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把卫星放到天上,把服务扎根土壤

文|李意安

2月3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发布了2020年报。财报数据来看,团体综合金融业务(下文简称“团金业务”)增长成财报最大亮点。2020年,团金业务融资规模同比增长69.7%,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84.8%。

所谓团金业务,指的汇聚银行、基金、信托、保险、证券等项业务板块多个产品,以“商行+投行+投资”的综合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立体全方位的服务。

相较于保险、资管等业务,银行的服务最为多元也更加高频,因此平安银行在整个团金业务的版图中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利用对公渠道进行综拓,将平安集团证券、信托、租赁、养老险等各个板块的服务进行有机整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立体的解决方案。

平安集团财报显示,平安银行的综拓业务各项指标跨越增长,全年银行推保险规模 27.01 亿元,同比增长 102.9%;银行与平安集团内专业公司合作落地的新增投融资项目规模 4,312.15 亿元,同比增长 65.1%。

在“发动机”的开动下,凭借科技力、穿透力、协同力,平安集团的团金业务正焕发勃勃生机,通过科技手段普惠中小企业,并通过个团金的联动,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1

一颗卫星的用心

2020年的最后一周,平安银行放了颗卫星。不是比喻,也不是噱头,是真的放了颗卫星。这颗名为“平安1号”的卫星(即天启星座08星)成功发射,让平安银行再次震惊了所有人。而与此同时,这也是中国平安的科技能力第一次如此外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事实上,平安银行不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卫星技术进行金融服务的机构。在此之前,招银理财和国泰君安均根据卫星夜光数据发布月度全国开工指数,微众银行也曾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发布农业贷款产品等。但区别与同业做法的是,平安银行没有选择“租用”,而是采取了“自建”的方式,成为了第一家系统性自主搭建物联网中台的金融机构。

之所以把卫星放到天上,是为了把服务扎根土壤。

事实上,发射“平安1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壮举,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平安一贯的风格是立足眼前兼顾长远,把脉宏观大势,押注国计民生,坚定投入,共享国家发展红利。这颗卫星的发射背后承载的是整个平安体系综合金融的期待,数字化经营成为打通团金业务任督二脉的核心要义。

平安集团的顶层设计下,团金业务的服务对象早已不再局限于大中型企业,也在向小微企业加大倾斜力度。而小微金融本身有很强的零售色彩,无论是实现精准营销还是预警业务风险,完善数据建设都已经成为必修课。

而早在2019年,平安“星云物联计划”启动,融合物联网、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信息数据“采集、确权、溯源、验真”一条龙。目前,已在设备E贷、二手车商贷、汽车融资贷款、乳产品E贷等新型供应链场景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超过1100亿融资。

为了在风险可控情况下进一步服务新型供应链业务,将金融服务覆盖到供应链末端的长尾客户同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平安银行携手国电高科合作发射的首颗金融界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卫星发射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矿山水文监测、海洋牧场、智能集装箱、生态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绿色矿山和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的数据采集,助力平安银行提升银行、物联网、供应链等方面的技术水平,真正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信用穿透。

2

科技使命贯穿始终

卫星的上天只是平安集团数字化经营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近年来,在平安集团“金融+科技”的战略感召下,包括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等集团各个子公司都在加强技术建设,深化落实集团的全面数据化经营战略,也在团金业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平安产险就曾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气象预警及灾害监测等技术,提升农业保险风险全周期管理能力,助力防灾减损,提升大灾快速定损能力,保障农户利益。2020年,通过 “智能风控平台”,平安产险实现多业务线、多流程风控能力的共享复用,并将其应用于理赔、反欺诈等十多种业务场景,累计减损5.2亿元。财险方面,平安产险打造了KYR(Know Your Risk)企业风险管家项目,通过 “服务+保险” 的创新模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服务。这些都将提升平安团金业务的风控水平。

平安银行作为团金业务的核心阵地,对于协同多家子公司的投融业务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在数字口袋、供应链金融发力,它还打造了一个智慧应用中台,实现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营销管理、队伍管理、案例库的全面数字化。据悉,有了这一平台,新场景开发上线时间平均缩短约40%、节省人力成本约25%。而承担资金同业业务功能的“行e通”系统,则在平台交互、功能服务、系统架构等方面完成重构升级,持续为同业机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2020年,平台访问量同比增长214%,线上销量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0.7%。

