都不能离间他们,众人的嘴难道就能迷惑他们吗?

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偏听产生奸邪,独断独行造成祸乱:

从前鲁国听信了季孙的坏话赶走了孔子,宋国采用了子冉的诡计囚禁了墨翟。凭孙子、墨翟的口才,还免不了受到谗言谀语的中伤。为什么?这是因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使威、宣两世强盛。此二国公听并观(听各种意见,看各个方面),垂名当世。

所以心意相合就是胡人越人也可以当兄弟,由余、越人蒙就是例子;心意不合就是骨肉成仇,丹朱、象、管叔、蔡叔就是例子。如果能采取齐国、秦国的明智立场,置宋国、鲁国的偏听偏信于脑后,那么五霸将难以相比,三王也是容易做到的啊。

因此圣明的君王能够省悟,抛弃子之那种“忠心”,不喜欢田常那种“贤能”(子之、田常都是僭越之臣),象周武王那样封赏比干的后人,为遭纣王残害的孕妇修墓,所以功业才覆盖天下。为什么?

欲善无厌也(行善的愿望从来不会多),晋文公亲近往日的仇人,终于称霸于诸侯;齐桓公任用过去的敌对者,从而成就一匡天下的霸业。为什么?

慈仁殷勤,诚加於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慈善仁爱情意恳切,确确实实放在心上,是不能用虚假的言辞来替代的。

秦用商鞅变法,向东削弱韩、魏,兵强天下,却被车裂;越用大夫种之谋,灭吴称霸,却遭诛杀。因此孙叔敖三次从楚国离开相位也不后悔,於陵子仲推辞掉三公的聘任去为人浇灌菜园。

当今的君主真要能够去掉骄傲之心,心怀诚意,肝胆相照,厚施恩德,与人同甘苦,待人无所吝惜,那么夏桀的狗也可吠尧,盗跖的部下也可行刺许由,何况凭着君主的权势,借着圣王的地位呢!这样,荆轲灭七族,要离烧死妻子儿女,难道还值得对大王细说吗?

以上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君对臣要真情实意,就能抵消诽谤,臣对君才能万死不辞。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诡,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用俗语领起第四层,邹阳把自己比做明月珠、夜光璧,没人引荐,连枯木朽株的待遇都不如。

明月珠、夜光璧,在路上暗中投掷给人,人们没有不按着剑柄斜看的。为什么?是因为无缘无故来到面前啊。弯木头、老树樁,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是靠了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粉饰一番呀。

所以无依无靠来到面前,即使献出随侯珠、和氏璧,也只能遭忌结怨而不会受到好报;有人先说好话,那枯木朽枝也会立下功勋而令人难忘。当今天下平民出身、家境贫穷的士人,即使胸中藏着尧、舜的方略,拥有伊尹、管仲的辩才,怀着关龙逢、比干的忠诚,可是从来没有老树樁子那种粉饰,虽然尽心竭力,想要向当世的君主打开一片忠贞之心,那么君主一定要蹈按着剑柄斜看的覆辙了。这就使平民出身的士人连枯木朽株的待遇也得不到了啊。

接着,邹阳指出,如果轻信身边人的话将会铸成大错:

秦始皇听信了中庶子蒙嘉的话,因而相信了荆轲,匕首偷偷露出;周文王出猎于泾渭水之间,得到吕尚同车而回,从而取得了天下。秦轻信左右而灭亡,周因为赤乌降临而成王。为什么?

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因为文王能跨越卷舌聱牙的羌族语言,吸收其他方国的议论见解,独自看到光明正大的道理。

当今君主陷在阿谀奉承的包围之中,受到妃妾近侍的牵制,使思想不受陈规拘束的人才与牛马同槽,这就是鲍焦所以愤世嫉俗的原因。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

用俗语领起这是最后一层,穿戴着华美服饰进入朝廷的人不会用私利玷污节操,修身立名的人不因私欲伤害操行。

并以曾子不入“胜母”、墨子回车“朝歌”为例说明什么是有节操的人,曾子以孝行著称,看到有个叫“胜母”的地方不进去。墨子主张“非乐”,认为地名“朝歌”意即早晨唱歌,故回车不入。

而如今,要使天下有远大志向的人受到威重的权势的威慑,尊位显贵的胁迫,回过脸去自己败坏操行来侍奉进谗阿谀的小人,而求得亲近君主的机会,那么,天下之士只能隐伏老死在山洞草泽之中,哪会有竭尽忠信投奔君主的人呐! 

用这样激愤的语言表明邹阳以名节自励、不会做“回面污行”的事,置身死于度外的坚决态度。

邹阳拼死一搏的书信,上奏梁孝王,孝王读了他的书信,让人把他放了出来,并拜他为上客。

司马迁读了这封书信,被他借古喻今,旁征博引的辩才所折服,评价道:

邹阳辞虽不逊,然其比物连类,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桡矣,吾是以附之列传焉。

邹阳的言词即使不够谦逊,可是他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比较,确实有感人之处,也可以说是坦率耿直不屈不挠了,所以我把他附在这篇列传里。

这就是齐人邹阳,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并没有怨天尤人,低头认罪,折节保身,而是冷静思考,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被抓?当弄明白是嫉妒小人的构陷后,经过深思熟虑,思如泉涌地写了写封信。拯救了自己,也使自己青史留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