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带给投资人哪些思考?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比较引人注目,由于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的获奖而成为第一对经济学夫妻获奖者出现,妻子迪弗洛以47岁的年龄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此前已经有5对夫妻获诺奖,值得一提的是1903年获奖物理学奖的居里夫妇,1935年其长女夫妇获化学奖,居里家成为唯一连续两代夫妻获奖得主。同样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还有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
巴纳吉与迪弗洛这对夫妻15年的时间踏遍了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最贫穷的地方,将主要的研究成果记录在一本《贫穷的本质》中。
很多年前曾经读过这本书,但是由于对投资和人生的感悟不足,而生活中与真正贫困人口交集不足,导致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可能只是对其中那4位捡海沙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印度女人印象深刻,还曾经用这个例子给孩子解释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这次重读此书,突然发现这本书讲的虽然是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问题,著作也不是写给普通人的,但是我认为对于投资人其实有很多启发。
贫困人口所遇到的个体性问题,对于普通人、或者说普通投资人其实一样会遇到,无论是“健康”“投资”“风险”乃至“企业家精神”等不同维度,还是诸如“贫困陷阱”“教育”“自我实现预言”等等,投资人与贫困人口所遭遇的本质几乎一样,这是程度的不同。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意识越来越强烈,那就是我们和所谓的赤贫之人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生在一个幸运的家庭,如果不是因为这最初的运气,真的很难讲有什么本质区别,即使受过教育。
01     关于食物
书中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健康,穷人的很多问题都是被健康所困扰,包括营养不良导致个人智力和体力低于平均水平;包括疾病返贫;包括对于疫苗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健康的食物是第一大问题。
食物是导致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并非像大家想像的是因为食物短缺或者有营养的食物短缺,而是穷人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
书中引用英国作家《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一书对英国穷人的描述:“他们的食物主要有白面包、人造黄油、罐装牛肉、加糖茶和土豆——这些食物都很糟糕。”这些并不便宜的食物却不够多样均衡,穷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吃蒸的胡萝卜,而不是黄油面包。
这可能就是人的天性,凭生物学的直觉而不是理性来做事,就好像我们的食物结构一样不那么均衡健康,太油、太辣太咸或者晚上吃得过多,和穷人相比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权,但是并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资产的健康,就好像食物的穷人以口味来选择,普通人往往以收益率来选择,高收益的高利贷、P2P要比那些低收益的资产、暴涨暴跌的加密币比优质资产更受欢迎,连续拉涨停的股票远比那些高股息受欢迎,一买入标价就涨的不动产比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不动产更吸引眼球,最好能够再包租。
健康资产的选择是不看收益率高低的,而是资产真正的价值与风险,但是正如食品计划的遭遇一样---“穷人常常拒绝我们为其想出的完美计划,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些计划会有什么效果”,资产计划的遭遇也是一样,人们更相信类似金朝阳或者“一年百万”、“一波牛市实现A8”这种很符合人性的快速致富神话,和食物的口味才是第一位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性使然、理性缺失。
身体的健康需要合理与均衡的膳食计划,财富的健康一样需要合理与均衡的资产计划。
02    比食物更重要的
在两位作者的研究中发现即使由于食物缺乏和营养不良导致贫困群体健康受到巨大影响并无法摆脱贫困,但是还是有本应花给食物的金钱花在了其他方面。
“比食物更重要的东西,发展中国家穷人会花很多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洗礼等,这很可能是怕丢面子的结果。”在南非穷人们的葬礼一样很隆重,很多家庭会用年收入的40%来举办葬礼。在摩洛哥DVD和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乏味。”“18个国家的数据中,穷人在没有收音机或电视机的情况下,可能在节日上花的钱更多。”而印度的母亲,会在女儿婚礼前的十年,为女儿一件首饰、一件水壶的攒婚礼所需。同时穷人更加关注当前,更重视参加必要的场合庆祝活动。
这一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很多人认为活着难道不是为了快乐和享受吗?人们都向往美好生活,那么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一点,在节日上多花一点钱有什么不对吗?作者也认为这种向往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的食品消费一直都在下降。
穷苦的人生太让人沮丧了,甚至这种沮丧会延续很久,书中专门提到“穷人在长达10年的极度沮丧期内,所有廉价奢侈品的消费都有所提高”。廉价奢侈品正是穷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但是更沮丧的是,这些钱本来可以让他们逐步脱离贫穷。
为什么那么多人沉迷于肥皂剧、酒精、游戏,难道不是为了让乏味的生活更加有趣一些吗?
为什么那么多并没什么资产、也没什么现金流的普通人会通过把不多的资金消费在手机、腕表、包包、汽车上,大多不都是为了让生活没那么乏味、让自己在朋友同事中存在感更强一些吗?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减少乏味感”“增加存在感”中,本质上和赤贫人口忽视食物而去买电视机、举办耗费巨大的婚礼葬礼有很大区别吗?
还记得经济危机时口红消费会提升吗?这就是人性,无可厚非,但是战胜人性才能超越他人,这也无法避免,这就是投资人要做的。
当你枯燥时、乏味时、对未来没有信心时是通过什么来消遣?是买买买,还是读读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排遣郁闷)、思思思(不断思考、探索),如果是买买买,恭喜你,你一定运气很好,有这么多的资金去调整情绪;如果你是读读读、思思思,也恭喜你,你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写道“脱离贫穷有一个总体原则:对于几乎无钱可投的人来说,一旦收入或财富迅速增长的范围受限,那么他就会掉入“贫穷陷阱”;但对于有能力投入的人来说,这一范围就会极大地扩展。
而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打破收入或者财富的限制范围,这些恰恰需要积累、需要把资金用在最有效率而不是最有面子、最舒适、最符合人性的方面。这一点,不仅仅在食物,在储蓄和投资上也是如此。
03    储蓄和投资、教育
书中用从事农业或者贩卖水果之类小生意的穷人举例。他们完全可以节约下每日利润,然后储蓄,用钱来购买小生意所需的推车,或者不再为赊账拿水果付利息,这样下来可以提高收入,慢慢摆脱贫穷。但是那些穷人在有了余钱时,往往会买精面面包,加糖茶叶等口味更好,而不是有营养的食物,也会如上面所说,去买那些“比食物还重要的东西”。
如此一来,穷人的现金流会永远捉襟见肘,谈不到积蓄、更不要说应急和预防风险,而一旦风险来临,经济状况很可能马上崩溃。
穷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穷人的生活自控更困难以及穷人缺乏希望两大原因。
穷人的生活自控更难很好理解,因为需要他们自控的东西更多,对于普通人,喝一杯茶并不是什么需要自律的事情,买一件新衣服也是很普通的,但是对于穷人这些都是需要自控的,否则现金就会白白流走。
怎么样?熟悉吗?这不就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一样要面对的自律。对于富豪,买个名车、买个名表、买个奢侈品、买个游艇甚至离婚多分几次家产都不是需要自控的东西,因为除了离婚都是微不足道,离婚也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普通人呢?可能一个贵一点的奢侈品就会消耗你一年的现金流,而你却在用奖励自己的借口在一瞬间用一年的积累买了一件贬值物品。和穷人喝一杯带糖的茶并没有本质区别。
就好像穷人不得不通过对一杯茶、一块奶酪的自律来改变自己,普通人也不得不通过对一个手机、一款腕表、一个包包的自律来改变自己。只有从自控开始,人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上升曲线,无论穷人还是普通人。

