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中国中风患者全球第一,中风离人们有多近?
陈根
知名科技作家为你解读科技与生活的方方面面。06-07 10:07
文/陈根
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脑的某一动脉突然阻塞或破裂,因失去供血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脑梗死)并产生突发临床症状。
卒中分为缺血性(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大约80%的卒中是缺血性——通常是由于血凝块堵塞血管所致。脑细胞一旦失去了血液供应,就不能获得血液中的糖和氧分。
脑细胞的损害取决于血液被剥夺的时间。如果只是很短暂的时间,细胞功能会抑制,但是有可能恢复。如果脑细胞被剥夺时间较长,则可能会死亡,并可能丧失某些功能,有时是永久性的。
值得提醒的是,中风的风险性之大和危害性之强可能远超人们的想像。NEJM就曾发表过一项基于GBD 2016年数据研究。数据统计出在1990-2016年间,全球各地的终生卒中风险,发现全球成年人发生风险的概率已达到24.9%,而中国人更是占领榜首,卒中风险高达40%。
近日,Lancet Neurol上的中国卒中综述及评论,则为中国卒中提供了更详尽的信息。在中国卒中的综述中,列出了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占据高风险的首位,其次分别是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空气污染、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钠摄入量高。
此前,中山医院针对5000例卒中病例的样本分析,发现有92.3%的卒中患者有高血压原发疾病,可以说,高血压是引起卒中负担增加的“元凶”。其中,H型高血压,则被认为是导致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H型高血压有两个要素——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代谢生成物,我们人体摄入的饮食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蛋氨酸代谢后就会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再代谢转化人体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但若是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叶酸、维生素B12,那么这种物质的转化过程就会受阻,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生活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就会导致分泌紊乱,引发疾病。
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患者Hcy升高是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若是想要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最安全有效的途径就是补充足够的营养素,而叶酸就是其中之一。
叶酸是一种B族水溶性维生素,又名维生素B9,主要作为辅酶参与人体核苷酸和氨基酸的代谢,是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叶酸富含于新鲜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中,也有人工合成品。
比如,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谷类等都含有丰富的叶酸,但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造成一部分叶酸的流失,正常膳食很难获取成年人足够的叶酸需求量(>0.4mg/d),因此还需要额外选择补充剂进行补充。
此外,针对患有高血压或是有亲人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可以使用含有0.8mg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论如何,中风的预防都是系统工程,而这需要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