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培养器、无片源、资金链濒断,拿什么拯电影院?

撰 文丨张裕农

编 辑丨大   福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月26日,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则《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当天,“院线复工”便引发社会热议,登上热搜。

对观众而言,电影院当下被想象成病毒孵化器,而对行业,中国电影票房的损失已达到113.66亿元,贾樟柯预计,观众真正回归电影院,也许要到6月或8月。但到了那时,又有多少院线能“活下来”?

没片源,哪儿来的复工自信?
27日,朋友给文娱价值官记者发来这样一张截图:
记者看完很惊讶,后经核实该图仅为影城隔离选座内测图,记者随后登录多个影院订票系统APP,发现目前均处于“暂未营业”的状态:
的确,因为26日网上发布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不少人发布关于近期可以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没撑过一天,就破灭了。
2月26日,北京市电影局联合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以下简称《指引》),“影院复工”因此引发了热议。一度冲上“热搜”的关于电影院复工新闻中显示:“按照相关要求,影院复工前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疫情应急预案,向属地区主管部门提交复工复映申请,并报市电影局备案。”指引中规定,在复映初期一定时间内,按隔排隔座售票,售票处实行观众信息登记制,需登记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观影影片及放映时间、影厅号和座位号等信息。且影院复映后,洗手间等场所应配备洗手液或消毒用品,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不少于8次,每个影厅每部影片放映结束后,须彻底消毒一次,并进行通风。”
显然,这样的指引背后透露出管理部门对院线生存危机的理解,并正在积极设法促进院线复苏的执行力度。
然而,原本应该高兴的院线却反应冷漠,一家影院经理对文娱价值官记者私下表示,《指引》只是给电影院恢复生产的一个准入标准,是政策性的给我们未来工作一个方向,但我们至今都没接到过上级领导关于复工的通知,所以至少我们这儿不会考虑重新营业
据价值官记者了解,从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判断,院线复工也尚不成立。由于三月档期的电影全部下线、撤档,复工后没有片源成了最大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看复工也只是一个话题而已。
超60%的人不支持影院复工
48%的人上半年都不考虑进电影院

就院线复工这个话题,文娱价值官在自媒体矩阵公号上做了一次读者调查,获得的答案几乎一边倒。其中:

  • 67%的读者认为:“疫情尚未结束,院线复工为时尚早。”
  • 60%的读者表示:“上半年都不会去电影院。”
  • 61%的读者表示:“不太了解院线困境,但相信应该能渡过难关。”
  • 对未来院线出现票价浮动,48%的读者不能接受涨价、44%的读者可以接受10%的浮动。
而微博上一则关于院线复工的投票中,6.2万人次表示“暂时不会走进电影院”。
通过民意调查,可以判断出市场层面不仅是Q1,直到Q2院线收入基本都属于零增长。据灯塔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年三十至正月二十六),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损失已经达到了113.66亿元。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小院线的生存岌岌可危,大院线背负的股价压力也让人喘不过气,从财报上看,去年三季度万达电影、金逸影视(13.410, -0.87,-6.09%)、横店影视(14.760, -0.92, -5.87%)、幸福蓝海(6.140, -0.33, -5.10%)等主要院线股都出现经营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位数下滑的情况。
但只要能“活到”疫情结束,这些院线一定守得云开见月明,因此,想方设法自救成了所有院线的主旋律。
2月初至今,各地影院纷纷开始在网上售卖库存的食品、商品,要么自己员工配送,要么和外卖平台合作。苏宁影城、博纳影城就相继推出零食礼包清仓秒杀活动。深圳龙岗一家影院就将库存的零食、饮料等挂在朋友圈售卖,88元送货上门。金逸影城,则推出了礼品套餐,院线纷纷改行做起了“微商”。
2月18日,万达电影官微发文表示“卖品部云开店”,多款零食饮品无接触安心配送到手。而万达影城的零食价格均低于超市价格:12瓶NFC果汁仅售79元,约合单价6.5元/瓶(该果汁在盒马的售价为9.9元/瓶);万达影城依云矿泉水的售价为20瓶239元,约合单价12元/瓶,比盒马的零售价低0.9元。
这样的自救方式当然无法补充院线巨大的成本,这些低价售卖的货品相对于房租和人工成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充其量是一种态度上积极表现,用这个时期暂时去库存罢了。
电影和人民一起存在

