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儒医、道医、巫医小识金栋按:(1)...
中医、儒医、道医、巫医小识
金栋按:(1)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之简称,目前称为中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说:“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中医学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治、预防养生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汉代,中医学谓之“方技”之学,即医学医疗技术。《汉志·方技略》说: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中医学是什么?乃“生生之具”——治病愈疾、使生命生存延续之医疗工具与技术、方法;属古代科学技术之一,既非玄学,亦非巫术。汉代学者则不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读读《汉志》便可知方技与道(玄)、易(巫术)本不是一家!以现代而言中医学,既非现代意义上之科学,亦非伪科学!
医(醫),《说文·酉部》:“治病工也。”工,《说文·工部》:“巧饰也”巧,《说文·工部》:“技也。”匠,《说文》:“木工也。”
医,工匠之巧饰、技巧,乃一门治病愈疾之手艺、技术。医者,治病愈疾、使生命生存延续的能工巧匠之人。
(2)儒医,宋代以后对中国传统医学之称谓。《辞海》说:“旧指儒生而行医者。《宋会要辑稿》:'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此可备一说。而鄙人则认为,中医最高或核心理论体系源于儒家之思想者,谓之“儒医”。
“儒医”是对古代中医的最高评价。他们不仅以丰富的学术著作立起了医学理论的一座又一座丰碑,而且以丰富的儒学修养构建了渊博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可以说没有儒医的参与,就没有中医药文化。儒医当读哪些书?
据《宋会要辑稿·崇儒》,宋代医学设三科,即方脉科、针科、疡科,各习七书。其中《黄帝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本草》《千金方》这五书是三科必习者,而内方脉科加习《脉经》《伤寒论》,针科加习《甲乙经》《龙本论》,疡科加习《甲乙经》《千金翼方》。
(3)道医,《辞源》《辞海》《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大型权威性工具书未见载录。愚见,以医学而言,道医乃“道教医学”简称;以医者而言,为“道士医”简称,即道士在修道时兼修医术,以愈己疗疾解除近患而已!因“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故有“道医”之称。
盖建民《道教医学》说:“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它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体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说:“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
(4)巫医,《辞海》说:“巫医,古代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即用符咒、驱神、祈祷等方法,结合药物、手术为人治病。是一种原始的治病方法。起源甚早,世界各地几乎都曾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巫和医逐渐分开。”
巫觋通天达地,乃聪颖饱学之士,具有交通鬼神、沟通天人之功,神职也。而古代圣王或是众巫之长,巫有通晓医术者,乃巫之余技而已!见《山海经》《说文》。故有医源于古代圣王(太昊伏羲氏、神农炎帝氏、轩辕黄帝氏)、源于巫之说。
(5)儒医乃中医之正宗
中医最高或核心理论体系源于儒家之思想者,谓之“儒医”。什么理论体系是中医之最高或核心呢?“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明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核心理论。稍微修整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是核心。”(赵洪钧《内经时代》)即“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是中医之核心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说是推演中医“以五脏为中心”核心理论体系之工具。而五脏附会五行推演人体之生理与病理等,且以五行为纽带构架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体观,源于汉代儒家思想。而五脏配五行则源于儒家祭礼。
人体五脏配五行,其序和配法是肝、心、脾、肺、肾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之五行,是目前成熟定型说法,一直指导中医临床说理。为何这样相配?据赵洪钧《内经时代》对儒经《尚书》《礼记》等考证,五脏附会五行说,乃源于儒家祭礼。用五行说目的是“使祭脏规范化、理论化”,并说“这种学说竟然由祭脏五行化的儒家学说中来”,虽感意外却很有见地。
在汉代,由于《尚书》有今、古文经之分,故五脏附会五行说亦有两套配法。一是古文经之学,按儒家牲畜祭脏解剖位置而来;二是今文经之学,附会五行之体性而来,《内经》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