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强:“面如重枣”是什么脸?
△《三国志通俗演义》称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抹朱”。(资料图)
作者:刘洪强
《三国志通俗演义》称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抹朱”。“面如重枣”成了关羽的面貌特征,那什么是“面如重枣”呢?我们先看看《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重枣”:
深暗红色的枣子。常用以形容人的脸色。 宋无名氏 《百宝总珍集·江猪牙》:“江猪犹如重枣色,象牙粗细有两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面色深如重枣,眼中光射流星。”《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面如重枣。”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重枣”表示红色或深红色。问题在于为什么“重枣”表示这个颜色?还是让人难以理解。沈忱先生《煮酒品三国》中《侃侃“面如重枣”》就表示“这个'面如重枣’就有点令人难以理解”。确实如此,大多数人都感到难以理解,不过都囫囵而过。
曾良先生《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说:“在近代汉语的小说语料中常可看到'面如重枣’一语,用来描写人的容貌,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一时费解。”曾良先生在查找了大量文献后,在明酉阳野史《三国志后传》第27回找到有人“面如垂枣”,于是曾先生得出,“面如垂枣”就是指国字脸,盖垂枣比较饱满,两端都略鼓出,像人的饱满的天庭和下巴。其实这里的“垂枣”也难自圆其说,大概只是“重枣”的形误而已。从曾先生的文章中还得知有的文献写作“面如熏枣”,可谓五花八门。
笔者由所查阅了解到,人们对“面如重枣”缺乏明晰的认识。这表现在众说纷纭,且字典等工具书的解释并不让人满意上。事实上在明代就有人不太懂得“面如重枣”了。如容与堂本《水浒传》卷之十三中朱仝的相貌是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像塑造的,也是“面如重枣”,而《水浒志传评林》说其“面如红枣”,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觉得“重枣”含义晦涩,不如改作“红枣”明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元明等较早文献中对关羽相貌的记载。在《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说关羽“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并不言其面如重枣。然而在元代的三国戏当中,出现了“面如挣枣”。如:
小将是黄文,特来请关公。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家住蒲州是解良,面如挣枣美髯长;青龙宝刀吞兽口,姓关名羽字云长。(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关于何谓“挣枣”,有如下解释。
王季思先生《元杂剧选注》:“挣枣:或作'重枣’,形容关羽脸色红得象枣子一样。”《关汉卿戏曲选》解释“挣枣——或作'重枣’、'蒸枣’,形容关羽的脸色紫红,像枣子一样”。王学奇先生等《关汉卿全集校注》、黄仕忠先生译注《关汉卿杂剧选译》与它们相同。顾学颉、王学奇先生著《元曲释词四》解释的较详细:形容脸色紫红,象枣子一样,称为挣枣。或作重枣,如:《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那人生得面色深如重枣。”又《西湖三塔记》:“面色深如重枣。”或作蒸枣,如《大慧禅师自赞其像》:“邹搜敛(脸)似天蒸枣。”按,挣、重双声;挣、蒸同音,均通用。
从上面可知,关羽的“面如重枣”在以前是“面如挣枣”,那什么是“挣枣”呢?笔者的家乡新泰以及泰安、聊城的部分地区,称用酒泡过的枣叫“挣枣”,梁山有的地方称“蹦枣”,聊城有些地方称“甏枣儿”,新泰有些地方称“喜枣”。挣枣的制作方法:八月十五从树上摘枣,枣子要完好无损,不能受伤,洗净晾干,尾部沾一点酒,装到容器里,密封,待到两三个月后,一般是春节期间取出来吃,胀得很大,酒香扑鼻。这种枣子虽然名称不同,但想必吃过的人很多。一般挣枣是很红而且饱满的。这样关羽“面如挣枣”就好理解了。“脸如重枣”不仅说其面红,还说其面饱满,甚至脸的形状如同重枣。我们知道,枣子一般干了以后就容易干瘪,皱纹极多,我的家乡称为干巴猴子枣。《琵琶记》也说“老自老,似京枣,外面皱,里面好”,试想如果关羽的脸虽然红但是很多皱纹,成一个什么样子!
因此,笔者认为,关羽的“面如重枣”就是“面如挣枣”,指其面饱满红润。至于重枣,或许是挣枣的谐音,也可能是挣枣的另一种叫法,也可能是人们不懂挣枣而误改用重枣。
文章写完后,承友人王其和教授见示,说赵振铎先生《训诂学纲要》有解释“重枣”的:现在山西省有些方言里面“重”“挣”同音,那些地方把全熟而未发软、饱满而鲜红的枣子叫作“挣枣”,看来《三国演义》里面的“重枣”就是山西某些地方方言的挣枣。赵先生珠玉在前,我没有看到,确为失检。但仔细拜读后发现,我与赵老所言就论证过程有较大的区别,结论也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两人论证都正确,那么山东、山西都有这种叫法,这说明我们解释“重枣”还是基本正确的。
(作者简介:刘洪强,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