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想要后半生享福,靠的不是钱和人脉,牢记这两个锦囊足矣

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2岁时才开始上学,1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22岁、25岁时两次科举考试接连失利,35岁时因得罪宦官刘瑾 被贬至龙场……

究竟是谁拥有如此坎坷的人生呢?他就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尽管王阳明的前半生历经了无数坎坷,但也正是这些困难成就了“圣贤”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思想 ,后来又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 ,被无数后人所推崇。

人生后半生如何才能拥有更多福气?王阳明告诫大家,想要后半生享福,靠的不是钱和人脉,牢记这两个锦囊足矣!

锦囊一:艰难即为修心时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总有身处困境的时候,但其实越是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心性,同时也是磨练我们内心的时候。

王阳明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那里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对于从小就在优越家庭里长大的王阳明来说,是十分难熬的。

但即便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王阳明依然没有放弃,他谨记父亲的教诲“委命于你,责任在身 ”。他反而静下心来,认真去追寻圣贤之道。

在治理龙场期间,王阳明还找到了适合当地民风民俗的治理方法,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通过长期的静坐,突然在一天晚上,王阳明猛然惊醒,顿悟道:“始知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也就是有名的“龙场悟道”。

所以,无论你身处何种恶劣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被困难击倒,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修心养性。

锦囊二: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论语》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说我们要每天进行自我反省。人经过每天的反省之后,会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

王阳明也曾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的人生开启“逆袭模式”,但即便后来仕途走得越来越顺利,他也仍不忘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得意忘形,要谦虚谨慎。

要知道,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的话,就很容易骄傲自满,很难听取他人的诚恳的建议,不能吸取经验教训,久而久之就会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他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幼时的“圣贤梦”。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三个大字,注定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推荐您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书中详细介绍了王阳明传奇且富有智慧的一生,着重阐述了他心学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这些智慧能够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在人生各个阶段,产生新的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让你的人生充满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上方商品卡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