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为什么父母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超限效应了解一下
文丨 优宝
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叫《杰米扬的鱼汤》:
杰米扬非常热情好客,一天有位朋友从大老远过来看望他,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给朋友做了道他的拿手好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 他的手艺果然了得,朋友喝完了一碗汤后赞不绝口,杰米扬一听更开心了,于是劝朋友再喝一碗。 第二碗汤下肚后,朋友感觉有点腻烦了,但杰米扬却没看出来,又开始劝他喝第三碗。 主人盛情难却,朋友也不好拒绝,可还没等第三碗喝完,杰米扬就主动帮他又加了两勺。 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从此再也没有登门……
这个故事是不是也让你想起了那些不停劝你吃菜的长辈?那么彼时你的心情,便如不听说教时孩子的心情。 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超限效应”——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心理逆反。
那些育儿上的踩坑误区
新加坡有部电视剧叫《小孩不笨》,里面有句话很有意思: “大人常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是在自己讲,自己爽了。”
剧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学校门口,一对母子格外引人注目。 小男孩本来是蹦蹦跳跳地放学出来,欢快地奔向妈妈,可妈妈一看到他,第一反应是: “天哪,你在哪里蹭这么多脏东西!刚买的新衣服就弄这么脏,回去怎么洗啊?” 妈妈巴拉巴拉……说了一大串儿,男孩儿的笑意一下子止住了,妈妈一边给他擦衣服一边在他耳朵边 “念经”: “跟你说了小心点小心点,你昨天怎么答应我的?就不该给你买新衣服!这个很贵的,我说不买这件,你偏喜欢……” 男孩一开始很是虚心接受批评,可妈妈的话始终停不下来,眼看着孩子逐渐变得麻木,仿佛灵魂已经飘向了远方。
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车轱辘话来回说,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我跟你说,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你现在不学习,以后就只能老大徒伤悲了!”“学习太重要了孩子,知识改变命运啊!”“你看你表哥,重本毕业后,现在工作多好啊!”“你要加油努力啊,向优秀的人学习!”“在学校有不懂的要主动去问老师知道不?”…… 科学研究显示,大多数孩子在父母说第一遍时还不会感到厌烦,对于一些批评的话语也会感到愧疚、反省。
但是当父母开启二次轰炸、三次、四次,孩子的厌烦心理也会以平方形式开始倍增,直到演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对于一些自身的“错误”被父母揪住不放,只会让孩子觉得:反正也不可能全改,改一个你也会唠叨别的,索性让你说个够吧。 这简直是每个家庭中的生活常态,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超限效应”,必然有其深层次原因,比如: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父母的约束产生冲突。
我们知道,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如果你稍微回忆一下便会发现,宝宝在学会说话后,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不要!”等等。 这也是很多父母纳闷的一点——这孩子怎么越大就越不听话了呢? 父母没能把握好教育的“尺度”,一味的想以“量化”取胜,殊不知过犹不及的道理。 更何况那些仍以自我为中心,在没有考虑孩子心理感受的情况下,表达对孩子当下错误行为看法的父母。
啰嗦不是错,大了也要命 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上,臣子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触怒龙颜而倒了大霉,其中要数明朝的这位仁兄最为冤枉。 茹太素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官员,此人任礼部侍郎,颇得朱元璋信任。 不过茹太素为人木讷,身上带着严重的腐儒气息,因此无论是说话还是书写奏折,都显得十分啰嗦。
一次,茹太素为朱元璋上呈一道奏折,竟有1万7千余字,令朱元璋感到目不暇接,只能让太监读给自己听。 然而令朱元璋想不到的是,当太监念了快一半后,奏折居然还没有进入正题。 气得朱元璋立即将茹太素召入宫内,命人将其痛打一顿后拖出宫去,算是对他浪费自己时间的惩罚。 不谈古人,就算放到现在,因为一方的喋喋不休而分手、离婚的伴侣也大有人在,再为对方好,说多了谁也受不了,更何况孩子呢。 可是,不唠叨了孩子真的就会听吗?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经典的唠叨场景,也是让父母们最头疼的事情——让孩子收拾玩具。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教过一个让孩子自觉、自愿,甚至爱上收拾玩具的妙方: 第一步,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我不知道怎么做,你来帮我好吗?” 第二步,继续跟孩子说:“你来教妈妈收拾玩具好吗?妈妈都不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你来告诉妈妈?”、“你要收拾得慢点儿哦,否则,妈妈会跟不上你。” 第三步,就算孩子已经主动去收拾玩具了,而且收拾得比以前快了。你也要表现得有点儿失望:“哎呀,宝宝怎么做到的?玩具这么快都回家了!” 有时,父母后退一步,换一种思路,换一个方法,展现出“无能”,孩子反而会在父母的“无能”中得到更多成长。 这在很多育儿问题上也是通用的,总结一下无非两个原则: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以及规则之内的自由。 养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着急,越唠叨,也就越留不住孩子的耳朵。 下次在想和孩子说教时,不妨先问下自己: 我要说的这些是否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而非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方式能否真的让孩子听清、听懂、听进心里?如果别人和我说这些我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解决了这几点,相信父母再说出口的话,在孩子耳朵里,才不会变成无用的废话。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