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卞老玉,接下颏子,黏牙

皖北解词︱卞老玉,接下颏子,黏牙

卞老玉

方言读音:biàn  láo  yù

简明释义:子虚乌有。

民国时期纂辑的《颍上县志》,收录了几个已经失传了方言。前面的“徐连”是一个。还有一个,叫“卞老玉”。民国去今,并不遥远。但借助这本书,听那时颍上人说着“徐连”,以及“卞老玉”,却别有一番滋味,也别有一番感慨。

这本书《民族书·语言文字》中说,“谓无其人曰卞老玉”。紧接着,撰稿者打了个比方——

犹古所谓子虚公子、乌有先生之类。

相信读者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成语,“子虚乌有”。子虚、乌有原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两个虚构的人物。它说的是: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齐王率全国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故意贬低齐王。乌有先生立即替齐王辩驳,向子虚发难。据说,这篇《子虚赋》,深得汉武大帝的喜爱。司马迁写《史记》,还把这件事写进了《司马相如列传》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

过去的颍上人,怎么就把“子虚乌有”叫成了“卞老玉”,已经无从知晓了。抑或,它就是“变老虚”的谐音?随着这一方言的消失,只剩下“卞老玉”在那一部书中孤零零的身影。

接下颏子

方言读音:jiě  xià  kě  zi

简明释义:喜欢接话茬。

“这孩子,可能鸡下颏子吃多了”。过去,颍淮乡间的妇人们,常说这句话,用来对有些孩子的指指点点。

那么,什么是“鸡下颏子”呢?其实,它就是“鸡下巴”,也就是把鸡头刻开,带有鸡嘴下部的那部分。颍淮人爆炒小鸡,通常都是把鸡头的上下部分开。但这个“鸡下巴”,怎么跟孩子扯上了关系呢?

往往,婶子大娘们说“鸡下颏子吃多了”,还会有下文——“咋这么喜欢接下颏子”。人们用“鸡下颏子”,指称“接下颏子”——有些孩子就是乐于打断别人尤其是长辈的讲话,接过别人的话茬。说“鸡下颏子”,其实是为“接下颏子”埋下的伏笔。颍淮人的潜意识中认为,“鸡下颏子”吃多了,就容易“接下颏子”。事实上,不过谐音而已,本无科学依据的。

无端打断人家说话,接别人话头——人们的观念中,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颍淮人用“接下颏子”,批评那些在很多场合爱凑热闹的孩子,也算得上是“礼貌从娃娃抓起”了。可能,也是颍淮人老实、厚道的见证。

世易时移。如今,对“接下颏子”的孩子,人们很少说他“鸡下颏子吃多了”,反而认为这样的孩子,聪明,大方,不拘场,不怕人。也就几十年的光景,“接下颏子”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黏牙

方言读音:niān  yā

简明释义:死磨烂缠。

网络的智能化,让人刮目相看。它已经可以根据某些信息,自行作出分析和预测了。在百度中搜索“黏牙”,显示的相关信息,多与糖有关。而且页面的右首边,还有个“其他人还在搜”的提示:砂糖,冰糖,食糖,蔗糖……掉进“糖窝”里了。

字面上理解,“黏牙”确该与糖、与牙有关。但在颍淮一带,这么理解是错的。这也表明,离开网络是万万不能的,但迷信网络也是万万不能的。在这里,“黏牙”不是用来说牙说糖的,而是用来说人。

那么,啥样人可以唤作“黏牙”呢?

其一是死磨烂缠的人。在有些事情上,他自觉自己吃了亏,或者丢了面子,于是乎跟对方烂缠死磨。这有些前面“缠毛头”的意思。不“缠”回利益,不“缠”回面子,他无论如何都不罢休。有些“黏牙”者,因为某件事,都能“黏”人家若干年。

其二是拿个不字当理讲的人。他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唯我独尊。然后以“我”来衡量人家的行为。明明他有错,但他能把那个“不”字当成正理,全然不顾主流的道理。他的道理,才是正理;人家的道理,都是歪理。稍有点儿头脑的人都能听得出来,他是“歪子缠”。这也是典型的“黏牙”。

颍淮人厚道,一般都是要顾大面儿的。对“黏牙”的人,人们多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人,不可结交,不可来往,至少要慎重。就因为他“黏牙”。

(0)

相关推荐

  • 皖北解词︱皮儿, 老红人, 乘悠

    皮儿 方言读音:pī  ēr 简明释义:养子. 颍淮人说的"皮儿"中,那个"儿"不是轻飘飘的儿化音,而是"儿子"的意思. 纂修于20世纪三四 ...

  • 皖北解词︱假套局,假子意,左以

    假套局 方言读音:jiá  tào  jū 简明释义:假客气. 有一天下午下班时,活儿没做完,需要几个人加点班.领导过来跟大家打招呼:"拜托了.我给你们发加班费."有人说:&quo ...

  • 皖北解词︱喋啦,现唇子,跟脚子

    皖北解词︱喋啦,现唇子,跟脚子 喋啦 方言读音:dié  la 简明释义:孩童撇嘴.近似于撒娇.一种端或挎的动作. 大转型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浮现出来.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有些传统意义上的强势人 ...

  • 皖北解词︱粮饭, 白脖, 老杠子

    粮饭 方言读音:liāng  fan 简明释义:杂粮的代称. 按说,粮是粮,饭是饭.从工序上说,粮该是饭的原材料:饭呢,则是粮加工后的成品. 但在旧时颍淮人的语义中,"粮饭"则单指 ...

  • 皖北解词︱举仲, 鸾火, 老堂屋

    举仲 方言读音:jǘ  zhòng 简明释义: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 颍淮乡间,为故去的人抬棺下葬,称之为"举重".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举重"源于"举仲 ...

  • 皖北解词︱老谱,写酒,打秋荒

    老谱 颍淮读音:láo  pǔ 简明释义:老家老屋的一应事项. 小二姐割豆子,一谱归一谱.颍淮乡间,人们在调解邻里纠纷的时候,总少不了这句话. 这里,"一谱归一谱",其实就是今天常 ...

  • 皖北解词︱不见得,掉舵,老掫

    不见得 方言读音:bū  jiàn  dāi 简明释义:不一定.也含某种委婉的贬义. 表述不一定.不确定的意思,很多地方的人都常说"不见得".它也在皖北颍淮人的语言体系中,若隐若现 ...

  • 皖北解词︱老榜,拽套,泚劲

    老榜 方言读音:láo bang 简明释义:成熟.稳重.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几辈子颍淮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年轻人有活力,有文化,见多识广.但缺点也明显:很容易由着性子横冲直撞,行有余,思不足:想 ...

  • 皖北解词︱坐局,老门老户,知道啥

    坐局 方言读音:zuò  jǜ 简明释义:有了某种风光的身份. 坐局没有丢人的多. 这是过去颍淮乡间,一句批评人的话,长辈对晚辈的批评,老人对青年的批评.而且就批评的程度来说,分量很重.有点儿类似于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