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要成为爱的永动机和发送站
在这个月的读书会上,有两位50多岁的朋友向大家述说,自己很容易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一早醒来就很纠结,心神不宁。有时候一个负面消息,就可以让他们石化和身体发冷半天,或者夜不成眠。
从他们的分享中,大家听到了“病因”:一位是“二姐不愿回我的信息,我发过去很多条,她却没有一条及时回应”,“年轻时我为家里承担了很多,而现在却很孤独,兄弟姐妹们对我的关爱不够,我很伤心、很苦恼”;另一位是“我觉得先生不够爱我,每次他下班回来,我要和他诉说很多事情,而他不是很专心在听”,“小时候爸爸总带我和姐姐去山里,而我喜欢去海边,所以爸爸不够爱我。”
他们说起来的时候神情悲伤,看得出确实是内心的伤痛。同时,令人唏嘘的是,他们虽然都非常讲究饮食营养,却都有着比较复杂的身体疾病,一位是心血管严重阻塞,医院一直催着要去进行三条心血管的绕道手术,另一位是二次罹患癌症。
读书会上的伙伴们都愿意帮助他们,热情地提出了很多建议,例如“要放下过去,只想今天应该怎样生活”、“要勇敢地面对疾病”等等,都很好,而我认为,他们的根本症结在于“缺乏爱和安全感”。
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光明圆满的,站在地球的角度上说,人类的生命起源于“爱”,是父精母血、阴阳能量融合以后的结晶;站在生命的角度上说,创造我们的“道”,是一个长情大爱的高能量体。 我们每个人来源于道,有着和“道”一样,内在无限的“爱”和给予“爱”的能力。只是有时候,我们小看了自己,以为自己无止境地需要外源的关爱、关注、帮助、照顾,才能活下去。事实恰恰相反,道是按“爱出者爱返”的平衡定律在运行的,当我们像发射站一样,把自己内在源源不断的“爱”的信息向宇宙发送时,宇宙就会把同样的信息放大千万倍以后,再以“不召而自来”的方式发还给我们。所以爱是不求而自应的,想求,反而变成了一名“爱”的乞丐,不能自足,不能自立,缺乏安全感,难得安宁。如果我们自己成为“爱”的永动机,我们就不会匮乏爱,而是时时可以表达爱,传递爱,给予爱。同时,也会发自内心地感恩别人对我们的爱,这样的安全感和幸福才能天长地久,永不枯竭。
也许在过去,我们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曾经做过显著的贡献,但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计算着回报,稍有不满,就怨天尤人。这不正是犯了《道德经》里所说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错误吗?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以为大的人,难以得到大家的喜欢和尊敬;忘记自己的功业,忘记自己的欲求,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上苍才得帮助您!
有一位老师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人类的身体就像一个空瓶子,如果往这只瓶子里装慈爱、俭朴和谦卑,那生命就会充满阳光和喜悦;如果往这只瓶子里装奉献、真诚和感恩,那生命就洋溢和谐与幸福。相反,如果我们往瓶子里装嫉妒、算计和贪婪,那这个人将永远生活在狭隘、担忧和自私的阴影之中,直到把自己的福报消耗干净,生命更加沦落。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心灵上的阻塞反应在身体上,就会以疾病的形式来对人进行提醒。很多人不明就里时,会把这种现象归罪于躯体,而实际上,身体只是受难者,是我们自己身心不和谐,影响了身体。这时如果仅从身体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肯定不佳,很多生命就是没能持续地主动让“把爱传出去”成为自己的使命,而无法冲破原有的生命版本局限!
这就是为什么说“治病”以“治心”为上,正如《道德经》在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里所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生命,将在为别人奉爱和服务的基础上得以延伸,尽力帮助别人反而富有,尽力给予别人反而富足。
在读书会上,我把这些建议提出来,与大家分享。另外, 我也分别邀请几位分享人一起喝茶、打坐、徒步、读经等。最近,他们传来简讯说:“临睡前做了功课,回向众生,睡得很甜”,“自己在今生也种下了善根、善心”,“感恩今年别具一格的新开始,睡得很香”;有的在电话中,也听得出和家人在一起,非常的开心踏实。
“奉爱”的品质十分给力,它能吸引整个宇宙中的集体智慧来祝福我们。埋怨和恐惧对人生最易引发干扰,人活在世上,保持身心健康的奥秘是成为爱的永动机和发射站。如果经常处在这种状态里,所谓的“焦虑症”、“忧郁症”就可以不治而愈,身心自然安定!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
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