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克星!这位华南师大教授,是中国制水大工匠!
在华师
有一位教授
深耕水处理科研三十年
是国内环保事业最早一批“拓荒者”
用各项首创成果填补多领域空白
被称为中国制水大工匠
他就是肖羽堂教授
肖羽堂,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教授及河涌治理产学研校级示范基地主任,同济大学博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博士后、研究员,省政协委员。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出版教材、专著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60余项、转让发明专利7项;解决纺织、石化等水处理企业技术难题上百项。
从开发“曝气催化技术”,让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废水实现循环回注利用及零排放,到带领产学研团队成功解决园洲污水厂排污提标技术改造老大难问题,肖羽堂坚守制水事业三十年,用“实力”守护着国家和老百姓的“水安全”。在2020年9月15-18日举办的青岛国际水大会上,他被授予“中国制水大工匠”荣誉称号。
左五为肖羽堂
3月17日,环境学院教授、省政协委员肖羽堂,将作客广东数字政协平台“委员会客室”栏目,就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美化等问题与网友互动探讨。
回溯制水之路
璀璨成果背后
有着匠人之心
“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这样的科研才最有价值。”回顾制水道路上攻克的几个重大项目技术难题,肖羽堂感慨道。
新世纪来临之际,正在同济大学就读博士二年级的肖羽堂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项目。当时苏州规模数一数二的国企江苏苏净集团循着一篇对口论文火急火燎地找上了肖羽堂,请他解决苏州大旺纺织印染厂停滞了一年多的污水处理项目技术难题。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国内高校的教授轮番上阵,却均收效甚微。
尽管面对的是一个“老大难”的污水处理问题,自嘲“年轻气盛”的肖羽堂还是一口应下邀约。当时的工厂环境十分恶劣,污水散发着恶臭,融汇了各色染料的污水池俨然一个“五彩池”,表面都是泡沫,风一吹,污水横流,泡沫便在工厂内四处飞散。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健康难以保证,肖羽堂不敢怠慢,立刻着手现场调研。
囿于当时国内没有同类型的工厂做过污水处理的工艺升级,相关领域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肖羽堂只能日复一日地在脏乱差的现场中工作。现场工艺改革、设备调试、管理、运行、数据处理、工艺运行优化、试剂调配,甚至手把手指导工人更改装配设备,每一步都需要他亲自打磨,落实到位。回忆当时艰辛的工作条件,他坦言制水工作就是需要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很多问题,都是一把钥匙一把锁,光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行,还得要脚踏实地现场研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肖羽堂发现工厂里泡沫横飞的原因是原工艺将生物好氧曝气处理步骤作为主要处理手段,好氧曝气处理时产生的许多微小气泡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量泡沫。肖羽堂决定先对调节池稍作功能改造,并向池中添加几种筛选驯化的厌氧菌种,调节池按缺氧、厌氧二级工艺运行,以消除泡沫。
经过一个月的调试改进,工厂里的泡沫被一举清除,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也得以分解,污水生化处理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此外,设计优化了部分回流缺氧工艺,促进废水的除磷、脱氮。多种改良工艺的综合应用让纺织印染厂的排污状况不断改善。
三个多月后污水处理站出水数据显示,纺织印染厂第一次污水排放稳定达到太湖流域一级污水排放标准,工厂及其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工人与流域居民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这次项目的实践也为我国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博士后期间,肖羽堂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一次,是中国的龙头企业中石油公司请他解决大港油田采出水处理难题。油田采出污水对土壤的污染极大,会慢慢扼杀当地土壤的农用价值。而当时,国内油田采出污水回注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连实力雄厚、人才云集的中石油公司也一筹莫展。肖羽堂对此也没有十足的信心,但在科学院强有力的支持下,他凭着“别人都做不了,我来!”的气魄,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毅然迎接了这次挑战。
大港油田污水回注装置
针对实验油井做油田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实验,肖羽堂花了一年多时间在现场调研、比对以及设计新工艺。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肖羽堂在油田废水处理的棋局上露了“神之一手”——首次将曝气催化氧化技术引入油田污水处理与回注过程,在大港油田开发出曝气催化-低温解吸除氧新工艺水处理与回注示范装置。这让他成功攻破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发明专利3项及天津市专利优秀奖1项。
经过一整年的设计加工、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新工艺与成套设备集成系统以其经济、高效、低耗的优势逐渐被推广到整个采油厂,创建了生产上经济高效、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的油田采出废水除污染回注技术的成功先例。半年后,油井的采油效率提高了7%,经济收益显著;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直接回注、重新使用,这不但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土壤环境,也令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涵养,生态环境大有改善。大港油田被注入了更鲜活的生命力,经济与生态环境得以协调发展。
时代的浪潮下
心底志向发芽
制水工匠砥砺前行
立足实际的开拓者
肖羽堂研发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生态产品
