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座位帖》篆籀笔法的典范

在“帖学”领域,公认书法的最高成就就是“二王”了,即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个人达到了帖学的一个最高峰,后世书法家无不是在此二人的笔法系统当中有所继承,然后卓然成家的。
书法史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在笔法传承谱序当中,出现了一位大天才,他将汉魏时期的篆籀笔法,应用到了自己的楷、行、草体系当中,使自己的美学境界,并峙于“二王”,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亚圣”---颜真卿。

在很多人的眼中,颜真卿不过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实颜真卿在行草书系统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他的楷书成就。公元764年,这一年颜真卿56岁,他信手拈来,写了一封信,成就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这封信就是著名的《争座位帖》。有人说颜真卿信手拈来的一幅字,就不输王羲之!说的就是这件《争座位帖》。真正高明的艺术品,永远不是刻意之作,而往往是在一种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争座位帖》乃是颜真卿情感激烈的一封书信,内容是怒斥当时藐视礼仪的郭英乂,内容写得很激烈,书法上也随着文字的情绪发生这不同的变化,此作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成为“双璧”!
在颜真卿生平的传世书法当中,有三件作品代表了他的行草书最高水平,一件是《祭侄文稿》,另外一件是《告伯父文稿》,最后一件就是这件《争座位帖》。
这件《争座位帖》在技法上的成就丝毫不逊色与《兰亭序》,但却被很多人认为是“鬼画符”。

从笔法上来看,颜真卿将篆籀笔法应用到了自己的线条当中,从而在线条的中段密实而饱满,这样的线质,从唐人之后在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在字法上,笔笔圆劲,秀逸而生动,充满了一种韧性。颜真卿极为善于应用字形的欹侧之势,并且善于在单字的空间上营造出虚实,将书法的“书写性”和艺术的“矛盾冲突”完美融合到一起,从而在外在的表现力上,有一种层峦叠嶂的美感。
《争座位帖》当中,生动的篆籀气息,也能让人感受到颜真卿的正气凛然,这种大气磅礴之感,也是一般的书法家所难以为之的。

米芾评价《争座位帖》道:
“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第一书也。”
颜真卿善于用秃笔写字,字形变化莫测,时常有意外之变,《争座位帖》也是在颜真卿的传世作品当中排第一。
清代的大书法家何绍基也曾这样评价过:
“此帖笔法之佳,当在《兰亭》之上。”
意思是《争座位帖》在笔法上,要在《兰亭序》之上。

从当代人的视角来看,“二王”书法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妍美”气息,但其最大的弊病就是无法放大书写,而颜真卿的行草书系统,乃是一种“古拙”气象,无论放多大,也无论缩多小,都丝毫不失势,从这一点而言,颜真卿的行草书也是当代人必学的一门课程,尤其是这件《争座位帖》堪称行书中的极致。
《争座位帖》最好的传世拓本,乃是宋拓本,如今是国家一级文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