2月,贾樟柯在出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柏林发布会时,谈及创作初衷,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当下疫情:“我们出发时不知道能不能按时来到柏林电影节节,但我们来了。我们觉得这个时候电影应该存在,电影和人民一起存在。”
电影节上,贾樟柯坦诚地对媒体表示,目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危险,实际上是电影院在不同城市的运作“我认为,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观众不会想去电影院。也许要到6月或8月,观众才会回来。我有看到,由于上半年没有收入,很多电影公司将无法生存。对很多电影人来说,上半年的业务是他们收入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来源。”
 
2月初,《好莱坞报道者》报道曾发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电影行业的影响分析,粗略估计2020年全球票房或损失将超过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70亿元。而目前据灯塔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年三十至正月二十六),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损失已经达到了113.66亿元。文娱价值官预计,这个数据还会有所增加。

虽然随着疫情的控制趋势,截至2月23日,除湖北省以外,有6个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在3例及以下,有24个省份及无新增确诊病例。甘肃、辽宁、贵州、云南4省先后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1级调整为3级。这样的形势让消费市场逐渐恢复信心,但对于真正走进电影院的一天,显然还无法明确。如果真的是6-8月观众才能回归院线,那么不仅是对院线端的摧毁,而是对整个产业链的沉重打击。

文娱价值官看到,除了《指引》表现出管理部门对电影院压力的关注外,各地方政策也开始进行“输血”救助。
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该措施的制定坚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把握存量、做足增量,着眼当前、考虑长远三大原则,着力解决疫情中文化企业的燃眉之急,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政策“组合拳”。共分聚合力、促精品、育动能、强支持、优服务5个部分28条,将有效地助推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其中——
缓解当前企业经营压力的措施11条;
保障精品内容创作生产的措施3条;
培育产业发展全新动能的措施4条;
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的措施6条;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措施4条。
几项细则可见看到对文娱、电影院行业的务实支持:
新闻出版、电影、文旅、广电、文物等各行业主管部门纷纷利用“政策工具箱”,对相关资金支持政策提前启动、提前拨付、扩大范围,财政、人力社保、金融、商务等部门通过延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保险、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费用、给予场租补贴等方式,多措并举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提前启动2020年度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电影类、新闻出版类)项目申报工作,确保上半年资金拨付到位;增加特殊补贴申报,对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上映的京产影片给予一次性宣传发行补贴,对今年春节前后处于集中创作期,受疫情影响而暂停的重点项目给予创作制作特殊补贴。(责任单位:市新闻出版局、市电影局、市文化发展中心)
提前启动本年度市级电影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确保上半年资金拨付到位;加大对全市影院放映国产影片补贴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中小型影院(责任单位:市电影局)
截止发稿前,文娱价值官采访的那位院线经理告诉记者,在公司管理群里老板告诉大家收到银行致电询问低息贷款的情况,虽然公司最终还未决定是否接受,但这至少是一线希望。最后,他想借文娱价值官的公号对观众们说:“不管是4月、5月、还是更久的未来,我们都会以精心的服务带给大家安全的观影环境,和比以往更舒适的观影体验。我们会坚持下去,等着大家的到来!”

结语

想引用贾樟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就个人而言,作为电影人,我不认为这次疫情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我们继续制作电影的热情或渴望。反而这次疫情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了,我们的社会以及很久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所以在创作层面上,我们可能会找到很多灵感来源,从而做出更多的作品。”
是的,所有的坏事里都包裹着一点儿好事,这是中国处世哲学中的“辩证观”,那么电影院或许也能在这个漫长的等待中,重新梳理沉积的问题、调整更适合时代的商业模式,未按下重启键做好准备。
【原创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