肖羽堂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己任的科研之路,根源于儿时的经历。他出生在湖南农村,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米饭,其他两顿都是红薯或萝卜。当见证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试验让自家田里亩产大大提高,8岁的肖羽堂受到极大鼓舞。“袁老的杂交水稻技术,简单又实用,还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样的科研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太有意义了!”从那时起,他从心底对袁隆平先生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并一心要成为像袁隆平那样能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对社会有益的科学家。
一心为人民与社会做实际贡献的肖羽堂,在本硕博期间一直就读于环境工程专业。在当时,这是一个全国只有十几所大学开设的新专业,国内甚至还没有毕业生,跟前辈交流、获得前辈指导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在其后的学习与实践中,肖羽堂通过自主摸索,渐渐对污水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要倾其一生,攻克各种污水方面的技术难题。
肖羽堂在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现场调研
九十年代正值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落地,工业企业集中进行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其中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便是污水排放。然而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在技术上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人才技术短缺的双重困局。
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需求,肖羽堂这一批最早的环境工程专业学子基本上都走上了水处理的研究道路。新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又成了新领域的第一批开拓者。
肖羽堂在河湖生态修复现场
开拓之路并不好走,但在一次次调研考察的扎实积累和一项项技术与工艺的创新开发中,肖羽堂秉承着精益、专注的匠心,将难题逐个推敲、拆解——这条路走着走着,就走了整整30年。
当角色转变
他将匠心理念
向“后浪”传递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如今,生态环境行业发展态势很猛,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跟肖羽堂刚涉足环保专业时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好的教学条件下,角色转变为导师的肖羽堂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培养更出色的一批制水接班人。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形成社会生产力,从而产生社会效益,这样的科研与教育才有意义。”多年制水道路上,肖羽堂深谙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因而也以此理念培养和要求自己的学生。产学研的结合,就是这一理念最好的实践途径。
黑臭河涌治理前后
2017年4月,肖羽堂牵头组建了“黑臭河涌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产学研基地”,将学校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发展,也为学生科研实践创设了一片园地。基地很快取得了成果,短短三年间,所合作的广州鹏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产值从五六千万上升至近五个亿,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不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更改善了河涌周边居民的生活,解决了不少社会环保问题。
2018年,团队因地制宜开发出经济高效的磁分离+BAF新工艺在污水厂提标中的应用,成功解决了惠州市园洲污水厂出水超标技术改造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央视报道。这家污水厂处于一个相当于市中心的位置,可供改造的面积有限,团队针对这一关键点作技术改进,新设备占地面积只需原来的三分之一,既提升了效率,又节省了管网投资,实现了达标排放,解决了现场难题。
园洲污水厂提标技术改造工程成套装备
对于学生的培养,肖羽堂认为,只有去现场实操,锻炼好动手能力,不与实际脱节,才能真正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因此学生们在参与产学研基地项目时,也会深度参与到工程设计、画图、配合工程调试、配合项目运营等现场工作中,这让他们能够积累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在与学生研讨前沿技术在项目中的可行性时,他也总是教导学生,要对这些前沿技术中进行筛选、思考、优化,只有经过分析辩证后,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才是解决难题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现场调研和研讨之中,他们才最终找到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最优解。
曾跟随肖羽堂参与过多个产学研项目的学生吴晓慧形容,如果理论研究是要“顶天”,那么成果“走出去”应用就是要“立地”。团队工作重点在于“立地”,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工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工程应用。
面对“制水大工匠”的称号,肖羽堂认为这份荣誉是更大的激励,也是更大的约束和鞭策。自己多年来的科研与实践成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能服务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就是他工作激情的最大来源。而他也将会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学好专业,树立工匠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在未来能够面向企业,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肩负起环保行业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环保领域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一直以来
制水工匠肖羽堂教授
坚定奉献于水处理环保事业
创新技术培育人才
是当之无愧的榜样
来源:晚安华师,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