团金板块的另一成员平安信托也在行业变革中坚持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一个智能资金生态圈,实现了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不但是资金经理的"最强大脑"也是产品经理的“智能助手”。未来,平安信托将根据项目的需求,如资产规模、期限、价格、评级等信息,形成千人千面的精准"资金画像"。在资产端,则可在项目成立初期便确认上述信息,进而实现在立项和审批过程中,实时匹配资金和资产。该系统推出后,资产方可以在立项之前就获知匹配到合适资金的可能性;而资金方则可以更快速地找到合适的资产。

3

多轮运转的整车式团金服务

科技贯穿之下,协同才能发挥效力。

平安团金业务的服务客群分为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呈现出不同的协同模式

对于中小企业,移动服务的承载能力是平安发力团金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口袋APP不仅仅是平安银行为基于场景的数字资产管理和综合性服务平台,也是平安集团及合作伙伴共同服务B端和C端客户的客群经营平台。基于数字口袋平台,平安为客户建立了统一的数字账户,通过定义数字证、数字分,实现“账户、服务、数据、权益”四项打通。

以某汽车经销商为例,近几年汽车市场行情下滑加之新冠疫情冲击,库存处于高位,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陷入了资金困境。该客户此前一直与平安集团在汽车保险、库存融资等方面有多年的深度合作,因此接触到了平安银行数字口袋APP。

通过数字口袋推出的“数字价值评估体系”,平安判定客户的信用价值高,为其提供了额度更高、利率更低的贷款,解决了该经销商的燃眉之急。客户还可以免费使用数字口袋专门为汽车经销商打造的行业专区中的行业研究、保险、咨询等各种企业服务,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经营水平,增强企业生存能力。

小微客群的服务模式则更加灵活。场景渗透是最直接的“带货”方式。一个客户的金融需求是多维度的,一个来银行贷款的客户同时也可能存在资管、保险等各方面的需求。平安将集团内财产险、养老险、租赁、银行小微等各类服务聚合在一起形成简单产品系,更方便进行“1+N”的产品渗透。

对于服务大型客户,考验的则是团金的复杂投融能力,经常面临股债贷多线并行的需求,每一个垂直领域都需要极为专业的服务能力,而在债券市场则还涉及交易市场的公司债、银行间市场短融票、资产ABS、再融资、永续债等多种细分产品,就形成了复杂投融资业务。平安的解决方式是把集团各个板块的专家汇总到一起设计方案。这类业务涉及产品种类众多、服务门槛较高,但相应的,客户粘性也会较高,能催生出很多合作机会,包括企业员工福利保障计划、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团体车险、建工险、设备险等等。

以平安收购招商港通辽宁港口项目为例,通过投行+投资+商行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帮助解决客户的多个痛点。用险资出资,解决客户资本金压力,达成负债率要求,同时,平安利用在基建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客户主营业务产生全面协同,从金融到产业开展全面合作。这个业务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体现。

平安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20 年末,复杂投融资规模达 10,869.39 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较上年末增长 38.0%,其中投行融资规模 6,817.3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7.1%。

这样的案例不一而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平安集团用不同的模式整合全平安金融及非金融的各种服务。个金业务和团金业务也开始双向联动,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同时,也为零售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产。

比如航空公司有很多复杂投融的需求,包括发债、再融资、飞机保险,这些都需要匹配团金的金融产品;在C端,平安可以发挥个团联动的优势,用开放银行的体系去服务航空公司的客户,把它们的积分与平安万里通的积分打通,逐步把这一批客户变成双方共同的客户。航空公司通过银行账户体系,能够更精准的绘制客户画像,提供更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

一直以来,综合金融都是平安体系最重要的标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在中国金融市场堪称“孤品”,在业界并无先例可循。团金业务取得的突破与阶段性胜利,也为业界践行综合金融提供了良好样本。

用平安集团总经理谢永林的话讲,推一个轮子很辛苦,但多个轮子组成了汽车后不仅将效率大幅提升,并且颠覆了出行方式,这就是团金平台的作用。

原创|独家|深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