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
《教育的100种可能》是李镇西老师的书名,主要记述了李老师和他的学生的故事,以现在的成就再去回顾以前的教育,得出的结论是学生有无数种可能,哪怕他以前在你班里有学习成绩有多么的不好,并不代表他以后会没有出息。
我2013年大学毕业,到如今,我曾经身边的同学也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曾经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同学,而今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各行各业的人都有,都成为如李老师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而这个社会各种人才都要有,曾经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大多也确实成了如我自己的班主任所戏言的那样——“成绩好的都去了教书”。
无论是从我自己的同学还是从李镇西老师的学生而言,教育真的有100种可能,谁都不曾知道以后究竟会从事哪种行业。哪怕你当时没有考上大学,读了个大专,以后也很有可能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老师能做的事情就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即可,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样化,不能仅仅用成绩这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能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存在偏见,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去呵护。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你知道你面前站着的这位学生,未来有多少种可能吗?——无数种可能。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高分数学生,而是陪伴学生成长,在于培养他们诚实、善良、正直的品格,面对学生犯的错误,能够耐心细致地引导,能做到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在行动上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心,这样的话,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
把学生当成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来看待。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别人对我们是否喜欢,是否受到足够的尊重,别人的话语里是否对我们有敌意,从别人的言行、眼神里也能感受到是否受到尊重。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具备最重要的品格是同理心,即能够切身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能够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备这个能力的话,我们就能把自己变成学生,能够理解和同学之间的一件小事就能够影响我们的学生的心情很久很久。而很多时候,我们最缺乏的恰恰也是同理心,我们总想着去“教育学生”、去“驯服学生”,总是忘了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有受他人尊重、被他人肯定的需要,忘了这一点,我们很多时候就不能理解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实质就是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