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孙承安
这是1979年8月,新桐公社蛇浦小学女子篮球队,参加杭州市属七县小学生篮球比赛时的合影。
蛇浦小学是一所全校总共只有100多位学生的小学校,当年我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告别破庙搬进新校舍后,我们成立了一支女子篮球队,全体老师一齐上阵充任教练。虽然没有一个是真正懂篮球的,根本没有什么专业性、科学性可言,但个个尽心尽力。传球、接球、运球、投篮,一项一项进行强化训练;中锋、边锋、后卫,一个一个轮流尝试,最后确定球员的不同角色位置。孩子们每天在球场上奔跑跳跃,默默承受着有点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家长们也非常支持,毫无怨言。而且在我们的影响下,小小一个蛇浦大队,一下子新辟了3个篮球场,掀起了一股“篮球热”,年轻人不顾当年生产队里一天劳作的疲惫,起早贪黑地奔跑在球场上,整个村庄出现了前所未有过的生气与活力。
1979年上半年,我们获得了场口地区小学生篮球比赛的女子冠军;接着,代表场口区参加县比赛,又夺得了全县小学生女篮冠军;暑假,代表富阳县参加在余杭举办的杭州市属七县小学生篮球赛,居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蛇浦村的老老小小都十分惊喜,说我们创造了奇迹。
回顾自己40余年的教育生涯,一直觉得,没有比这个荣誉更值得铭记的。这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荣誉,令我骄傲,也引我思考。
我以为,这成绩像是奇迹,看似偶然,但绝非偶然。那一两年间,整个团队同心同德,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始终保持一种毫不懈怠的工作状态,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付出的心血,经受的伤痛,难以言表。与其说创造了奇迹,不如说是诠释了“精神”的内涵,印证了“精神”的力量。
要知道,世界上任何所谓的奇迹,如红军行程两万五千里,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劣势装备,以摧枯拉朽之势埋葬了蒋家王朝;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专家全部突然撤离的情况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仍然在短时间内试爆成功;“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马元江被困在废墟下178个小时22分钟后成功获救;69岁的“截肢勇士”夏伯渝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背后无一不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言简意赅,言约旨远。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不能屹立于世界;一个人如果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说是不是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有定论,是否“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决定成败的三要素。而我始终认为,老祖宗的话固然没错,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事在人为,各种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人的作用最关键的是精神的引领作用。正如“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行的”一样,精神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