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钟到午夜》除了细腻和温情,还有一段黑历史
本文导读:
在影片极力渲染的温情和正义氛围中,我却分明看到了那段黑历史潜藏的逻辑,看到西方普世哲学难以隐藏的乏力苍白。
虽然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女子学院早在八十年前就已经停止了教学活动,但当年这里学生的特殊身份,和那个将“米字旗”与“万字旗”并列排放的醒目校徽,仍旧在告诉后人,学院与“二战”历史纠缠不清的渊源。英国影片《六分钟到午夜》,就为我们重现了这所神秘学院的历史,讲述了一段别样的故事。
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女子学院坐落在一处英国海滨小镇的郊外。学院整日大门紧闭,拒绝一切陌生人的来访,当地人只能从绿树掩映的大门外,偶尔听到女学生们清脆的笑声和歌声。大家纷纷传言,学院由德意志帝国的末代皇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公主创办,深居简出的女学生们全都是纳粹德国高官的后代。
因为学院英文教师惠斯理突然自杀身亡,一位性格古板、仪表平庸的中年教师米勒得以进入这座神秘的学院,应聘英文教师。他很快得到校长罗切尔夫人的认可,在年轻管理员伊尔丝的协助下,顺利赢得了德国姑娘们的青睐,成了受欢迎的教师。
在伊尔丝井井有条地管理下,学院二十名女学生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健康开朗,用自己整齐划一充满纪律的表现和精湛的合唱,为来到学院参加“英德友好文化周”的嘉宾们展现了良好的风尚。但是躲进办公室翻找学院秘密档案的米勒,却不小心听到了德国官员与伊尔丝的谈话:德国即将入侵波兰,与英国的战争一触即发!身为纳粹特工的伊尔丝,必须在第二天午夜把姑娘们集合起来,用飞机空运回德国,不至成为英国政府的人质!
原来,米勒并非教师,和前任惠斯理先生一样,是英国政府的特工,专为调查惠斯理的死因和学院秘密而来。在探知伊尔丝的行动之后,他冒着滂沱大雨与上校接头,两人决定马上通知政府,要破坏纳粹的计划。不料伊尔丝开枪打死了上校,还嫁祸给米勒,致使米勒成为警方追捕的杀人凶手,被关进大牢。
幸运的米勒得到了爱国民众的帮助,相继躲过德国间谍的追杀和警方的追捕,在第二天午夜之前,根据罗切尔校长提供的宝贵线索,飞车赶到了伊尔丝事先选好的迫降机场。眼看着德军运输机被英国飞机驱离,情绪崩溃的伊尔丝举枪击伤了米勒,但在善良无辜女孩子们热切的注视下,伊尔丝最终良心发现,扔下手枪束手就擒。
1939年9月3日,英国正式向纳粹德国宣战。这一天,光荣负伤的米勒在罗切尔校长的陪伴下,在德国女孩子们清澈悠扬的合唱声中,满怀激动地离开了学校……
在这部又被译为《午夜密令》的电影中,导演始终在用一种柔和亲切的镜头语言,展示着二十位德国女孩儿的纯真善良,也在用充满关怀的独特角度,抒发着对战争之外的人性情感的赞扬。虽然德国女孩儿们都是纳粹高官的后代,每日在伊尔丝刻意的训练下,日渐成长为“希特勒青年团”式的狂热少年,对“元首”“帝国”充满了热忱,但她们毕竟都是懵懂无知的花季少女,需要成年人客观公正地对待,哪怕身处敌对交战国。
在不谈战争只谈人性的角度下,影片虽然包含了枪杀追捕的场景,还是难掩温情脉脉的主旋律。米勒虽然是带着任务走进学校的特工,却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凭借的是作为成年人对孩子们一视同仁的鼓励和理解;伊尔丝虽然是潜伏伪装的特工,却能博得孩子们的信任,凭借的是作为知心大姐的坚毅和关怀。而年迈的校长罗切尔夫人则一语道破这温情背后的真实逻辑。
“即便我和她们一起行了纳粹举手礼,也并不意味着我认同她们的思想,只是愿意和她们一起享受喜悦和激动。这些姑娘和我朝夕相处,她们就是我的孩子!”
所以,这部影片之所以应运而生,就有了最直接的答案。这就是展示英国以及英国代表的西方普世观念的精髓,“我们秉承终极人文关怀,这种关怀超越战争和生死,即便是敌人,可恶的是敌人本身,而不是敌人的后代。”有了这层高大上的意境,英伦三岛的正义光辉才能永葆青春。
但是,在影片极力渲染的温情和正义氛围中,我却分明看到了那段黑历史潜藏的逻辑,看到这种西方普世哲学难以隐藏的乏力苍白。
纳粹高官的后代能够在英国本土学习成长,直到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夜才被卷入一场特工争夺战,这个故事本身除了说明德国女孩儿不自主地成了英德政府战争博弈的筹码,更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两国高层之间即便开战,也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内在联系。
稍微了解一些“二战”历史的朋友想必都有这种感觉,相对于苏德战场的血腥残酷,西线战场始终存在着相互观望、打打停停的试探节奏。不论是德军意外停止进攻,放英军在敦刻尔克全身而退,还是德国“二号人物”赫斯孤身飞抵英国企图停止战争开启和谈,都在表明,纳粹德国与当时的大英帝国血脉相连;而无论是张伯伦亢奋逼迫捷克斯洛伐克自我牺牲换取纳粹退让,还是丘吉尔任凭斯大林多次催促就是不急于开辟“第二战场”,也在表明,大英帝国始终认为纳粹德国是自己阵营中的一员,死活不想撕破脸下狠手,选择与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苏联结盟,只是不得已。
所谓亲不亲,故乡人,因为文化的相通,因为利益的牵连,大英帝国和纳粹德国精英们在骨子里就是同伙,打断骨头连着筋。尽管纳粹德国宣扬种族优劣、疯狂扩张军备、对外穷兵黩武,但这些路数和当年奉行“没有永恒朋友只有永恒利益”的大英帝国本质上没啥区别,盎格鲁撒克逊与日耳曼的血脉文化本身就是一脉相承。既然是一家人,就算开战也会留有情面,就算战败,也会网开一面最终化敌为友。“二战”之后更加纷乱的“冷战史”,就是对这一文化血缘论断的最佳诠释。
因为这种文化上的深度认同,那些金发碧眼的德国女孩儿才会在英国这所颇为另类的学院里长大成人。所以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学院的另类才会被英国人悉心接受,而这段令人费解的历史,才会被今天的英国人重新发掘。说白了,人家还想重拾大英帝国当年精神物质双丰收的辉煌,还不想在更具包容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服输认怂,那么,不在“文化精髓”中精挑细选发现闪光点,还能到哪儿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