如果就我就想生活的好一点呢?不想自律、不想改变呢?如果不是命中遇到贵人,那么穷人一辈子都只能将喝一杯带糖的茶作为幸福的来源,普通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穷人还有一点是缺乏希望。穷人对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一台电冰箱或者自行车,孩子上好的学校,存在这么一种心理:“既然我永远无法存够冰箱,那么我还是喝杯奶茶吧。”结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怎么样?是不是又是似曾相识?很多普通人说我这一辈子怎么可能买得起房子,与其为了一套房子苦了自己,不如我先买个手提电脑,或者先买一辆车。一杯茶的昂贵与一套房的昂贵都是昂贵。(写到这里我更是越来越意识到开篇所说的,我们和赤贫之人唯一区别就是幸运。)
存款行为关键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有机会实现梦想的穷人来说,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节衣缩食,将省下来的钱用作未来的投资。相反,那些认为自己没什么可失去的人,一般会做出这一绝望心态的决定。
对于投资人同样是这样的。当你对你的投资、你的生活没有太大希望的时候,你就不会投入那么多。
投资人中很常见,很多人股票或者房产赚了一点小钱,立刻就会换成电子产品、汽车这种贬值物品,而不是用资金去提升自己,或者继续购买资本品。虽然我一样见过很多人将利润再投资巨亏的,但是这并不能说继续投资是错误的,只能说方法不对。
对于大部分所谓的“投资人”,其实真的只是为了赚一点零花钱,买几件称心的物品,并不想经历投资那些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的过程。既然如此,就要降低预期、减少投入,这也是一种知行合一。
在教育上面的投资也是一样的。普通人与穷人的区别在于,普通人接受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就业,也就是希望有一份稳定领取薪水的工作,而这条教育-就业之路在今天依旧是普通人最佳的选择。这种“可预期、稳定”的希望感使得他们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使得他们继续学业。
而穷人的孩子之所以不上学,就是因为他们很难坚持求学,中间会因为种种原因中断,同时“可预期、稳定”对于他们而言感受远没有那么深,读书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他们也不相信自己能在学业上成功。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另一本关于贫穷的名作——《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该书将稀缺扩展到了心理学,简言之就是一种“拥有的比需要的少”的主观感受。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穷人的特点是需要太多自我控制。我们需要减少“稀缺感”对自己大脑带宽的占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大脑对“需要”的看法。
追求简单的生活、极少的物欲就会释放大脑的带宽,这不仅仅是心态好,更重要的是,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真正需要做好的事情上。当我们不认为名包、腕表有意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那些备受折磨的时间,用来关注工作和机会。
绝大多数人都是相对的贫穷的,因为永远有更大的诱惑。“拥有的比需要的多”,理解了相对贫穷,就可以控制欲望,能给自己留一个一个有余力的、富人的大脑。
04    其余的几点感悟
一、书中写到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这就是自然环境,能不能克服?可以,但是这个需要很高的教育水平(以色列)或者大量的资本(迪拜)。
远离贫穷的第一要义其实是投胎,但是投胎不可以选择,投资可以。

