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萃】武建维 | 消失的村庄
xuan'teng'teng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武建维:山西省古交市人,供职于西山煤电马兰矿。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古交市作协会员、古交市诗协会员、西山文联会员。
文学天地
消失的村庄
武建维
村庄里的人们都搬迁走了,静寂的只有冬日山风来造访。
那一棵棵挂着红枣的老枣树,在冬日的天空里有些耀眼,没有人去收获它的果实,似乎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它们的存在,更别说回来打几竿子了。自从有了村子,村子就有了枣树,伴陪着村子它们也在生长着。它们浓郁的枝叶里,在它的荫庇下,曾经住着多个热闹的家庭。
一截所剩不多倒青砖墙壁孤独耸立在村东的屋基上,翘首云纹,猫头扣瓦,镂空雕刻,蝠鹿同春,沉默而又伤感地坚守着,似乎就是一个孤傲的倔强老者,身躯直挺,大风暴雨里也不曾倒下。人们知道,它很老了,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现在愈发沧桑残缺,随身附着的风霜,还刻录这座村庄的灵魂。
街巷之路已被杂草枯叶掩盖,住进村庄里的鸟雀和圪伶儿越来越多。野兔从田里惊蹦而起,一蹿老远,野鸡展开花翅膀,欢叫着从身旁飞过。
山间小道也被渐渐被浓密的树木枝桠遮盖掩蔽,几难辨识,后山上的坟茔,插着十月初一人们上坟时祭典先人的花束。
村庄的房屋开始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空空的窗口,上锁的大门,横亘的房梁,坍塌的院墙,散落的砖块,倾覆的碾盘……,一切的一切,令人伤感,无语无奈,睹物思情,空留感叹。
山坡地里的莜麦波浪,只会在历史的岁月里翻滚;田埂上的路变得越来越窄,直到后来,全部长满杂草;西红柿和豆角也早就躲在城市的大棚里乘凉去了。村庄固有的田园景致:饮烟袅袅,街门高耸,耕读传家,大红窗花,晨岚披彩,晚霞映射,雨后彩虹,雪霁银妆,牛羊过街,鸡鸣犬吠,扛犁荷锄,儿童戏闹的场景就更别再提起了。
院子前的那两颗梨树,在我的童年总会挂满一个又一个的诱惑。可童年已逝,院落无人,现在,孤单缀满枝头。满院子的杂草丛生密匝,无从落足,树叶飘零,皆是荒芜。房前屋后的杨树枝桠穿空,在冬日的阳光里,一派萧瑟。再过些年,树木杂草也许就会把整座村子都淹没了吧。
人们离开村庄,进了城镇,可以享受更加现代化、功能更齐全的生活,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一个追梦想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本也无可厚非,更不能求全责备,怨天怨地,乱发牢骚,胡乱指摘。只是,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却在短短几年之间,就成了深山老林,了无生气,不免令人唏嘘。更有那些一生在地里劳作的老农原也不愿离去,可大趋势如是,虽然内里万分不舍,心痛连连,也只好随儿女走了出去。就连他们家里养的看门犬,大黄或黑背,也不知道流落到何处谋生去了。在他们留有艰辛、奋斗、欢乐、情感的祖屋庭院,街头巷尾,磨房水井,一砖一石,甚至乡间风俗,古老技艺,山歌俚曲,也只能留在心中,只有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回乡上坟的时候,才顺路回来看上一看,重温一下对故土的热情。但是,他们的孙子孙女的记忆里,一定不会存在这样“荒芜”的一个世界了。
村里的空房子,从开始的一院,两院,变成最后的整个村庄里都是。没有了人,村子的灵气也就不存在了。乡愁理所当然地寄托在自己的灵魂上。而那一栋一栋残墙破瓦的老屋子,只剩下无穷的孤独、静寂。
现在的村庄,只有最后一声咳嗽声的尾音,也被尘封在岁月里,不露一点痕迹了。
(责任编辑 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