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夏至过后 补阳祛湿正当时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夏至过后,全国多地开启高温模式。高温天气里,抱着冰镇大西瓜,空调房一待就是一天……你可曾想过,贪图一时凉快的同时,湿邪可能也会深深地埋在体内,形成一个大大的隐患。
湿邪过重可能会招来脂肪肝、高血压、肥胖……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无济于事。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重?如何预防湿邪侵体,祛除体内湿气?海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符光雄。
食欲欠佳,困乏无力
黏浊是湿气重的典型特征
古人忍饥挨饿,疾病多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人们生活环境改变,单纯的伤寒很少见,反而是外寒和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湿邪。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海南常年湿热天气较多,尤其是七八月份迎来长夏时节,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为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会容易损伤脾脏,导致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很多人大便之后,发现大便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马桶壁上很难冲下去。这些人还多伴有嗜睡、困乏无力、满脸油光、浑身黏糊糊等症状。”符光雄介绍,湿气的典型特征就是黏浊,所以大便溏稀正是湿气重最显著的特征。
湿气重的人常出现困倦欲睡,舌苔厚腻,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屈伸不利,胸闷腹胀、食欲欠佳,大便溏稀或黏腻等脾胃虚的症状。脾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代谢不出去,停留到体内形成水湿或痰饮、水肿或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以及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点击加载图片
喝水湿气重?食辛可祛湿?
祛湿谣言多,采用需谨慎
很多人谈“湿”色变,想方设法祛湿、化湿,试图将湿气排出体外。常见的一些关于“祛湿”的误区有哪些呢?
有的患者问,夏天喝水多,会不会引起湿气重?符光雄解释,喝水多是不会造成体内湿气重的。湿气形成主要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不能将体内的多余水分排出体外,与喝水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是出现喝水多导致水肿的情况,要考虑是不是肾功能受损。
有人认为祛湿就要多吃辣椒。符光雄表示,民间使用辛辣祛湿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四川、广西、贵州等气候潮湿地区的人爱吃火锅,认为一出汗,湿就祛除了。但是,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与出汗关系不大,所以中医更强调健脾利湿。他建议,可以多食用一些“清补”的健脾食材,比如冬瓜、茯苓、莲子、淮山等,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点击加载图片
还有人认为,晚上吃水果会增加体内湿气,其实,这是毫无依据的。符光雄解释,喜食肥甘厚味的人容易生湿,所谓肥甘厚味,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这类食物的特点是热量高、不易消化。比如大量食用如榴莲、芒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就会出现上述风险。但并非因食用水果会生湿,而是因为太甜,会增加身体负担,导致生湿。
这类人群即使晚上不吃水果,也可能生湿,需要注意减少食用肥甘厚味食物。与油腻的肉类相比,水果给胃肠带来的负担相对较轻。晚餐时,适量食用清淡的应季蔬菜水果,有益于健康。
有的患者说,为了祛湿,自己喝了一年的红豆薏仁“祛湿茶”。尤其是一些女性,明明是容易上火的体质,也坚持喝,不仅没有起到祛湿的作用,反而出现口舌溃疡。
符光雄提醒,祛湿不是简单地对照症状。一些“祛湿茶”喝一次两次没有问题,若是长期饮用还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点击加载图片
劳逸结合,少摄食盐
注意运动饮食相结合
夏季特别要注意祛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慢跑至微汗
从中医的角度讲,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包括发汗,注意此时出汗是蒙蒙细汗,一点薄薄的汗意,而不是满身大汗。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慢跑运动,不需要累到满身大汗。
2.适当午睡,劳逸结合
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不睡午觉,殊不知,睡好午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精力更充沛。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有些人经常晚上加班,经常会吃宵夜,夜生活时间延长。因此,夜间睡眠时间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需要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3.膳食调理,健脾利尿
夏季应该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等。红豆薏米山药粥是祛湿气最经典有效的一个方子,由六味配方组成:红豆、薏仁(炒)、山药、茯苓、莲子、红米。其中,红豆利尿消肿、补血润肤;薏米常吃可保持皮肤光泽;山药滋阴补肾;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养心安神,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有标本兼顾之效;莲子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开胃,有止泻固精和益肾止带之效;红米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预防结肠癌。
4.少摄食盐,助肾排水
人体摄入的盐分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将摄入体内过多的钠排出。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极易产生水肿。若无明显排汗过多的情况,夏季仍应低盐饮食。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盐摄入应少于普通人的摄入量,有肾脏疾病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5.背部刮痧,散热祛湿
容易受风的部位通常是人体背部的上三分之一,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祛湿。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作用),从背部沿脊柱由上往下单向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由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每个区域刮5~8次。
湿气重的症状
1.舌苔厚腻或者舌体胖大边缘有锯齿,中医称为裙边舌
2.口臭、口黏、口苦
3.吃很少东西就感觉到胃胀胃难受,消化不良
4.大便溏稀不成型,便秘,马桶经常挂便
5.面色暗黄、皮肤干燥长斑再厚的粉底都遮不住
6.内分泌失调,油脸油发,满脸的粉刺和痘痘
7.四肢沉重、腰酸背疼,早晨起床困难,走路会大喘气
8.月经发黑、痛经、手脚冰凉
9.吃得很少,但是体重又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