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禅修(五十一)请培育纯真的感恩

“(Our habit is)only looking for what we don’t have, not looking at what have(so make an effort to change this habitual pattern).” - Godwin Samararatne
  “(我们的习性是)只看到所没有的,看不到所有的(所以需付出努力去改变这习性)。” - 葛荣居士
 
  (五十一)请培育纯真的感恩     
  你有否受近年的经济衰退所影响而感到不快乐,有或多或少的抱怨与困扰?
 
  从虚幻返回实况
 
  葛荣居士曾建议:感恩所「有」的,不是抱怨所「没有」的。表面上这两句说话是自我安慰,或以乐观的概念来取替悲观的概念,或宣扬一些仁义哲理。其实,这两句说话并不是自我安慰,也不是乐观或悲观,更不是宣扬仁义哲理。佛家的智慧是提醒迷乱的心返回实况。这两句说话其实是在描述两个实况。
 
  就以手上现时带着的一只港产表为例子,若说:我现时「有」这一只表,这是一个实况,它实实在在此时此刻出现在面前,这并不是自我安慰或乐观。若说:我「没有」一只劳力士表,虽然我真的是没有一只劳力士表,但这句说话却是惟心所造的。为甚么?当我说没有一只劳力士表之前,我的心内先要有一个劳力士表的影像出现,然后口所说的话其实是在描述我没有心内这只劳力士表。心内这只劳力士表不是真实,是惟心所造(或虚构)的。因此,这一刻所没有的,只不过是没有那只惟心所造(或虚构)的劳力士表。
 
  若然纵容心追随这些惟心所虚构的影像,心很容易会越来越负面,抱怨这样那样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就算真的得到了这只心内的劳力士表,心很快便会虚构下一个影像,美丽的房屋、名贵的房车等等,使身不断去追,东奔西跑,永无休止。心若要制造一只劳力表、房屋、房车等等,都无需材料,工资或气力,一剎那间就可以制造(虚构)了它们的影像。只有此时此刻带在我手上的这只港产表才有真实的材料,和可以告诉我现在的时间。
 
  因此,若然要数一数自己的身家的话,请只数(感恩)此时此刻面前真实「有」的东西,不是去数(抱怨)此时此刻「没有」心内所想的、所造或虚构的东西(影像)。上述葛荣居士的这两句说话,就是在描述这两个实况。
 
  说不清的因缘和合
 
  曾有位同修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感恩是向谁感恩呢?答案是:不是神,不是佛,不是人,不是社会,也不是自己,只是感恩(just feel grateful)。人往往需要一个对象(object)才可发放感恩这个感受,但纯真的感恩的推动不是靠任何物质或非物质的对象,而靠一个明白(understanding),明白到面前的任何一件东西,都需经历一连串付出的过程才会在此时此刻出现在面前,实在是得来不易。况且,此时此刻「有」的,不表示永远拥有,一切事物都会无常变化。所以,「有」的时候可享用它,但同时训练不依赖它,当它无常变化而失去时,放开它,只是「感恩」此时此刻它的存在,不是「爱取」它的存在。
 
  就以手上的手表为例,表面上是靠单一个月份的部份工资而买到,但其实况是靠以往多年无论是读书或工作时的种种累积付出才可得到,还需要靠前期发明钟表的人和后期改良技术的人,也需靠整个社会种种制度的联系等等,根本就不能说清楚应该感恩谁人,佛家称这些数不清的种种前因为「因缘和合」。还有,享用它的同时也需明白到手表的实相是会坏、会遗失等等,失去时也是有说不清的因缘和合,也不是因单一件事的发生而失去。
 
  不单只是手表,其他所「有」的一切,包括每一顿饭,简单的?菜,毫不起眼的一件T恤,一支牙膏,一支牙擦,一个学习机会或训练心的机会,一份工作,甚致身体的健康,视力,活动能力等等,都需有说不清的因缘和合才会在此时此刻出现在面前,给自己享用。当渐渐培育心感恩所「有」的,所得来不易的,所有种种说不清的因缘和合,自然地心会常常感到满足与安详,而这些正面的心的状态(positive states of mind)是透过认识与明白实相而自然而得,不是自我安慰。相反,若然不培育感恩,自然地心会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得不快乐。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有买东西的目标。正如以前的文章曾提及,先看看买的东西是有需要(need),还是别人有而自己便去要(want),然后检查想买它的计画是否合乎实际的经济情况,还是不乎合实际,只是欲求。
 
  佛家智慧有趣的一面是:人的抱怨与困扰好像是源于外境的不足够或不如意,但其实是源于心的迷失与不明白实相。若然心明白实相,就在任何时间与处境都没有忧悲苦恼;若然心迷失或不明白实相,才会有忧悲苦恼。
 
  祝愿各位会学习培育纯真的感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