如果投资的领域就是贫瘠而多病的,那么你需要极其努力才能战胜环境。既然投资可以选择,那么请选优质的资本品、安全的市场。
二、既然单调乏味的生活会很折磨人,那么投资注定是不适合大多数人的,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资本的积累,都是极其单调和乏味的,要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检讨、自我修正。
三、对于穷人削减消费很痛苦,因为已经到了要削减必要开销的地步。作者建议穷人通过业务多元化来增加收入。其实这也是对普通人最好的建议。普通人可以削减消费,也就是节流来获取资金,节流的好处在于“可控制”,但是劣势却是“量太小”,只有开源才是更好解决量的办法。而普通人的开源最佳模式只有两种,要么本职工作做精、要么多元化做广,做精的难度其实远远大于做广。

四、要聚焦未来,寻找希望,无论是前面说的储蓄还是教育,也包括在工作中,当你觉得无望的时候,你既不会竭力训练自己,也不会发现机会。在这种时候,要告诉自己爬出“贫穷的陷阱”。
五、书中用很大篇幅谈了小额信贷,给出了非常接地气的实例与解读,作者用很大篇幅解释了小额信贷对穷人的改变来自于将贷款投资的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比较。我不由想到“消费贷”,贷款完全为了消费而不是钱生钱,这对于普通人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消耗未来,这种金融产品真是消费时代金融家的一大“创举”呀。
贷款一定不要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当然投资要谨慎)。

最后简要引用作者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消过毒的自来水,下水道自行运转,打开就有的天然气,必须接种疫苗、否则孩子无法入学。
我的解读非常简单,普通人之所以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是因为普通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这些优势,反过来想想那些有传承家庭的孩子其实一样,一生下来就有了被传承的理念、方法和资产。
所以投资人其实是在给下一代建立一个有自来水、下水道、天然气的生活,这样子下一代人才能有更多的大脑带宽去创造更美的未来。

以上为正文,来自六土

(0)

相关推荐